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锁成 李 斌 金贤锋
摘要 川西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形复杂,许多地区处于地震带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下。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川西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两难境地,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很有必要。而川西民族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大,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大旅游产业符合川西民族地区的客观现实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大旅游战略思想与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起来, 能关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建立起以生态旅游业为先导,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大旅游产业体系,这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大旅游;生态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117-06
生态旅游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后,国内一批科研机构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深入分析这一时期的生态旅游论著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于生态旅游本身进行理论探讨的,包括概念、内涵和理论等,如张广瑞对国外生态旅游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毛振宾对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学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彭万臣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进一步进行了阐释和思考,吴楚材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等[1~4];另一类是偏重于应用实践性的,包括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实践和应用,如韩光明对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高阳对川西民族地区发展草原生态旅游进行了实证研究,丁赛对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付强就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母涛对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分析,等等[5~9]。综合分析来看,当前生态旅游研究大多局限于生态旅游本身来探讨,很少有把生态旅游与大旅游思想结合起来,把生态旅游提升到影响并决定地区经济发展高度上来的。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强,拉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对于经济积累少,生态环境脆弱,不适于发展大农业和大工业的川西民族地区来说是很重要的发展模式,应该站到一个相当的战略高度对旅游业进行布局和发展,不能够就旅游谈旅游,而应该将旅游业提高到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本文旨在将大旅游产业战略思想与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提出川西民族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推动川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大旅游概念与大旅游产业体系
1.1 大旅游概念和内涵
大旅游概念是顺应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地区发展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乔力提出大旅游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多向互动、具有综合效益的整体系统,强调大旅游在资源和产业上的扩展;董锁成、侯晓丽、徐琳等对大旅游的概念、特征、产业体系和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与效益进行了系统探讨,指出大旅游是随着旅游综合性、开放性和需求多样性的不断加强,把旅游业作为动力产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资源属性的联合协作而形成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是满足多种旅游需求,产生综合功能效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旅游活动。大旅游不仅是新的产业体系,也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大旅游强调旅游产业间及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间的联动作用,强调旅游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联动作用[10~14]。
1.2 大旅游产业体系结构与功能
大旅游产业是围绕旅游产业内部几大要素展开,依托各部门密切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联系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产业大系统,是旅游产业链不断延长而形成的由众多产业链组成的产业群体,是一个集开放性、多向互动性和综合效益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完整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是由大旅游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联动产业三个层面构成,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联动系统(图1)。
大旅游强调的是产业之间的联动和整合,通过大旅游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间的直接联动和整合,以及与关联产业之间的间接联动,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大旅游产业体系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实现的:一是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强旅游产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增加旅游业产值,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大旅游产业体系的经济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二是增加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大旅游产业体系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效益;三是缓解资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地矛盾,发挥大旅游产业体系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效益。
2 川西民族地区特征
川西民族地区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和马边、峨边两个自治县。2006年末,该地区总人口663.73万人,约占四川省人口总数的7.6%;土地面积30.12万km2,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3%,这里居住着彝、藏、羌、苗、回、土家等多个民族。这些地区多分布在环境闭塞、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的边远地区,加之长期以来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很贫穷落后,是四川省扶贫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但同时由于近代工业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风貌得以较好的保存,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该地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2.1 区位的边缘性
川西民族地区属于自然地理过渡带,位于几省区的交界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如位于四川省最西北端的石渠县,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和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处于川、青、藏三省区交汇处和雅砻江源头地区,距离省会成都1 050 km,离州府康定所在地588 km。
2.2 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科技、生产效率、市场效应等的衰减,川西民族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四川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06年,川西民族地区的GDP只有539亿元,相当于全省的6.24%,人均GDP8 190元,远低于四川省(10 546元/人)和全国平均(15 931元/人)水平;总人口663.73万人,农牧业人口占85.6%;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比重为57∶14∶29。落后的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使民族地区与区域中心的差距越来越大。
2.3 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繁
川西民族地区海拔高,植被覆盖率低,其主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有一半地区海拔超过3 500 m。这些地区地形复杂破碎,很多地区处于地震活跃带,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2.4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
由于川西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条件差,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条件,而长期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致使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低下,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
2.5 旅游资源丰富
