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历史的天空

2009-10-21 06:37孙传英
航空知识 2009年11期
关键词:梯队空军装备

孙传英

阅兵,军魂、国魂的展示;阅兵,国威、军威的体现。每一次阅兵,都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让国人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每一次阅兵,都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新成就的不断展示,给世人以惊奇!

1949年6月,政协会议筹备会决定,10月1日要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隆重庆祝这个伟大节日。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会议决定每年国庆都举行阅兵式。从1950至1959年,每年都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行国庆阅兵。加上1984、1999、2009年国庆首都阅兵,共举行了14次。14次阅兵都有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城楼上空,每次空中梯队的飞越,都是国庆盛典的精彩华章。

一条阅兵路,半部建军史。14次阅兵空中梯队参阅装备的变迁,浓缩了人民空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一、战火中孕育诞生——1949年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4时,参加受阅的5型17架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4时35分,由东往西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最先通过天安门的9架P-51战斗机,由于速度快,按照预定方案,绕了一圈,又衔接在第四梯队后面,第二次通过天安门,实际通过天安门上空的飞机是26架。外电评:中共空军一夜之间竟有如此实力,真是奇迹。26架次的顺利飞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的飞天梦得以实现,预示着在战火中孕育了25年的人民空军即将诞生。

(一)四分之一世纪的孕育准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在尚未组建军队时,就敏锐地认识到空中力量的重要性,把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投向天空。1924年,在建党不到3年、人数不足千人的情况下,便派出党员到孙中山创办的航空学校学习,开始培养自己的航空人才,此后又多次派人到苏联航空学校学习。1930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在新集建成了第一个机场,在遂行任务中进行了空中侦察、散发传单和攻打黄安县城的空中轰炸作战行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又选派40多名干部到新疆盛世才航空队学习航空技术,1941年在延安开办了培养航空工程人才的学校。1946年春创办了第一所航空学校。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酝酿创建空军,充分体现了我党在发展航空事业上的远见卓识、战略眼光和前瞻精神。正是这种先进的理念,成就了人民空军的迅速崛起和壮大。

(二)人民空军与共和国相生相伴,建军工作纳入共和国的建设大业。解放战争末期,解放以台湾岛为主的沿海岛屿、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凸现的战略任务,而成立空军、夺取制空权则是完成战略任务的关键,建设空军客观上已成为全党全军工作的重心。毛泽东和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筹建空军。1949年1月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指示中提出“1949年至1950年,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49年3月8日,在西柏坡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特地听取东北老航校关于航空人才培养和航校装备情况的汇报,酝酿创建空军,3月17日成立了军委航空局。1949年6~7月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出,渡海解放台湾,关键必须有空军、海军和内应,须加快建立空军的步伐。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提出建立空军问题,周恩来立即召集刘亚楼等人进行研究。7月26目,中央军委指出,现在必须以建立空军为当前首要任务。9月21日,毛泽东在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会上宣告:“我们将不但要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强大的海军。”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了空军司令员、政委和参谋长;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布空军司令部成立。就这样,在建国前后的繁忙事务中,建立空军被提到党中央的重要日程,人民空军在新中国成立的庆典声中呱呱坠地。

(三)建军先建校,战火中成立的东北老航校为人民空军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兴办航空训练机构,决定利用在东北接收的日伪飞机和器材,创办一所航空学校,加速培养和招揽航空技术人才,筹备建立人民空军。1945年9月在通化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1946年1月改编为航空总队,1946年3月,航空总队在通化改组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是共产党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在装备简陋、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航校的创业者们克服种种困难开展训练和保障。到1949年7月,该校共搜集各型飞机90余架、发动机326台,培养出各种航空技术干部560名,其中飞行员126名,机务人员322名,领航员24名,其他技术保障人员88名。这些人员后来大都成为建设人民空军,创办和发展新中国航空工业的骨干。人们亲切地称呼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航校为“东北老航校”,她是人民空军和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不仅接收了飞机和航空器材,而且培养了航空专业干部,为人民空军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基础和人才准备。

