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期研究工作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三项现实问题分析与结论
1精神文化的重建研究。成为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研究的首要责任和战略使命
8.0级强震,摧毁的不仅有物质文化,更有精神家园。重灾区学生伤亡严重:灾区学生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数百万学生急需精神鼓励。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教师成为灾后精神抚慰的弱势群体。
2板房校园文化的重建研究,是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任务
通过到灾区实地考察板房学校,课题组认为,板房学校尽管是临时过渡性的。但过渡时间短则i-2年,长的可能达到3年以上。因此,板房校园文化的重建研究,是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任务。同时,板房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具有特殊的需求与较大的难度。
3灾后永久性学校校园文化重建的指导策略范式研究。难度极大,任务极重
“5·12”汶川大地震。对我省学校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13768所学校受损,需要恢复重建的学校达到11687所。
难度大:灾后永久性学校校园文化重建类别。涵盖了基础教育的所有类型。贯通了基础阶段的所有年段,要研究出一套既有共通指导意义的,又具有尊重个性生长的,更赋有生态价值的指导策略范式来,难度极大。
任务极重:面对11687所学校,可以说具有点多、面广、战线长的校园文化的重建特点。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解读
由于“文化”概念的广涵盖性,中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无疑都蕴涵了文化的元素,本课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中小学教育的各个要素做出广义文化学的研究。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是,“校园文化”内涵下的“灾后校园文化”这一特质性概念。因此,本课题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特别关注“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针对性、创造性和适用性。
(三)课题研究的框架设计与研究策略说明
1内容上。重点研究三个层面的文化重建:表层——校园环境文化的重建;中层——校园行为文化的重建;深层——校园精神文化的重建。
2流程上,以三种类别与阶段来进行递进式的实践研究:“临时性帐篷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过渡性板房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永久性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
3策略上。主要采取三种实践研究措施:三种类别的“文化主题聚焦”;样本学校的“范式经验总结”;行政区域的“分类规范导引”。
(四)主要工作与实证成果概述
1形成并修订《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研究课题方案》。
2形成《调研情况信息简报》。
3编辑完成《地震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研究文献学习资料》。
4召开《地震灾区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研讨会‘,修订《地震灾区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
5编写《板房学校教育用语菜单示例》、《板房学校校园活动设计示例》,设计《灾后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含上级)评价表》、《XX板房校园文化建设社区与家长认同性问卷评价表》、《四川省灾后校园文化重建课题VI系统板房学校标志图形》。
6主研人员段增勇发表《构建精神文化,鼓起生命的风帆》,李全、张乃文、黄静梅发表《创新制度文化,坚守生命的家园》,邱永诚发表《打造环境文化,丰富生命的体验》等学术论文。
7赴彭州市白鹿镇九年制学校调研板房阶段校园文化建设,就《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进一步征求灾区学校意见。
8研究成员赴彭州市白鹿学校进一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白鹿九年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
9召开板房样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讨论会。
10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图集编辑的单元结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图集编辑的单元结构建议》。
11形成《全面推动成都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讨论稿)》,并指导区域性推进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研究工作。
12成都市形成《全面推动成都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讨论稿)》。
二、中期研究的特色成果总结
(一)“递进式文化主题聚焦”的区域指导策略
1“临时性帐篷学校”阶段(2008年5月下旬——8月下旬),聚焦的重建文化主题是:开心复课、自强不息、抗灾减灾
面对大灾,我们的文化重建,最首要的是要师生建立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我们改变可以改变的,我们接受不能改变的。大灾时刻读书忙,对于未成年的学生们,也是一种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他们能够开心每一天,这比什么都重要。因此,这一阶段的校园文化重建,我们围绕“开心复课”这一主题。
在帐篷学校复课后,这一阶段的学校文化重建不强求形式的划一规范,首要的是致力于文娱活动的寓教于乐。其次,将学校的文化教育与心理援助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地震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师生逆境和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没有人能够平安无事地度过一生,灾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坚强,灾难过后必定是幸福。第三,针对次生灾害时有发生的现状,在帐篷学校期间,我们将安全防范教育作为灾后重建的选修课程,利用帐篷学校的教育契机,告诉孩子们,灾害和事故虽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却可以通过有效的防范、自救、避险来尽量减少损失。
2“过渡性板房学校”(2008年9月——2009年6月)阶段聚焦的文化重建主题是:常规行为、样本示范、规范导引
由于板房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因此,板房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必须尊重实际,遵循“硬件量力而行,软件深度开发”的推进原则。
