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是文学传播的加速器

2009-10-14 08:20刘绪君
文学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精英印刷

刘绪君

科技创新促进了传播媒介的变革,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传播媒介的革命。文学的传播借助媒体而生存和发展。传播媒体的不断革命使文学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速。

一、印刷媒体:高雅文学的殿堂

印刷术是为了解决复制难题而产生的,印刷是媒体的第一次革命,它消灭个性化复制,创立了共性化复制。印刷品的出现使文学更大范围地进行传播。成熟的雕版印刷,产生于中唐;活字印刷,产生于宋代。到明代印刷术发达,书坊众多,为书籍的广泛刊行提供了方便条件,于是小说创作进入一个兴盛阶段。

到了二十世纪,小说终于成为文学的正宗,也迎来了纸版媒体时代。先进的印刷机械与技术由西方传人中国,复制变得既快又好且价廉。在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版业不仅策动了五四文化革命,还催生了现代文学的降临。而且在五四时期它本身也成了先驱者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学作家驰骋文坛的重要阵地。”纸版媒体的巨大号召力决定了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流与风气。1918年5月最具影响的《新青年》杂志,刊登了鲁迅的新体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书刊出版白话小说蔚然成风。这大大扩大了白话小说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小说上升为与诗歌、散文平起平坐的文学的主流品种,写小说成为文人雅士的时尚。小说登上大雅之堂。印刷媒体成为高雅文学的殿堂。

二、电子媒体:精英文学的广场

电子媒体泛指广播、电影、电视。广播的功能主要是传播资讯,电影的功能是满足娱乐,电视兼有资讯、娱乐两大功能。电视技术发明于1929年的英国,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普及阶段。电视问世虽晚,但后来居上,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中国内地于80年代进入电视普及阶段。当商品大潮把文学推向漂流岛,而以电视为主的音像媒体则把文学的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音像媒体以它轻松愉悦的观赏方式,以它无孔不入的渗透深度与广度,使人们不愿也无暇阅读印刷文学。面对电子媒体的潮流,一部分文作家、剧作家对历史名著、时尚文学进行改编,使其以电子媒体的方式更加广泛地在大众中进行传播。

电子媒体使文字的精英文学变成了视觉的大众文学。电子媒体使精英文学成为老百姓的文化食粮,帮助了精英文学的传播。电子媒体成为精英文学的广场。

三、网络媒体:通俗文学的卧室

网络技术的诞生与快速发展是一场划时代的传播技术革命,它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以电脑为终端的因特网是多媒体技术。电脑网络还可以使复制更简单、更灵巧、更无节制。一篇网上作品,可供无数次下载与无限量打印复制。而纸版作品,虽然可以无限制地印刷,但都是有限制地印刷。另外,纸版复制,必须是机构所为,而复制网上作品,完全是个人行为。从理论上讲,借助网络媒体的文学,传播效力无穷无尽,它能够在瞬息间传遍全球,让每个网友共享。网络媒体因其传播的方便与快捷,使通俗文学成为时代的浪潮。在卧室的电脑上写,在卧室的电脑上传输,网络媒体成为通俗文学的卧室。

四、大众媒体:当代文学的炼狱

传播媒体的不断创新促进了文学传播的加速。大众媒体成为文学传播的加速器。大众媒体的创新: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使文学存在的样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雅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在大众媒体的变革中,文学从神圣的殿堂步入普通的广场。一方面促进了高雅文学的传播,一方面降低了精英文学的素养。这就要求当代文学必须正视以下问题:

1、“读图”已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人们的认知空间,试图躲避图像是不可能的。但有必要认清时代所赋予“读图”的本质,一旦完全陷入“读图”,人们会面临思考能力的危机。

2、媒体是文学得以传播的手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对文学传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进行深入的切合实际的研究。

3、现代社会的人们由于一心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往往无暇慰藉心灵,精神空虚、盲从,只能以短、平、快的方式认知、吸收资讯,放弃了主动思考的权利。文学的生存必须以广泛的读者群为基础,文学意义的凸显有赖于读者的静观、联想、思考。

4、要想使人们重新回到“诗意的栖息地”,就必须明确文学存在的价值,呼唤真正的文学。文艺创作者要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努力挖掘文字的深意和艺术魅力,从而焕发出文学的独特“韵味”。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精英印刷
超级印刷机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精英云集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
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