(四)开国大典的参阅飞机见证了人民空军白手起家、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由于当时空军尚未正式成立,其前身军委航空局的全部家当就是接收和缴获的美、英、日制各型飞机159架,其中完好102架,且分散在各地。8月15日,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空中作战部队军委航空局飞行队成立,主要担负北平地区防空任务,最初没考虑出动飞机参加阅兵。8月底,聂荣臻代总参谋长要求军委航空局组织机群以空中分列式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最终确定已是9月22日,距开国大典阅兵只有8天时间。由于航空局飞行队飞机破旧、品种杂、数量少,受阅飞机没有可挑选的余地,勉强凑足了17架飞机,但有5个型号之多,受阅的P-51战斗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也是飞行队担任北平地区防空任务的主力,数量稍多,能出动9架;“蚊”式轰炸机、PT-19教练机各有2架,L-5只有1架,所以“蚊”式只能双机编队,PT-19和L-5混合编成品字形,C-46运输机数量也不多,编成1个品字形。为了增势壮威,特意安排最先通过天安门的9架P-51战斗机返回后再次通过天安门。当时,飞行队除了参加受阅,还要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由于能值班的飞机数量太少,为缩短处置时间,阅兵总指挥部决定,允许2架P-51战斗机和2架“蚊”式轰炸机带实弹参加阅兵,以随时迎击来袭扰之敌机,创造了空中阅兵史上的奇迹。同时,特意把庆典安排在下午举行,以减少国民党飞机来袭扰的可能性。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成立人民空军之必要,以及即将诞生的人民空军面临的险恶环境和艰巨任务。

二、战斗里成长壮大——1950至1959年国庆阅兵

1950至1959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每年国庆节都在首都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自己的生日。这10次阅兵有如下特点,

1950年国庆阅兵,是人民空军成立后的首次受阅。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和华北军区飞行队19架图-2轰炸机和9架拉-9战斗机分4个梯队,31架次飞过天安门(四梯队为二梯队中的3架拉-9战斗机复飞)。受阅飞机只有两型,都是新中国从苏联引进的首批飞机。

1951年首次有喷气式飞机受阅。这一年由于抗美援朝作战的急需,迅速从苏联引进了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前后共进口654架,成为人民空军当时最先进的主力歼击机。图一2、拉。9、拉-11、伊尔-10、米格-15等5型135架飞机分5个梯队飞越天安门。毛泽东当晚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有了空军就好了!”

1952年国庆阅兵受阅飞机数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53架,是国庆阅兵历史上受阅飞机第二多的一年。没有增加新机型,但新的航空兵部队不断组建,飞机数量不断增加。

1953年国庆首都阅兵受阅飞机全是喷气式飞机。伊尔一28、米格一15两型93架飞机分6个梯队受阅。首次受阅的伊尔,28是1952年10月起从苏联引进的喷气式轰炸机,共引进171架。

1954年国庆首都阅兵重型轰炸机图-4首次受阅。图-4、米格-15比斯和伊尔-28等3型111架飞机分7个梯队空中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受阅的图-4是1953年2月从苏联进口的重型轰炸机,空军用它组建了首支战略轰炸机部队。

1955年米格一17飞机首次受阅。这一年实行了军衔制,人民军队开始向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方向迅猛发展,给国庆阅兵增添了新的亮点。米格-17、米格-15比斯、伊尔-28等3型96架飞机分5个梯队飞越天安门。米格-17是1954年11月起从苏联引进的第一代喷气歼击机,是当时空军最先进的机型,1955年2月开始担负首都防空值班。

1956年国庆首都阅兵在雨中进行。依旧是伊尔-28、米格-17和米格-1l比斯3型87架飞机分5个梯队在大雨中飞越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1957/58年国庆阅兵受阅部队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过战功。伊尔-28、米格-17和米格-15比斯3型81架和93架飞机分4和5个梯队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1959年国庆阅兵是国庆阅兵历史上参阅飞机最多的一次,国产歼5飞机、米格-19飞机闪亮登场。建国10周年,“逢十大阅”,这一年歼5、伊尔-28、米格-19、米格-17等4型165架飞机分6个梯队,既威武雄壮又美观流畅,以整齐队形低空飞越天安门,显示了国威、军威。第一次参阅的米格-19是从苏联新引进的全天候超声速喷气歼击机,9月2日开始改装训练,10月1日,就有25架参加了国庆阅兵,开创了空军飞机改装史上的记录。