首先,板房校园文化重建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达成师生常规的学校行为文化实现的目标而服务,我们的实践研究,必须坚持“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的理念,必须以“适合实用”为工作原则,切忌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
其次,课题组采取的是,“样本示范、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我们在不同的区域选择板房学校(如:都江堰蒲阳路板房小学、新建小学,德阳绵竹紫岩板房小学等等),作为研究的样本学校,既要促进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又要为各区域提供校园文化建设的样本示范。
第三,为了有效地指导灾区板房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工作,四川省教育厅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课题组研制的《四川省地震灾区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对灾后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建设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推出的“板房学校vI系统设计示例”,“板房学校教育用语菜单示例30条”、“灾后板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方案设计示例”和“板房学校校园活动设计18种类示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实的指导说明。这项措施对于规范
板房学校校园文化的重建,起到了区域性的指导、引领作用。
3“永久性学校”阶段(2008年12月始)聚焦的文化重建主题是范式导引:生态建构范式、赈灾财富范式、个性生长范式
(1)基于“生态建构”的领导思维范式导引
校园文化重建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工程。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等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因此,永久性学校的校园文化重建的区域性指导,必须首先强化“生态范式的导引”这一主题,否则就会导致校园文化重建中“走神、走样、走偏”弊端的出现。
(2)基于“赈灾教育财富开发”的范式导引
“赈灾遗产的经验总结”是教育文化财富的富矿,具有不可复制和替代的教育文化价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巨大的教育财富蕴涵在赈灾遗产和赈灾经验之中。挖掘“赈灾遗产的经验总结”的教育文化财富宝藏,成为了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责任与使命。
抢救和整理地震文化遗产,从中摄取精神力量,使灾难教育的人文内涵立体化、纵深化。地震文化遗产,丰富多元,既有物质的形态,更有精神的凝聚。物质形态的地震文化遗产,也就是断壁残垣和各式各样的废墟,让我们拒绝遗忘地震灾害“毁天灭地”的自然威力,从而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各类垮塌建筑物的取证和取样。将提供建筑安全的警示。尤其是凝聚民族精神和彰显生命价值的地震文化遗产,蕴藏了丰富而深厚的教育价值,抢救、整理、开掘、提炼、整合。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3)基于“个性化自主创新”的建构范式导引
课题组根据蒲阳小学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范式成果总结出了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学校个性成长的“5要素结构范式”:文化重建有具体的目标、有具体的分类落实内容、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的育人效果说明具体、下一步建设的思路清晰。
(二)精神文化重建中我们唱响“精神力量的价值主旋律”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建设不仅仅在于提供一种精神支撑,更在于唤醒、复苏和催生。
精神文化的主旋律蕴含在赈灾过程中体现“四川力量”、“中国精神”、“世界友爱”的一个个鲜活的感人事件之中。汶川“5·12”大地震对灾区学校传统的、历史沉淀的教育文化是一次重大的检验,灾区师生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团结、互助等精神折射出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灾后精神文化重建中必须总结、继承和发扬的文化精髓。
“5·12”灾难中时刻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在精神文化的内蕴上,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生命力和伟大凝聚力,尤其是民间志愿者的行动,更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精神焕发。如何让这些“非常态”时刻的人性光辉继续光耀于“常态”时刻。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需要我们提升和反思,需要我们拯救和创造,更需要我们去深度开发它的教育意义。
(三)坚持“尊重特色性文化寄托”的实践研究原则
校园文化重建必然要脱胎于原来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社区特质,必然要寄托学校师生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文化重建是不能,也不可能依靠外力注入和粘贴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特色性文化寄托”的实践研究原则。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四)课程文化重建已经形成了“课程化实施”和“活动化实施”两大特色
1课程化实施
我们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环境教育、地震中进发的光辉人性教育、勇于面对困苦艰难和灾难的心理品质教育等,作为灾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入四川省的地方教材,使学生在充满生命文化元素的课程文化中丰富生命的体验,感受生命的伟大,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积极面对、从容处置威胁、危害生命的各种灾害,使生命更鲜活,人生更精彩。
2活动化实施
活动育人,人文蕴藉,身心浸润。课题组指导灾区学校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同学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后期研究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处理好“本课题与其他子课题”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处理好“样本学校”与“区域推进”之间的平衡关系
(三)处理好“实践研究”与“成果固化”之间的平衡关系
我们的期待:孩子们沐浴在校园文化中,焕发出灿烂的笑容。
