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2020(上)

2009-10-16 06:26凯捷咨询
销售与管理 2009年9期
关键词:分包商本土化生命周期

凯捷咨询

构想制造业日趋国际化、协同和复杂化的未来。

2020年,制造企业将如何运营?他们将从何处寻找新机会?为了实现未来目标,当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凯捷(capgemini)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解决方案(1DG Global Solution)联合发布《制造业2020》研究报告。

研究者访问了来自于中国、法国、德国、印度、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的制造业公司。对比当前制造业运营策略,受访者围绕2020年如何开展业务的问题,在研发、制造、供应链和物流、销售和市场领域提供了他们的预期想法。基于访谈反馈和当前行业趋势,报告描绘了未来十年制造业运营的蓝图,并指出了制造企业未来成功发展的重点所在。

2020年,制造企业将如何运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未来蓝图:

已经出现的制造业全球化趋势仍将延续。随着在本土市场和日趋成熟的新兴市场上的竞争日益加剧,制造商不得不增强采购、生产及销售的国际化程度。约80%的制造商预期到2020年将实现跨国运营,而目前仅超过50%的制造商实现这个目标。

未来十年制造业将更加强调协同,企业包含供应商和客户将更高程度的参与制造的各个环节。大部分的供应商和客户比预期更早地参与到供应链中,但是对一些企业,典型的如英国公司,超过90%已经实现与供应商的协同设计。

供应链的形态将发生变化:半数公司调研时称他们将在2020年减少供应商数量,而有40%的公司表示基于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将增加分销商的数量以进军新市场。

在发达国家,基于半数以上受访者反馈,更加复杂的供应链便于成功应对从研发到退市的产品生命周期中来自于客户和供应商的互动。供应链系统将被要求在成本和物流规划上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然而,来自新兴市场的公司由于需要巩固供应商而期望供应链简单化。

在减少排放上,调查显示制造企业在降低气候变化导致的风险,通过提供影响最小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寻找商业机会的领域,未能达到预期。

除整体蓝图外,至2020年区域差异仍将存在于发达市场经济和新兴市场经济下的制造业。例如,发达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认为,他们将从大规模生产转变为更专业化的生产,以寻求价值链中利润更丰厚的领域。然而,新兴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将从低利润的本地化生产转变为标准化生产的新领导者。

来自中国和印度公司对2020年的预期明显不同,中国公司将自身更多的视为贴近终端产品的制造者,而印度公司则偏向原材料制造。工程和研发

至2020年,与客户及供应商在研发层面的协同将显著增加。

按照传统模式,与客户的协同只发生在某一产品投放市场后,为了新功能开发或者现有属性改进而收集意见的阶段。然而,在beta测试和原型测试成为重要环节的某些软件和产品制造中,令客户更早的参与到产品生命周期中已经成为趋势。此外,虚拟现实工具的使用,比如高度复杂产品的模拟器或“穿梭飞行”(fly-throughs),加上基于社交网络媒体工具的企业与客户间正式及非正式沟通渠道的快速增长,为客户更多的参与产品概念阶段奠定了基础。

与客户协同在大规模制造业市场上刚起步不久,但与供应商的协同在一些领域中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了。

研究表明,到2020年,50%的受访公司将会参与到与供应商的协同中,这显示了在制造活动中公司与供应商协同的增加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对于绝大多数制造商而言,目前与供应商在研发层面进行协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产品性能,而且以后也会如此。不过,开发核心功能甚至概念产品的需求在2020年也将增长。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在2020年,与客户在产品开发早期进行更深入的协同是一种良方,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制造商们应对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并能更快地在市场上推广新产品。根据凯捷最近“创新中的协同”研究报告,产品生命周期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缩短了一半,虽然在这次研究涉及的所有受访者中,只有刚过半数的受访者(52%)认可这种趋势。

这次研究表明,瑞典、中国和德国的公司似乎最能意识到这种趋势。在所有预计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会影响其行业的受访者中,绝大多数都预期在2020年产品生命周期将会缩短25%到50%。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公司似乎对这未来的趋势无动于衷:35%的公司不做任何准备,6%的公司表示仅当这种趋势真正到来时他们才会采取行动,20%的公司只是打算提高工作效率。大多数公司看起来都没有明确策略以开发新产品或发展客户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是由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所驱动的。例如,在劳动力廉价的印度乡村,诸如卡车和公共汽车之类的资本商品在出故障失灵后很少被直接更新,人们大多选择修理后继续使用,因此在每个小村庄都至少有一家(通常为数家)的靠修理车辆而繁荣起来的修理店。

在这种环境下,产品确实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不过,若是维修的劳动力成本高于产品的资本成本,产品的生命周期就短多了,比如在发达国家市场的机电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生产的模式化和标准化也造成了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现象,而且它们还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费用或者使更换新产品的花费低于修理的费用。

数字化制造和模拟

到2020年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应用的重要性将显著增长,这种技术主要基于“制造什么”而不是“在哪里制造”。