如果说1949年11月11日前,是人民空军的孕育过程的话,那么,1950至1959年就是人民空军快速成长壮大的阶段。诞生初期空军装备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积极支持下,很快就渡过难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历史条件的建设之路:缺乏装备、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就采取非常措施,想方设法进口装备;作战需求急迫,就边打边建,在战斗中发展壮大;相对和平时期,就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以自力更生为主,推进和发展国产武器装备。

(一)国家巨额投入,空军装备迅速形成规模。新中国诞生以后,党和政府对空军的武器装备建设极为关注,“以建立空军为首要任务”,举全国之力建空军。一方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建军先建校,在“一切为了办好航校”的口号下,经过50多天的紧张筹备,空军6所航校1949年12月1日同时开学,第7航校1950年1月5日开学,速成训练一批空地勤人员,为接收装备后迅速形成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洽购新型武器装备,1950年1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参加中国党政代表团在莫斯科同苏联政府谈判时,根据毛主席指示,拟制了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初步计划,向苏联政府订购各型飞机586架。1950年10月中旬,空军接收驻上海、南京等地的苏军部队的武器装备,有各型飞机119架,成为第一批人民空军航空兵部队的主要装备。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人民空军边打边建,通过大量引进和仿制装备,先后组建了30多个航空兵师,飞机数量由1949年底的159架、1951年2049架、1953年3000余架,到1956年3665架,再到1960年4100架,拥有歼击、强击、轰炸、侦察、运输等机种,迅速建立起一支装备先进作战飞机、数量规模达世界第三位、可与美国空军相抗衡的空中力量。

(二)为满足作战急需,空军飞机的技术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空军建设初期,党中央非常重视空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力争以先进装备武装空军,要求空军“要能压倒敌人”,一方面指要有压倒敌人的部队数量和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就是要有与对方相当或更好的武器装备。1952年4、5月间,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朝鲜战局急需为志愿军空军增加进口米格-15飞机。斯大林复电答应全部供给新型的米格-15比斯,它被视为朝鲜战场上最优秀的飞机,与同期的美军主力战机F-86性能各有优长,难怪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几乎在一夜之间,共产党中国就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国土防空作战中先后装备的米格-17φ飞机、米格-19飞机,性能胜过或相当于国民党空军同期装备的F-86F和F-100、F-104飞机,确保了人民空军在武器装备上基本与敌相当。

(三)空军飞机装备实现由引进向仿制和自主生产转变。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的道路。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的飞机要保卫我们祖国的领空,靠买人家的飞机是不行的,要自己制造,要由小到大,由修理到制造。”抗美援朝作战的实践表明,加速建立航空工业,尽快自己生产飞机,以壮大人民空军,确实刻不容缓。为此,空军党委确立了积极支持航空工业的方针,不仅要全心全意支持航空工业,而且要投干部进去。只有搞好航空工业,空军才能发展、才能扩大。结果不但支持了航空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空军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而且建立了空军与航空工业互利互动的良好关系和机制。正是这种远大目光、宽广胸怀和聪明智慧,才有了1954年7月雅克-18(初教5)飞机测仿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毛泽东说:“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

端。”才有了1956年9月歼5飞机测仿成功,标志着我航空兵主战装备一跃进入喷气时代,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才有了1958年8月初教6飞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有能力自己设计生产飞机。才有了歼6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从此走上了一条自行研制之路。

(四)空军实现了空防合一,对空军战略定位和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党空军飞机不断窜入沿海地区重要城市进行轰炸和骚扰破坏,城市防空的任务十分紧急、繁重,加强城市要地防空已经刻不容缓。1950年10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防空司令部,由高射炮兵、探照灯兵、对空情报兵等组成,担负防空任务。到空军、防空军合并前,近15万人的防空兵对空作战10541次,击落敌机455架,击伤敌机1695架。1957年2月21日,中央军委第99次会议决定防空军与空军合并,建立空防合一的新体制,既可以统一作战指挥,有利于执行防空任务,又可以精简一些重叠的机构,裁减人员,节约国防经费,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空军逐渐由当初单一的兵种,发展成为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通信兵、空降兵等诸兵种在内的现代合成军种,改变了我军武装力量结构。

