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

2009-10-13 09:11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快乐教学初中体育

陆 林

摘要: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体育技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思想品德渗透快乐体育、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目标方法、教学上轻形式重实际、加强素质练习四方面探讨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让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上好体育课。

关键词:初中 体育 快乐教学

体育运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缺一不可,单纯的体力无法学好动作,单纯的脑力掌握不了技术。因此只能在学生心境自然开朗,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各种体育技术,完成各项运动动作,锻炼身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针对学生模仿力强、知识面宽、爱好广泛、精力旺盛、学习任务重等因素,在初中体育课中我采用快乐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所谓快乐体育,是使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创造性,达到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

一、思想品德渗透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品德修养,良好的行为是快乐体育课的首要条件。体育课中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去管理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有侧重地制定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重视“双差生”。发现学生课中的不适表现要妥善安排,避免事故的出现。提倡互帮互学,培养学生诚实、勇敢、胜不骄、败不妥,创设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教育学生爱惜公物、奋发进取,为校争光。

二、不同年级不同目标,全面发展

初中的三年是学生身体发展变化最大、爱好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只有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去教育。采用快乐的教学方法,实行初一打基础,重点以身体素质的训练为主线,既能丰富课的内容又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个阶段由于兴奋性强,做动作求快,有利于发展速率训练,所以教学上在不影响主教材的前提下,着重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多采用游戏、竞赛,利用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特点进行教学。有意把不同素质的学生分类进行同级同水平的竞赛教学,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有方向、有追求,从而达到发展素质的目的。初二阶段是最难管理、变化最大的一年,从生理讲是发展较快阶段,所以在教学上采用小负荷的练习,多进行跳跃、小负荷的耐力练习,把教材内容贯穿到游戏中,如跳的内容可同跳长、短绳结合,跑走内容与追逐结合,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知不觉达到体育目的,另外小负荷的耐力练习是少不了的,能增大肺活量、促进代谢,提高身体素质。初三阶段既要完成基本课程,也要准备参加中考了,因此目的更明确,重点训练学生负荷不大的爆发力,在课中坚持科学的方法,强调休息调节,保证在体力充沛、气氛活跃的条件下练习,另外把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传授给学生,提倡课余自觉练习。

三、教学上轻形式、重实际

在教学上少讲多练,必要讲的就精讲,需要严肃的就严肃,使学生有规可循,但过分的僵硬的队列交换、课中多次的集中就尽量少进行,使课堂中严谨而轻松的气氛保持始终。课的开始可用巧妙的语言、简单的游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把课的准备部分留给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自觉做运动准备。教师提示专项准备运动,完成规定的示范,按课的内容以量的形式由学生自觉完成。发现错误动作,个别纠正,鼓励学生随意发问,为了调节气氛及运动量,学生的错误要集中纠正,整个练习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分而不散、活而不乱,形成一种轻松和谐、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动作的完成、改进、掌握。

四、贯彻教材,加强素质练习

任何体育教学,离不开身体素质,好的身体能准确完成技术动作,完成技术动作后又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贯彻快乐体育可在统编教材上多增加选用教材的比重,增加传统项目的内容,这样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新鲜感,课程多采用螺旋型教学,尽量不使学生感到枯燥,适当时候把音乐带进课堂。动作达到熟练期、巩固期多采用竞赛、游戏的形式,以激发兴趣,便于动作的掌握。辅助教材多以素质为主,让学生全面发展。

快乐体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以鼓励的形式冲淡学生心理上的精神压力,求得稳定进取的良好学习心境,强调采用灵活多样、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思考,去发现、探索掌握体育运动的规律,自觉从事科学的体育运动。在教学上多创设一些条件刺激,让学生有目标、有追求,使达到教学目的的同学有喜悦感,有助于动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经过采用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体育课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加浓了,体质有大幅度的提高,体育课的出勤率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了,掌握“双基”加快了……实践证明,在初中体育课中采用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上好体育课。

猜你喜欢
快乐教学初中体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