加强灾后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北川羌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引导师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县中小学以大禹精神、羌族文化为核心,以学生成才、发展为基点,开展了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5·12”大地震,使全县80%以上学校的房屋全部坍塌,20%的成为D级危房,教职工遇难214人,学生遇难1584人。155名学生落下了不同程度的残疾,254名学生成为孤儿,教育设备大部分被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4,85亿元,校园文化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面对灾难,全县师生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抗震救灾的同时,也积极创造复课得条件。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特别是在山东人民的无私援助下,一幢幢板房学校搭建起来。2008年8月20日,幸存的中小学生进入了板房教室。针对学校简陋的条件,如何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这又摆在了局党委的议事日程上。
一、切实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重视和参与。根据这一特点,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教育体育局主管领导亲自抓,局相关科室相互协调。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整体推进板房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县成立了以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安平为组长,分管副局长刘成福为副组长和以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绵阳市教育局文件《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下发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为了把板房校园文化建设搞好,2008年11月中旬还组织了全县中小学领导、教师45人到安县、梓潼县、游仙区部分中小学考察、学习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
各校均成立了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任务。校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细则,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
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二、切实加强板房校园建设与管理力度,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是学校精神内核的外部呈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我县努力打造功能齐全,融童趣、个性特色、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大力加强校园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竭尽全力争取各方面的援助,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是紧紧抓住了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支援北川教育重建的契机,首先把板房学校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好,让学生不因为遭受巨大灾难而影响学习、生活,使他们从灾难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感受到校园的温馨。同时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随着永久性校舍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学校积极主动地与援建或捐建的单位、个人协商将大禹精神、羌族文化、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主题与校舍同步建设,从已建成的学校来看效果很好。
二是加强校园内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作。板房学校虽然是临时的、简陋的,但我们仍然要让校园时刻保持着美丽和整洁。各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抓落实,使校园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地方。
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核。校园建设中如果能较好地体现校园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这就能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永久性校园建设的规划中,均考虑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内容。物化的校园文化,可体现学校的教育理想,使校园成为朝气蓬勃、奋发图强、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地方,会成为当地群众喜欢去看,受熏陶和教育的地方。为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校风、教风、学风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各校均用美观的设计将校风、教风、学风悬挂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以使这些物化的精神文化在校园内积淀下来,并希望在共同孕育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学校行为场”。同时,我们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报栏、画报、标语、校园小报等形式,充分宣传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刊登文化艺术作品,使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一是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教育体育局召开专门会议贯彻、落实此项工作,各中小学也分别举办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总结了近年来德育工作的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充分发挥关工委、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精心设计、扎实开展了“感恩教育”,“爱我家乡、重建家园”,“好读书、读好书”等系列活动。各校根据《绵阳市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依托本校的校园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思想品德、政治、法制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在此基础上,注重了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德育渗透。