(五)人民空军在战斗中快速成长,圆满完成了抗美援朝、国土防空、配合进军西藏等重要任务。朝鲜战场逞英豪。人民空军刚过周岁即赴朝参战,年轻的志愿军空军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锻炼成长。1951年1月21日就在清川江上空,与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强、现在也有人谈虎色变的美国空军展开较量,首战告捷,击伤敌F-84战斗轰炸机1架,8天后又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的战果,让美军为之震颤。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空军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创造了人民空军组建之初的辉煌战绩,不仅打赢了这场战争,而且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国土防空奏凯歌。在1955年1月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空军参战部队出动各型飞机288架次,投掷各种炸弹851枚、127吨,发射炮弹3741发;解放浙东沿海岛屿作战中,空军参战部队战斗出动755架次,击沉国民党海军军舰1艘,击伤4艘。1958年7至10月底八闽作战,出动飞机691批3778架次,进行空战13次,击落国民党空军飞机14架,击伤9架。此后,国民党空军再没有大规模出动与人民空军争夺制空权。进军西藏越天险。1950年3月30日,为支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毛泽东主席指示空军迅即派出飞机空投粮食,华北军区空运队经过多次试航,C-46飞机越过二郎山,飞出“甬道”,突破“空中禁区”,终于将给养空投到康定、甘孜,解决了陆军部队的急需;这一年,共保障运输机飞行665架次,空运、空投各种物资180万公斤。1951年7、8月间,为支援陆军部队分别从昌都、甘孜等地向拉萨进军,空13师调集C-46和伊尔-12运输机20余架,以四川广汉机场为基地,向昌都、卡贡等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突击空投,空中补给为进藏部队进军拉萨提供了有力保障。1956至1961年,空军又参加了西部地区平叛剿匪作战任务,参战部队克服高原地区飞行的种种困难,制定周密的计划,完成了空中侦察、轰炸、空投和空运任务,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多方位的保障,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

三、拨乱反正中调整提高——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

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是时隔25年后再次阅兵。改革开放后,根据邓小平同志提议,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建立国家庆典和重大活动阅兵制度。人民空军已经从历史的激荡中苏醒,正大步向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迈进。此次空中受阅梯队由空军航空兵部队组成,共4个机种4个机型94架飞机分10个梯队。最大特点是,受阅装备全部是新中国独立生产制造的,而且都是首次亮相,这是以前历次阅兵没有过的。受阅当天,起飞机场、受阅飞行航线和北京城区上空云低雾浓,在如此复杂的气象条件下组织空中受阅,也是建国以来最困难的一次,但是人民空军以精湛的飞行和指挥技术,保证了总长57.86千米的空中编队准确、安全的通过了天安门。这次阅兵,标志着空军现代化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展现了空军装备建设在拨乱反正中发展壮大的成果。

自1959年国庆阅兵后25年来,人民空军经历了60年代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挫折和磨难,接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参加了应对美台侦察窜扰,中印边境自卫作战,应对大规模侵略作战准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人民空军在艰难中奋起,在曲折中前进,武器装备建设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应对抗击大规模侵略和多种威胁作战准备,形成了数量规模型的空军航空装备体系。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东南沿海方向,美蒋袭扰不断;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整个北方要应对大规模反侵略战争准备,军委赋予空军“国土防空和支援协同陆海军作战的双重任务”。在这样的战略方针和战略任务指导下,空军装备建设以执行两大任务为牵引,同时适应大打、早打准备,加大了在装备数量上的投入,装备规模急速扩大,仅歼6飞机就生产4000余架,歼7飞机生产630余架,飞机规模在1981年达到了最高峰,数量达到9278架,保持了国土防空态势的基本稳定和与霸权大国的抗衡力度。

