谭皓丹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分类工作中存在的分类粗略,过分注重综合分类法,淡化自身特性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分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院校图书馆随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它的落后自然也会阻碍整个学校的发展。图书分类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图书分类工作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对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1 高职类院校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分类粗略,检索准确率低
高职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大多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要求,采用“粗分一致”的方法,即利用中图法简本分类,或用详本分类,定制很粗的层次。在分类文献时,对同一分类号的图书,按照图书数量多少预留排架。这种方法在馆藏图书较少的时候比较适用,但现代高职类院校规模不断扩大,系别增多,学科分化,原来的“粗分一致”法已不能满足图书发展的需要。由于图书分类较粗,多领域、大数量的图书集中在一个类别中,大大降低检索准确率。
1.2 盲目走综合路线,不适合高职类院校特性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校的王牌专业名称往往也是高职类院校名称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其分类也应当突出本校的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一些高职类院校的图书馆,忽略自身专业性色彩浓重的特点,套用综合图书馆的分类方法,淡化自身专业特性,影响图书馆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教育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一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图书,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仍保留了规模较小时候的“大而全”的藏书路线,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在图书管理中得不到体现。
1.3 图书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编制不足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问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构成主要有图书馆学专门人才、体弱年老的专业教师和行政干部,学校其他部门淘汰的多余人员。这三类人员在不同学校图书馆中所占比例,依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在一些缺乏严格的操作规范的高职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经验对图书归类、编目工作影响很大,易造成图书馆分类混乱;另外,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图省事、怕出错,将能分到下位类的书籍归入上位类,甚至错写或少写、多写分类号;也有些图书馆,由于工作人员不重视检查,对多批次进馆的同种图书归类不一致,导致馆藏不一、同书异号等现象。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选择适合的分类方法,突出本院校专业特色
图书馆教育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现终身教育的根本方法,也是开发智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研究能力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图书馆一般是中小型图书馆,它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具备优势。但高职院校可以扬长避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特色馆藏分类。因此,高职类院校的图书馆应当彻底放弃“大而全”的做法,紧跟本院校的性质与任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来加快馆藏建设,按照学科特色、主体特色的思路对馆藏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突出本院校主体专业特色,方便师生查询、借阅,满足全院师生的文献需求。
2.2 增强图书分类的专业适应性
高职院校是专业性较强的,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院校。职业教育的属性是指它的培养对象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技术应用和技艺型为主。学校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充足的专业信息。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增强对本院校主体专业的适应性作用非常重要,根据学校主体专业进行重点分类,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分类工作的重点之一。
每一所高职类院校都有本校特别强的专业群,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往往是通过这些重点学科、骨干专业形成的。因此,高职类院校的图书馆分类要坚持专业适应性原则。高职类院校图书馆的专业适应性,突出表现为实用性。所谓图书的实用性,是指图书馆图书在被利用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是不是读者都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图书,是不是每册图书都找到了最好的读者,并且是否实现了读者与书籍最佳的结合方式。因此,在建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藏体系时,首先要考虑与学校的专业体系相匹配,并根据专业体系做好详细的图书分类,力求使图书更容易被检索、借阅,使馆藏专业图书能被更多地使用。特别是重点学科及专业,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分类应该更为详细、科学,形成方便、可扩充性强、科学完整的分类体系,突出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专业性浓厚的特色和亮点。
2.3 制定图书分类细则,统一操作标准
高职类院校的图书馆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选择最为符合本馆的图书分类方法(一般在中图法与科图法间选择),并以此为提纲,结合本院校图书馆工作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制定本馆的分类细则,统一分类的标准,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在进行分类前,首先要标准化图书数据,即馆藏资源如图书、期刊、光盘、自建数据库等的著录格式、必备字段、分类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表达等方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如录入书目数据时,若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作为分类提纲,则以此为依据类分图书和期刊;主题标引则依照《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制定,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和《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机读目录格式按《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修订版)录入书目数据。
为了保证图书馆的分类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在保持分类细则相对稳定的同时,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4 严格工作人员的选聘,增强人员素质
现代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单具有图书文献服务工作经验和朴素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从事图书分类编目和加工的人员,其工作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紧密结合,责任重,岗位关键。因此,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研究水平,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图书分类法的结构体系,编制原理和使用方法;积极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和参加培训,学习新的图书现代化管理技术及知识,不断提高图书情报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同时,严格选聘工作人员。选聘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图书馆学、图书分类学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服务的图书馆的藏书结构,认识到分类工作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能严格遵守本馆制定的分类标引细则和部门的工作守则,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更好地胜任图书管理的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书馆是高职类院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图书分类工作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工作的重点。目前高职类院校的分类存在着图书分类粗略,过分注重综合法,淡化自身专业特性及图书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但随着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分类方法,增强图书分类的专业适应性以提高检索率,制定图书分类细则、统一操作标准,以规范工作图书分类及通过培训和严格选聘提高人员素质来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规范图书分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要通过完善图书馆教育以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3.
[2] 金声.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特色馆藏之必要与优势[J].图书馆论坛,2006(4).
[3] 王国斌.论当前图书分类实践的若干突出问题[J].科技文献信息理论,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