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德育主题班会、专题报告、知识竞赛、社会实践、征文、演讲活动。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虽然板房学校体育场地十分紧张,开展体育活动受到限制,但是教育体育局克服重重困难购置体育器材,建设体育场馆,在灾后举办了两次职工体育运动会。各中小学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体育比赛和各内竞赛活动,组织了“文明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三是开展北川羌族自治县板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根据我县板房学校的实际情况,教育体育局制定并下发了《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要求》,各中小学按照《要求》,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活动。经过各校不懈努力,除四所板房区重建永久校舍的学校外,全县所有的中小学都申报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板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的检查验收,八一帐篷小学、擂鼓小学、北川中学等五所学校获此殊荣。其中,桂溪初级中学被评为“绵阳市板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27日到该学校视察,给予了该校师生、全县师生以巨大的鼓舞。
四、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校园文化的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
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这对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整治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在育人治本上狠下功夫。教育体育局、学校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了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对骚扰校园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校园治安秩序。
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全县中小学生在各类考试和竞赛活动中的成绩仍然保持在地震以前的水平上。职业教育异军突起,特别是高考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上线率、录取率一年上一个台阶。
灾后重建中的校园一下提前了几十年的档次。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亲切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保持与时俱进、跨越式发展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要根据上级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和我县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和措施,大力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深入开展校园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作,提高校园建设档次,着力培育优良的校风,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北川和谐教育。
全力构建灾后教育的和谐家园
绵竹市教育局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一所所板房学校在绵竹这块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相继建成,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复课。2008年9月1日,全市所有学校实现在板房学校顺利开学。绵竹教育进入史无前例的“板房时代”。全市师生以“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新时期绵竹精神为指引,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自信自强,勇于创新,全力构建了灾后绵竹教育的和谐家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板房教育文化。
一、坚守职业信念,共筑教育重建的精神家园
置身于特殊时期的绵竹教育人牢记历史使命,坚守职业信念,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屹然站立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前沿,为绵竹教育信心的重树,为6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擎起了一片明媚的蓝天。“挺起不屈的脊梁,构建生命的家园”,这是每一个绵竹教育人面对灾难的精神呐喊。
(一)弘扬正气,树立抗震救灾的行业丰碑
“5·12”特大地震中,绵竹教育系统内涌现了一大批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谭千秋、刘小明、刘勇……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书写了绵竹教育人抗震救灾的英雄篇章。灾后,全市教育系统近50人次获得国家、省市抗震救灾模范称号。33人被地方党委批准“火线入党”。在这段特殊的岁月里,人民教师用鲜血和生命塑立起一座座不朽的师德丰碑。这是绵竹教育的骄傲,更是构建绵竹灾后新教育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多次以巡回报告,专题学习等方式,在全市师生中发起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活动。用英雄的精神鼓舞广大师生投身到板房教学的特殊战斗中;投身到灾后教育重建的伟大事业中。
(二)心理重建,进行师生灾后信念的“加固”
灾后心理重建是教育恢复的基础工程,是教育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绵竹市教育局主动与中央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厅等单位联系,建立了长期的师生心理辅导机制。全市教师参培2000多人次。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接受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学生达到100%。
我们欣喜地看到,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一次板房教学论文比赛中,收到优秀论文452篇,教师参与面达到13.6%。叶青等3位教师参加省级赛课获得了第一名。
(三)感恩援助,激发教育自强的坚定决心