(二)装备自主研制和改进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了航空装备发展系列型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一大批自主研制飞机开始陆续装备空军部队,这一时期,歼击机有歼7Ⅰ/Ⅲ、歼8/Ⅰ/Ⅲ;强击机有强5Ⅰ/Ⅲ;轰炸机有装备第二代领航轰炸系统的轰6;运输机有运8;还有无人驾驶侦察机等装备部队。这些飞机的性能相对比较先进,与其配套的机载设备和武器,包括空空导弹、机载雷达、火控系统、通信导航设备、飞行控制系统等,都有较大改进。对部分现役飞机进行了以性能提升为主的改进改型,仅歼6就派生了17种改型。这一时期空军航空装备基本形成了歼、强、轰、侦、运、特、教、直等种类多样、功能齐全的格局,为空军航空装备型谱系列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两弹一星”工程中,空军积极参与,1965年5月14日,空军使用轰6空投原子弹试验成功;1 966年,空军改装2架空投氢弹的轰6甲飞机,进行了35架次、投35枚模拟弹训练,并于当年6月1 7日投放330万吨当量氢弹取得成功;1972年1月7日,空军使用强5飞机成功进行小型原子弹空投试验。从这一时刻起,空军具备了建设空基核威慑、核打击能力的基础。

(三)缩小与强国差距,决策启动新一代战斗机立项研制。这期间,受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我国航空工业也受到很大冲击,科研生产一度停滞不前。歼8飞机自1969年首飞后,直到[979年才完成定

型。同期开始研制的歼9经过多次方案变动,因种种原因也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下马,歼13也没能避免同样的结局。而在70年代中后期,世界发达国家空军就开始装备F-15、F-16、“幻影”2000、“旋风”等第三代战机,航空武器进入第三代装备时代。与这些国家相比,人民空军装备仍以歼6、歼7等二代机为主,形成明显的代差,已不能适应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作战要求。改革开放后,空军的武器装备建设更加得到重视,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国家航空工业部部长吕东汇报时指示:“今后重点放在发展空军”,“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航空工业和发展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在当时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英明决策:“拨专款5亿元给空军”,“搞一个新的性能好的歼击机”。国务院国防工办专门组织601、611所等进行新型歼击机可行性论证。1984年1月,中央军委邓小平主席批准对外合作引进关键技术。新歼击机工程即歼10飞机研制工程。

(四)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64年至1971年,美国空、海军飞机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被空军航空兵部队击落20架,被地空导弹部队击落3架,被高炮部队击落3架。1971年后,美国被迫停止了入侵中国领空的活动。在抗美援越期间,人民空军先后派出8批高炮部队入越参加防空作战,3年零7个月的时间里,与美机作战558次,击落美机597架,击伤479架。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人民空军担负了空投空运支援作战的任务,共空投物资6.9吨、空运人员1344名,空运物资97.7吨。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人民空军建军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使用各兵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主要担负空中警戒巡逻、航空侦察、空中运输等任务。作战中,人民空军不仅始终掌握着战区的制空权,保证了地面部队的作战没有受到任何来自空中的威胁,而且通过进行空中照相侦察和紧急空运,有力保障了各项作战任务完成。

四、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1999年国庆50周年世纪大阅兵

1999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世纪大阅兵,空中梯队132架战机在极其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排列成楔形、箭形、菱形、三角形铁阵,飞掠过天安门上空,以雷骇电激、岳动川移的世纪交响,宣叙了我军强大的空中战力。国人欢呼,国际惊赞。

这次阅兵第一次反映我军现代兵种合成和军种联合特点,10个梯队,由陆海空三军的9个机种14个机型132架飞机和直升机组成,从7个机场起飞,沿6条航线按时飞到指定空域集合,依次加入基准航线,编队延绵73千米,准确无误地飞过天安门上空,整个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的时间为6分59秒。包括苏-27、歼8D、歼7D、强5C、轰油6、歼轰7A、直9等,囊括了1984年国庆阅兵后我军新列装的全部新型航空装备。