从总部到生产车间、从设计到质量监控,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脑化的数字控制(CNC)、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生产系统整合预期将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其中德国公司最强调这点,而法国公司却是个例外。

中国企业预计工厂设计和规划将成为他们在数字化方面最大的努力。

从总体上看,许多工厂在协调方面表现的不好。关于一个制造商的工厂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标准化生产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还是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满足地方性需求存在争论,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受访者们倾向第二种策略。

全球化

或许制造过程数字化的趋势还不够明显,但全球化的发展是确定无疑的。到2020年制造业也将会变得愈加国际化,更多的公司会为全球市场进行生产并在许多国家运营他们的工厂。最大的不同将会是产品的生产地点从一个国家转变到多个国家。关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到底是应该从事标准化还是专门化生产,不同地区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后者倾向于运用分包商来针对特定市场生产相适应的产品。

许多行业已经把制造过程分包给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了。虽然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间,制造业劳动力的工资差异正显示出逐渐缩小的迹象,但是到2020年,完全相等

还是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低成本劳动力并不是制造迁移唯一的驱动力,靠近新的市场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工业国,诸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的飞速发展已为全球市场带来了逾万亿的客户。其它驱动全球化的因素包括靠近原材料,因为燃料价格的浮动影响了运输成本。地区性的基础设施和资本投资计划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商业领袖讨论企业国际化的三个阶段:首先,一个公司在本国制造产品并通过位于其它国家的销售分支机构来销售产品;然后在海外市场建立与母公司类似的子公司,而母公司仍然作为总部坐落于本国,并控制子公司;最后,本国的总部解散,运营总部坐落到公司认为最好的位置,位置视多种因素而定,诸如成本、投资激励、靠近主要市场以及可以得到人才和像原材料这样的其他资源等方面。

标准化VS本土化

总体而言,在2020年相信自己将会生产标准化产品的公司和将会从事本地化生产的公司的数量是差不多的,这反映出一幕与当今世界极其类似的情景。然而,这种平均分布掩盖了在未来十年里的巨大地区差异。

印度公司认为他们将由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大量转移到本地化生产,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单一市场需求理解的成熟度超过传统通用的大规模生产。

虽然不及印度公司的程度,但德国公司和英国公司也类似趋势。中国公司预计到2020年所生产的标准化产品的比例将会加倍,这暗示着其在大规模生产能力上的显著提高。

分包

如果为日趋增长的国际客户制造产品,那么许多产品就必须适应每个区域市场。而谁将做这个本土化工作呢——制造商还是分包商?到2020年,这两者间的平衡将会倾斜到运用分包商来实现全球市场中的产品本土化工作。这与制造全球化的总体趋势相一致。

最大的变化将在瑞典公司中发生,瑞典公司预计他们将会迁移至一种新的本土化模式,即75%的本土化工作由分包商和公司共同合作完成,将彻底改变当前75%本土化工作只在公司内部进行的方式。

目前,平均而言,六成的制造公司为了满足全球市场自己将产品本地化,四成的公司运用各种分包商和自身的努力共同实现产品本土化。但是到2020年,不协同分包商而独立对产品本土化的公司将减少到不足一半(45%),而只依靠分包商来本土化产品的公司数量几乎会加倍(从7%到12%)。瑞典和荷兰公司将会引领这种只依靠分包商的变革。

低成本劳动力

劳动力成本的巨大差距正显示出一些缩小的信号,这种差异在鼓励发达国家的公司将制造过程转移或者外包到新兴经济体方面被证实极富吸引力。那么从长期来看,在2020年公司将在哪里制造产品呢?

受访者们看起来并不确定。当被要求说出在2020年低成本劳动力的来源地时,许多公司的管理者们选择了在该领域已经非常之名的国家,诸如中国和印度。

几位受访者提到了整个非洲大陆,在那里建立制造业务的条件——诸如现存的基础设施、政治上的稳定和对内投资的鼓励——在北部、撒哈拉以南以及南部非洲有着巨大的差异。

很少有人提及南美或中美洲作为可能的地区,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两块地区中的墨西哥和巴西被经济学家们认为能从这种对内投资上获益。然而,南美国家远不是理想的生产制造地点:巴西以其复杂的税务环境而出名,而墨西哥若是与中国和印度相比,就可以被认为是高劳动力成本地区。

几个受访者提到个别发展中国家可以作为发展低成本制造业的合适地点,诸如柬埔寨,在那里已经有一些制造企业存在了(在柬埔寨,大部分是服装制造)。泰国也被认为是一种选择。

然而,在制造商间貌似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即使对于管理者们认为是新兴制造地点的地区,当被问及他们在做的具体准备工作时,许多人都承认他们没做任何事。

调研结果对于什么因素会影响下一个制造基地的崛起也呈现出一种相异度。低成本劳动力必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还有其它刺激因素,比如政治制度的稳定、基础设施、资本投资的难易度以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猜你喜欢
分包商本土化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浅析国际EPC项目分包商结算的精细化管理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做好施工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
聚类分析法在国际工程分包商选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