还在灾后余震不断的艰难岁月里,自愿者便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在树荫下、帐篷里建立临时学校;板房尚未竣工,江苏对口支教教师、团中央自愿者、乐山支教教师就奔赴最艰难的学校,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灾区孩子的课堂。江苏支教教师倪丽英,告别丈夫和幼子,在受灾最严重的汉旺学校与师生一起滚地铺、嚼干粮,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展示了一名现代女性的独特魅力……教育局利用各种媒体把他们的言行传递给全市师生,以震撼心灵,激励自强。
二、实施教育创新。铸就板房校园的文化特质
建设安全、和谐的板房校园环境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和别具意义的挑战。创新形式,铸就具有板房特质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教育责任与教育智慧交织而成的育人新篇,承载着绵竹教育人“直面困难,呵护生命成长”的郑重承诺。
(一)复学,灾后学校教育的若键词
大地震使全市95%以上的学校校舍受损或倒塌,孩子们瞬间失去了学习的乐园。全市学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自主组织复课,一大批树荫学校、“农家乐”学校、帐篷学校相继诞生。随着16万余平方米的过渡板房建设全面到位。8月上旬全市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按照预定时间完成了春季教学任务。我市按照“一个也不放弃”的原则成功地组织了异地高考。
相关部门主动承担电力、通讯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考前禁噪、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一个社会联动,全员参与的板房教育新局面很快形成,成为灾后绵竹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活动,促进身心愈合的催化剂
开展丰富的艺术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走出灾难阴霾,实现心理康复,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着特殊的意义。市教育局、文体局、团委、关工委等积极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艺术节、故事比赛、评选年画娃娃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鼓励他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学校开展的书法、合唱、器乐、体育等兴趣活动,让学生们寻找到了失去的快乐,发挥了特殊的教育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09年高考艺体本科上线70人;两所学校参加德阳市首届红歌会比赛分别获小学组和中学组第一名;学生曲棍球运动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在春节团拜会上,在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在学校艺术节中,到处都能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听到他们快乐的歌唱。
(三)创新,应对特殊环境的主抓手
在板房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许多新问题。师生心理的不断波动;校园环境的简陋;安全隐患的复杂性;活动开展的困难;教学功能的残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大力倡导因地制宜,创新实践,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实施了六天工作制;利用板房空地种植蔬菜水果美化校园环境;下发《绵竹市板房学校体育教学的建议》及板房学校音乐、美术、实验教学建议……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校园教育文化,并成功举办了四川省板房教育现场观摩活动。
三、规范学校管理。健全灾后教育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教育文化的重要构件,是保障灾后板房教育顺利实施的基本手段。针对板房环境的特殊要求,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尊重客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根本策略。
(一)“目标不变,质量不减”,坚持灾后管理制度的延续性
教育信心是社会灾后重建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全市教育系统明确提出“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主动担负教育振兴的历史使命”的口号,提出了“目标不变,质量不减”的年度总要求;开展了“我为灾后教育做什么”的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板房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会、教师教学能手大赛、教学技能竞赛、板房学校的论文比赛等等;同时,延续了教育督导制度,强化了学校常规管理。2009年普通高考更是创造了绵竹教育的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应届毕业生上线率均居德阳市第一。灾后的绵竹教育人以优异的成绩向家乡父老、向无私援助绵竹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吹响了教育灾后振兴的高亢号角。
(二)“人文关怀,激发热情”,确保督导奖励的稳步上升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对特殊的灾情,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走教育优先的道路,保证了教师待遇不低于灾前水平。2008年市财政增加资金1100万元用于教育系统激励机制的建设,有力地激发了全市教职员工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和决心。
(三)“着眼发展,奠基腾飞”,多向提升教育软实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灾后绵竹教育腾飞的关键,全市教育系统以“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教育软实力”为目标,开展“2009一队伍建设年”活动。制定了用7年时间对全市3300余名教师进行一轮不低于100学时的县、市级以上业务提高培训;每年对各校主要负责人进行不低于100学时的市级培训;用3年时间,对43名心理骨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每年对各校学生处、团队干部、班主任等管理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
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锻造了绵竹教育特殊的文化气质,“感恩自强。创新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今天。我们身处紧张的灾后重建浪潮中,需要更加关注学校教育的文化建设: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始终把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二是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兼顾的原则。把鲜明的时代特点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无缝连接:三是要把地方文化、感恩教育、励志图强