从受阅飞机的背后,可以看到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空军武器装备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空军飞机装备压缩规模、优化结构,确定了质量建军的精兵之路。这期间,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是空军现代化建设全面起步的重要时期。1985年,中央军委确定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施战略性转变,军队进入和平时期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着手实施了大幅度的精简整编。经过精简调整,空军总员额减少了12万人,达到了提高效率、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中央军委确定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要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加强科研,梯次更新”的方针,走“多研制,多搞技术储备;少生产,有重点地装备少量部队;现行装备新旧并存;全军梯次更新”的原则。空军党委根据中央军委确定的方针和原则,提出了“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空军武器装备建设方针和“一研二引三改进”的装备发展思路,确定了“逐步把空军武器装备发展成为具有攻防兼备能力的兵器配系,争取在2000年前奠定具有中国空军特色的现代化武器系统的基础”的建设目标。1991年海湾战争后,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于1993年1月,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空军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开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主要表现在飞机规模开始逐步缩减,比例结构日趋合理。

(二)开展对外装备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武器装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领域的激烈竞争,周边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尽管我空军多年来通过测仿研制、合作生产、自主研制等形式,装备了国产歼5/6/7/8、轰5/6和运7/8等系列飞机,以及红旗-1和红旗-2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但是这些装备与当时世界主要国家空军的装备相比存在明显代差,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杀手锏”装备,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空中安全威胁。因此,引进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可以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提升空军作战能力。当时,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具备了引进先进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而自苏联解体后,以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国家由于国内政局长期不稳,国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迫切希望通过出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来改善国民经济,也为我国引进装备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这种情况下,空军抓住时机,先后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苏-30、伊尔-76、C-300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不仅推动了空军装备跨越式发展进程,大幅提高了空军装备现代化水平,而且促进了空军部队编制体制、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一系列深刻变革,还有力地促进了航空工业调整改革和产业升级,整体质量和效益迅速提升。

(三)空军武器装备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后,空军的武器装备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加注重装备平台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注重远程作战、进攻作战能力的提升。比如,空中梯队中出现的轰油6加油机,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在空军装备体系中的新成员,是在轰6基础上改进的空中加油机,可同时对2架歼8D受油机进行空中加油,标志着人民空军远程机动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被外界誉为“中国飞豹”的歼轰7飞机,是我国第一种独立研制的具有中远程精确打击和防空作战能力的歼击轰炸机。与轰油6一起亮相的歼8D飞机,是在歼8B飞机基础上改进的,与轰油6一起决策研制,一起交付部队,是我国第一种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歼击机,加装了比较先进的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电子对抗自卫系统等,可挂载空空导弹,用于夺取制空权,弥补第三代战斗机数量上的不足。轰6E/F是轰6C飞

机的改型产品,换装和增装了新的通信、导航、领航轰炸设备,可以实施远距离自动导航、机动瞄准轰炸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低空突防。

(四)在对台威慑性行动中震慑了台独势力。20世纪90年代,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抬头,台湾当局鼓吹“两国论”,造成台海局势和周边安全环境严峻复杂,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紧迫而艰巨。针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从1995年8月起,空军连续4次参加军委在东南沿海组织的实兵实弹演习。1999年,空军协同其他军兵种在浙东、粤南沿海举行了大规模的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实兵演习。在这几次演习中,充分展示了空军制空、制地、制海的强大作战能力和在联合作战中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打击了国际敌对势力和“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

五、转型建设中跨越发展——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

2000年的空中梯队仍由空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部队组成,共12种15型151架飞机分12个梯队,机种机型之全,体系之完善,前所未有。由预警机领队,多样化编队,间隔距离最小15米,绵延近68千米,历时9分20秒飞越天安门上空。

这次阅兵,多型国产新机首次公开亮相,全面展示人民空军装备体系,充分表现了人民空军开放、自信的姿态,展现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空军装备建设的成果。

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下,根据中央军委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和空军党委的决策,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步伐,一批代表我国国防科技先进水平的新型航空装备陆续完成研制,并装备部队。空军装备实现跨代发展,进入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调整装备结构为重点的转型建设的新时期。