川西民族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为奇特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条件,以藏、彝、羌为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川西民族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地区,九寨沟——黄龙和大熊猫成为著名品牌,九寨沟和黄龙还是我国三个首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的两个。甘孜州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稻城亚丁风光、康巴民族风情,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四姑娘山、羌寨风情、米亚罗红叶风景区,凉山州的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文化、奴隶社会博物馆等自然人文风光,也是正在开发或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品牌。另外,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全部在四川省民族地区,与之相关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军长征纪念碑园、毛儿盖会议遗址,甘孜州的泸定铁索桥,凉山州的彝海结盟纪念馆等,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总体来看,川西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为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3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总体发展战略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川西民族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和经济社会贫困的双重危
机,探寻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选择。大旅游产业思想指导下的生态旅游联动大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川西民族地区很好
的选择之一。
3.1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战略定位
①把生态旅游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突破口和新型驱动力;
②把生态旅游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作为减轻农村生态压力,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
③把生态旅游作为加快对外开放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途径之一;
④把生态旅游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产业和先导型驱动力量;
⑤把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模式和途径。
3.2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总体发展模式
川西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大旅游产业战略的指导下,把生态旅游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同时依据地方资源特色、经济基础、生态环境条件以及产业间的密切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川西民族地区总体地形破碎,地震多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生态、涵养水土任务艰巨,在进行生态旅游时必须强调保护先行,立足于环境承载力,突出生态教育功能(图2)。
4 若尔盖县生态旅游模式
4.1 若尔盖县概况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川甘交界、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全县总面积约10 436 km2。县城距省会成都市公路里程约490 km,距阿坝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公路里程约200 km。若尔盖县经济水平低下,社会发展滞后,是四川省经济水平最低的县之一。2006年共有人口7万人,农牧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7.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 614元,远低于四川省(10 546元/人)和全国平均(15 931元/人)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比重为57∶14∶29。若尔盖县东部系秦岭西部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小河流众多,占全县总面积的30%左右。该部分水土流失严重,是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县境西部则主要是高寒草甸草原,占全县面积70%左右。该部分由于过度放牧、疏干沼泽等影响,湿地退化严重。
若尔盖县既有黄河九曲第一湾、热尔大草原、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包座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又有藏羌民族文化和风情、巴西会议遗址、包座战役遗址、古潘州遗址等人文景观,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
4.2 若尔盖县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若尔盖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同时自然环境、社会、人文条件复杂,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双重压力,单一的开发模式难以取得综合的开发效益,需要在大旅游战略指导下,采取综合的开发模式(图3)。该模式强调以大旅游战略指导下的生态旅游为前提,以生态保护为先决条件,以各类生态旅游产品为龙头,以生态旅游市场为依托,体现生态教育功能,通过合理的开发促进若尔盖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1)自然生态景观观赏模式。若尔盖可供观光欣赏的高原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迷人。高山大草原充满了大自然的神韵,高原湖泊星罗棋布。黄河九曲第一湾,地势平坦,水流舒缓,壮丽而富有神话色彩。纳摩神居峡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山间云雾缭绕,似仙境般妙不可言。原生态的自然生态景观和风光对向往纯正大自然体验的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2)民族、民俗文化与宗教体验模式。藏、羌人民世代居住在若尔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青稞酒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沙朗文化,以及藏族民间舞蹈锅庄等都令人耳目一新;壁画、唐卡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藏家、羌寨民居特色浓郁,为游客提供食、住、娱乐、购等体验农家风情的休闲旅游形式,能将乡村特有的农业景观与民风民俗融合在一起。
若尔盖宗教文化浓厚,宗教历史悠久,著名宗教寺庙比比皆是。麦洼寺是川西北最大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达扎寺是格鲁派寺院,寺内有许多文物,为游客了解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提供了方便;纳摩格尔底寺是四川阿坝地区格鲁派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苟象寺是四川省境内建寺最早、最古老的苯教寺院之一,文化积淀丰厚,建筑风格独特,装饰华丽,壁画古老。
(3)科考探险与生态教育模式。若尔盖县地形复杂多样,全县有200多种植物,有多种特有植物和濒危稀有植物;有251种脊椎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鹤、胡兀鹫、秃鹫、大天鹅等30多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奠定了开展科考探险的基础。但同时,近几十年若尔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明显,
伴随着湿地大面积的减少,沼泽旱化,大量“海子”干涸,还有一些严重萎缩或变成季节性湖泊,致使许多野生动植物处于濒绝状态,直接影响了若尔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该模式依托若尔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险峻奇特的地形地貌,能够建立起科考探险和教育研究基地,吸引学者、学生、环保人士、探险爱好者等到这里来进行科考探险、观光、旅游。同时,若尔盖湿地近几十年环境的变迁是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鲜活例子,能够在生态旅游的同时进行生态教育。
(4)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若尔盖地区留下了宝贵的革命财富和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若尔盖是红军长征途中环境最艰险、斗争最艰苦的地方。红军经过艰苦的草地行军,取得了包座战役的胜利,为红军北上扫清了道路。党中央在此召开了闻名于世的“巴西紧急会议”,这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影响深远。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这种模式既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可以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老区人民增收致富。
自然生态景观观赏模式、民族、民俗文化与宗教体验模式、科考探险与生态教育模式、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前两种模式是比较成熟而且对游客吸引力最大,而后两种模式的发展,将提高生态景区的品味,扩大景区知名度,提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今后应该重点发展后两种模式。合理处理四种模式的关系,在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当地农民及工作人员实施旅游发展模式,能使四种模式健康快速发展,以创造共赢局面。
5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5.1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政府主导是指在旅游发展初期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动员社会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旅游业启动发展。政府主导的内涵主要包括观念主导、规划主导、政策主导、管理主导、资金导向等方面。
由于川西民族地区基本处于高原和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破坏,因此在开发中一定要尽力避免旅游开发的短期市场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在开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宏观把握,限制短期过激开发行为等。政府主导可以避免在旅游业发展中政出多头、管理协调难等问题,使各相关部门实现有效合作,同时引导旅游开发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重视社会与生态利益。市场运作则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市场的高效性,促进生态旅游效率提高、效益提升。
