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英
关键词:环境;动手操作;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9-0061-01
现在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关心”,使孩子缺少锻炼机会,动手操作能力差,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能力低下,性格怯懦,智力发展也受到阻碍。手工制作是培养儿童动手、动脑,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一、充分挖掘环境的教育作用
儿童作品既能美化教室,又能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使儿童人人争当小主人,体验成功的自豪感。环境创设能将抽象的课程具体化、情景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激发儿童活动动机,促进儿童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室里贴上儿童作品;梁上有迎风飞舞的吊饰;墙角里有生动形象的绘画。当孩子们看到相互合作、共同协商完成的作品,开心地欣赏着,讨论着,评析着。
二、引导儿童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老师和家长要注重引导儿童接触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儿童绘画的能力;结合故事、儿歌,为儿童提供素材,通过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再创作;以废旧材料为素材,用旧画报、碎布片等进行缝制、粘贴、喷涂等各种方法进行装饰画的制作,会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将儿童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儿童喜欢游戏,把手工制作教育寓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例如:折纸示意图是儿童不太容易看清、感到有困难的,我就以游戏“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儿童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这样儿童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这些符号,开阔了儿童的思路,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儿童的动手操作,不仅能体现儿童的自主意识,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将儿童手工活动搞出特色,以促进儿童成为健康、聪颖、富有个性的新一代,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责任编辑 吴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