作为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努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四是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永续发展的基石。重视制度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人力配置和促进资源再生。
我们坚信,在一所所爱心凝聚的美丽校园诞生的同时,必将迎来绵竹教育的崭新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涅槃,更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与腾飞。
营造人文环境实现文化育人
王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江堰市蒲阳小学已经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行为理念、价值取向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也就成了综合发展。要落实“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实现纵深跨跃,建立良好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营造人文环境,实现文化育人,成为一条最为有效的实施途径。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享有较高声誉的农村小学。学校现有在职在岗教师82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1人,占教师比例的13%。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学校通过对优秀文化的挖掘、固化和渗透,开创了一条依托文化引领,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文化的挖掘和提炼
文化的挖掘和提炼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实践和创新。我们参与了文化提炼的全过程,也就切身感受到了文化自身的教育力量,感受到了文化给人的震撼力。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是长期、持续、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一条教育的途径,在整个提炼、积淀的过程中,对师生施加行为、思想、世界观上的影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地域特色,形成文化雏形
蒲阳,其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远的历史造就了特有的区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和蒲小人多年的教育实践,形成了学校特殊的文化内涵。“蒲”,指蒲草,它是一种植物,是蒲阳人用来编织工艺品和凉席的多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韧性;“阳”,山南水北称之为阳,又特指阳光,万物生长之根本,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由蒲阳精神“蒲草韧如丝,成长靠阳光”,学校提出了“坚韧不拔,阳光向上”的校园精神。一直以来,我校在校园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拓展学校办学理念内涵。坚持以“坚韧、阳光”的校园追求实现学校各部分的整合。
(二)提炼校园精神,丰富办学理念
“坚韧不拔,阳光向上”的校园精神:无论将来是否能成就大事,蒲阳小学的学生必须懂得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无论日后能否进入名牌大学,蒲阳小学的学生必须求知若渴,阳光自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蒲阳小学的学生必须知难而上,不轻言放弃……校园精神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决定了我校将坚定不移地紧扣这一精神。实施阳光教育。
学校根据校园精神,在目标整合的基础上,确定了“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立足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终身发展;宽容学生成长背景的差异,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以信任和期待。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的确定,引导师生形成了阳光积极的态度,促进了师生健康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让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成长。
(三)确立共同愿景,形成主体文化
教师共同的愿景:做终身学习的积极实践者:能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铸就高尚人格:与同行携手向前;践行教育追求和人生理想。在达成教师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办学理念互动的学校主体文化:构筑阳光心路;树立阳光形象;倡导阳光服务;释放阳光情怀。学校主体文化的形成,保证了“文化育人”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促进了我校文化品味的提升。提高了学校文化育人的功效。
二、文化的传承和实践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有“文而化之”的能力,也需要有“化而文之”的思想。文化不能停留在文本上,需要我们去固化它,在传承与实践中将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师生心灵深处。多年以来,我们将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作为学校文化固化和渗透的主要途径。
“5·12”大地震中,学校的一些特色文化遭到了重创,但学校的精神和文化的本质依然不变。在板房学校中,我们继续着文化的传承,继续着阳光教育的实践。
(一)实施阳光教育,渗透学校精神
阳光教育就是让学生在阳光的校园里面对阳光教师,接受阳光的教育内容,拥有阳光的心态,享受阳光童年的乐趣;让教师面对阳光的学生,接受阳光的学校管理,拥有阳光的笑容,享受阳光教育的幸福。学校精神是牵引师生的内驱力,它需要学校搭建平台,让师生们感受到精神助推力,并以集体的力量来固化这种精神力量,使之成为师生言行的准则,成为学校人的特质。