(一)充分体现空中力量向攻防兼备转型的发展趋势。以往强调国土防空和支援作战,进攻能力明显不足。近年来按照攻防兼备战略,空军飞机攻防比例结构已经得到较大改善,远程作战能力特别是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显著提高。轰6飞机25年来连续3次参加阅兵,通过机载设备的全面升级换代和加装精确制导武器,具备了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1999年国庆阅兵,我国第一型空中加油机——轰油-6带歼8D受阅,目前,三代机的典型代表歼10飞机也加入了受油机的行列。今年7月,空军某部的歼10飞机在南海上空成功完成了远海空中加油演练,标志着空军的作战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首次展示空军信息化建设标志性成果。这次阅兵,空中梯队首次出现大小两型预警机,可按地面指挥机构分配的任务,指挥空军空中作战或配合陆、海军作战。必要时,可接替地面指挥机构,独立对空中,地面和海上各类作战平台实施指挥。预警机代表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军空中预警指挥手段空白,是空军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装备,对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空中联合作战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以等少数国家掌握预警机的核心制造技术。

(三)全面集中展示我国航空工业的巨大成就。这次空中梯队受阅装备全部为国产装备,大部分是近10年研制的。其中国产歼11飞机,性能上已超越了1999年国庆阅兵的飞机。倍受关注的歼10飞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总体性能与国外同代机相当,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目前,歼10、歼11两型三代机已经在空军部队批量装备,空军武器装备开始了新一轮的更新换代。

(四)展示老旧飞机平台升级换代最新成果。充分利用先进成熟技术改进现有装备,提升装备作战性能,是现代各国空军的普遍做法,也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这次空中梯队中,歼8、轰6是比较熟悉的老机型,虽然还是二代机平台,但火控、航电、动力和武器系统等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信息化改造,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轰6新型飞机具备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歼8新型飞机加挂了中距空空导弹,在二代平台上实现了超视距空战能力。老平台再次焕发了青春活力。

(五)航空装备体系展示更加完整。这次空中梯队15种机型,分别代表预警监视、远程打击、制空作战、空中投送、训练保障、多样化任务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航空装备体系。随着空军装备发展进步和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在受阅梯队中除了预警机等作战装备外,还出现了两类新成员。一类是直升机,直8KA运输直升机和直8K搜救直升机配属空降兵和搜救部队,用于空中突击运输、航空搜救,并担负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等行动中的运输保障,标志着空降兵已经开始转变为机降与伞降相结合的新型空中机动作战力量、航空搜救力量不断完善,它们接受人民检阅,象征着空军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责任重大,已成为和平时期兵力运用的主要力量。另一类是教练机,教-8飞机用于飞行学院高级训练阶段的飞行驾驶技术和基本战斗技术训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机身喷涂红白蓝三色,外观靓丽,与驾驶飞机受阅的空军第一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交相辉映。

60年回首,沧桑巨变。走过60年光辉历程的人民空军,始终伴随着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成长壮大。人民空军的武器装备由单一依靠进口、到修理仿制、再到自主研发,逐步填补了空中预警、超视距攻击,防区外精确打击和电子软硬杀伤等作战能力的空白,构建了由情报侦察、预警探测、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防空反导等组成的空军武器装备体系。人民空军武器装备发展建设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点成绩,都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坚强领导的结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努力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空军”,实现战略转型和跨越发展,矛盾困难前所未有,机遇挑战前所未有。要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需要,着眼有效履行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加速推进空军由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型、由航空向空天一体、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战略转型建设,在军事需求牵引和高新技术发展双重驱动下,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将活动空间向空天延伸,实现更高;把作战范围向国家利益相关区域拓展,实现更远;将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实现更快;在未来战争中掌控空中优势,实现更强。

一次盛大的阅兵式,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里程碑;一条阅兵路,反映出奋斗的艰辛和进取的历程。

14次阅兵,14次精彩!再过10年,人民空军将以什么样的成就示人?坚信“开放、自信、合作”的人民空军,坚信国防工业部门,在推进人民空军战略转型进程中,一定会有所作为!人民空军的天空,必将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梯队空军装备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当前国企深化改革形势如何构筑人才梯队
空军行动
基于李代数sl(m+1,R)的多分量扰动AKNS孤子梯队
法国空军
直升机梯队接受检阅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