5.2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强调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即在最大程度地使区域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川西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位置特殊、旅游资源丰富、功能多样。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意义。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加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加强法制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3 理顺关系, 协调管理
川西民族地区绝大部分是属于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是生态涵养区,许多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协调好这些部门的关系,事关旅游资源保护的成败,因此理顺关系,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机制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各地区主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领导参与,行使对地区旅游发展的协调、决策和监督权力,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协调,努力在资源保护上达成共识,采取协调一致、多管齐下的保护行动,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旅游开发和保护。
5.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川西民族地区总体属于生态脆弱区,是多条江河发源地区,是生态屏障,旅游业的开发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和生态效益的损失;另外,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牺牲的广大地区和群众利益补偿是亟需考虑的问题。
旅游开发受益方不仅应该为其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压力承担责任,也有义务为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赔偿。同样,生态旅游受益方也有义务对保护生态环境牺牲了利益的地区和人民进行补偿。因此,生态利益补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保护资源牺牲了利益的群体,这有助于人民群众进一步投身于资源环境保护;二是在开发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尽快建立起生态经济补偿机制,有利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5.5 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由于川西民族地区处于地震活跃带,地表变化大,容易发生各种灾害,尤其是在夏季很多地区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需要有关各方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应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应急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由各地方政府一把手领导或者主管领导负责,责任到人,应对迅速,保障生态旅游安全。
6 结 论
根据川西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符合其特点和现状,
转变发展模式是历史所趋。通过大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川西民族地区的旅
游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这是实现川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有效途径。
我国山地占国土面积2/3以上,与川西民族地区类似的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欠发达地区众多,各地根据自身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按照大旅游战略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第一,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收入;第二,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三,可以替代传统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第四,可以促进旅游城镇发展,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因此,按照大旅游战略发展生态旅游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4,(4):22~28. [Zhang Guangrui. 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Eco瞭ourism[J]. Tourism Tribune,1994,(4):22~28.]
[2]毛振宾,曹志平,赵彩霞.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2,(2):27~30. [Mao Zhenbin, Cao Zhiping, Zhao Caixia. An Overview of Eco瞭ourism and Recreation Ecology Study [J].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2002,(2):27~30.]
[3]彭万臣.关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J].生态经济,2005(10):324~327. [Peng Wanc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ondering over Ecological Tourism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5,(10):324~327.]
[4]吴楚材,吴章文.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67~71. [Wu Chucai, Wu Zhangwen. A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Eco瞭ourism[J]. Tourism Tribune,2007,22(1):67~71.]
[5]韩光明.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效应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6):48~50. [Han Guangming.The Effect Analysis of Developing the Ecological Tourism in the Ethnic Region[J].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Nationalities,2003,(6):48~50.]
[6]高阳,蒋明. 川西民族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实证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4): 127~130. [Gao Yang, Jiang M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Eco瞭ourism in Ethnic Region of Western Sichuan[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2005,26(4): 127~130.]
[7]丁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3): 123~126.[Ding Sai.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Ethnic Areas.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2005,26(3):123~126.]
[8]付强,廖勇.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4):141~143. [Fu Qiang, Liao Yo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stern Ethnic Areas.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J]. 2005,26(4):141~143.]
[9]母涛.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2):88~91.[Mu Tao.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the Ethnic Region of Sichuan Province[J]. Theory and Reform, 2006,(2):88~91.]
[10]乔力,李茂民,高连营.“大旅游”概念与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0(5):40~43. [Qiao Li, Li Maomin, Gao Lianying. Concept of the Comprehensive Tourism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J]. Shandong Social Science,2000,(5): 40~43.]
[11]侯晓丽,董锁成.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概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5,20(4):43~50. [Hou Xiaoli, Dong Suocheng. Tourism Plan Conformity: Cognition to Conno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our瞚sm Again[J]. Tourism Tribune,2005,4: 43~50.][12]董锁成, 李宇等. 酒泉旅游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2-2003. [Dong S C, Li Y. General planning of Jiuquan tourism econom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2002-2003.]
[13]董锁成, 殷泽生,李岱等.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2006. [Dong Suocheng, Yin Zesheng, Li Dai. General Planning of Gansu Tourism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 2005-2006.]
[14]徐琳,董锁成.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2):414~424. [Xu Lin, Dong Suocheng. Comprehensive Tourism and Its Development Impacts and Benefits: A Case Study of Gansu Province.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7,26(2):41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