为实现学校的综合发展,学校积极搭建了阳光教育的平台:展示体现我校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幸福形象的阳光娃设计,蒲小孩子的阳光面貌倍添色彩;“阳光读书月”的开展,让全校师生徜徉在书的世界中,与作者同行,与主人公同感;根据学校特有的地域环境和校园精神撰写的《阳光教师誓词》和教师作词作曲的校歌《阳光校园》,引领着教师们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努力奋斗,以崭新昂扬的姿态抒写为人师者的虔诚情怀,鼓舞着每一个蒲小学子阳光自信,在知识的海洋里奋楫争流,在成长中享受童年;“阳光体育锻炼”成为了学校运动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师生把“阳光体育锻炼”完全当成了锻炼身体的最好时机,足球、跳绳、乒乓球、拔河都成了大家最喜好的运动;以“关注师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蒲小人”为指导思想。学校开展了“阳光教师、阳光班级、阳光学生、阳光家庭”的系列评选,帮助师生发现和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师生素养的提升,使得一大批优秀个人、优秀事迹脱颖而出;“阳光家庭”的评选,深入到村组、社区,引起了每一个家庭的广泛关注,科学的教子方法得以彰显和推广;儿歌集《阳光语》的汇编、个性化评价册《一路阳光》的使用、校刊《蒲小阳光》的出版,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在浓郁的学校文化中感受阳光的温暖,陶冶健康向上的情趣;在“争创阳光文明礼仪之星”活动中,蒲小的老师对孩子们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为孩子们做示范,并带领孩子们追星逐月,文明礼仪之星们又对周围的小朋友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施以阳光般的爱,使孩子们成了学习的主人,乐学、善学、好学。
文化育人初见成效,阳光教育已深入人心。
(二)提高教师素养,为文化育人护航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其素养直接决定着学校文化育人的效果。为保证学校文化的育人效果。我校从多方面积极实践,鼓励教师依托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并制定了《蒲阳小学学习共同体建设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领导小组,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为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注入源源不
断的新鲜血液。
在行政学习组、中心学习组、教师学习组三个层面开展的学校论坛活动,实现了有指导、有引领、全员性的有效学习的运作策略。三个层面的论坛。侧重点虽不相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教师提供思辨的平台,在辨中求变,在辨中思进。
思维因碰撞而升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将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共同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利用学校教师博客充分展示教师们的学习感悟,行动研究中的所获,以实现教育思想的多元交流,促进教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升理论水平的提升。
学校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对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学校在对教师计算机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后,开展了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在前两期的电脑操作评价中,所有的教师均考核合格,教师们的计算机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创设诗意环境,实现文化的附加
“文化附加”就是给学校物化的环境赋予文化的内涵,让它能讲故事,能教育人,以实现物的为师化。
为使学校的建筑都能成为教育的主人,学校精心设计了每一个角落。阳光文化长廊的修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学校文化,让师生了解到学校文化的内涵,明白学校需要大家确立怎样的价值观,懂得蒲小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校园精神的醒目上墙,让师生随时感受到“坚韧不拔,阳光向上”的学校文化的内涵所在,并努力去思考它,实践它;葵花园的建立,让学校阳光向上的精神有了物的支撑,有了诠释的途径;个性化的课表、班级牌、书包、奖状、感恩卡等的设计,将学校的文化附加在了有形的物件上,让每一个物件都在时刻地展示学校的文化,无声地熏陶着蒲阳小学的师生们。
三、文化的拓展和延伸
学校文化从横向上可以分为一级文化(学校文化),二级文化(班级文化),三级文化(办公室文化、小组文化等);从纵向上分,可以分成学校文化、学校亚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亚次文化(教研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等)。学校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必须以学校文化为中心进行统整,对纵、横向的文化进行充分整合,以建制化的思路考虑学校文化的建设。我校在文化的延伸和拓展上主要从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课程管理新模式。
(一)建立扁平化的管理体制
“教师即文化”,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处在学校实现文化育人目标的前沿。要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就应当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唤醒为出发点,实现学校工作重心下移,决策层次下移和评价客体下移,让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感受到尊重,感受到成长的愉悦。只有教师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学校才能营造环境宽松但令行禁止的文化氛围。
我校采用“三体两层级”的管理模式。“三体”,即以学校行政为主的管理体,由党支部、工会和家长委员会组成的督查体,由年段组、教研室组成的执行评价体,它们实现了对学校自下而上的管理。学校工作流程从层级开始,也评价在层级,显效于层级。扁平化的教师管理体制,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工作的积极性,催生了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的形成,也引领着学生文化的形成。
(二)实现课程管理角色转变
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管理的主人,学校管理实质上就是课程的管理。通过各种课程的设置、开发,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控,适应课程需要的知识的积累和升华,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课程管理首先应向专业管理转变,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到校本课程的实施或开发,所有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形成互动,在互动中提升素养。学校在这个组织结构中,通过制度文化的营造,加固了结构的稳定性。强化了活动中的互动,有目的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有效的课程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永远是学校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我校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拓展思路,放开眼界,在“文化提炼、文化实践、文化拓展”三个层面中,为师生的发展搭建了各种平台,朝着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