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平
首先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素养,是成功且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与基本功,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课堂提问重要的是应把握好提问的目的、原则和提问的方式。
一、提问的目的
1.温故而知新。数学知识是系统性的,旧知识不牢固,接受新知识就有困难,教师通过提问唤起旧知识,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课堂上通过提问能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提问的刺激才能全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思考。
3.查漏补缺。通过提问,常常能发现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备课中没有细想的问题,便于及时补救。
4.开发学生智力。通过一系列问答训练,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必然要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因而提问对开发学生智力是十分有益的。
5.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由于问题的答案是学生自己得出的,因而对问题的理解就比较深,即使是自己的答案错了,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加深了对正确答案的理解。
6.教给学生提问的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会问,教给提问的方法。如查寻异常法、提示矛盾法、假设对照法、比较异同法、推敲选择法、辨别判断法等,以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提问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数学课提问设计要有启发性,切忌“对不对”“是不是”一类字眼。例如,在讲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时,问:“如a1与d是已知数,an是哪个变量的函数?是几次函数?”学生都能答出来。再问:“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学生答:“是一条直线。”这时让学生看书上的图像,的确是一条直线,学生好像已经无可怀疑了。老师:“这个函数中的自变量可以是任何数吗?”学生:“必须在自然数集合内变化。”老师:“那么它的函数图像还能是一条直线吗?”学生:“不能了。”教师层层深入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使学生学到了活的知识。
2.因材施“问”的原则。注意每个学生的水平,既不要太易也不要太难,前者没有启发性,后者打消学生积极性。难度要适中,关键是把握好度。
3.阶梯性原则。教学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步步登高。
4.精要性原则。宜少而精,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
5.普遍性原则。数学课提问的对象应包括全班学生,面要广,机会均等。
6.激励性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促上进,切忌讽刺挖苦。
三、提问的方式
在把握提问的目的、原则的条件下,作为数学教师更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采用恰当的方式,使“问”服务于“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怎样问,这是课堂提问艺术的中心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常用提问方式。
1.个别问。教师提出数学问题,请个别学生回答,这种提问法具有针对性,易检查,可控制,效果好,最常用。
2.整体问。让全班学生齐答,方便、省时,但具有盲目性,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效果差,尽量少用。
3.设问。不要求学生作答,自问自答,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作用是设置悬念,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
4.正问和反问。就是教师从问题的正面和反面设问。正问和反问要以促进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正向与逆向的思维能力。这两种提问往往交替进行,结合使用。
5.直问与曲问。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它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时,常用直问法。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教师在数学实践中去探讨研究。只有综合运用好各种方法,才能在教海里“如鱼得水”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