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红 纪潇宁 魏 巍
《电力拖动》是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需理解的内容多,动手操作的项目多。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容易、更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程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结合平时的实际技能等级考评经验,探索出适用于该学科的教学模式,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推动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笔者对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分组教学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分组
科学、合理地分组是分组教学的前提。小组是课堂的一个特定单位,小组内能否有效合作,班级内能否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在一定程度上看老师对学生的分组情况以及老师对各小组的管理情况。例如,某班31人,按成绩分为8个平行组,每组4人(其中一个组3人):1号组员、2号组员、3号组员、4号组员。各组1号成绩相当、2号成绩相当、3号成绩相当、4号成绩相当。其中,各组1号组员为各组组长。各组座位是2人面向南、2人面向北对座。座位排列原则是:相邻两组1号相邻(利于突出尖子)、男女同学不对面、便于合作学习(以促进整体提高)、座位两周一轮换(所有同学都得到均等的条件)。
二、从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做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场地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制度的学习,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责任。然后,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技能长处和不足,要教育学生应懂得相互取长补短,尊重与帮助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进而,在实习场所张贴企业5S管理标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在实训工场除了锻炼专业技能之外,按照规章制度维持班集体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氛围也是每个学生的职责所在。教师应该在多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直至学生把事情做好为止,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电力拖动》课以实验为主,常和电打交道,在教学中,最令人头疼的是学生的触电事故。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小组长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监督好组内成员,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从实际生产出发,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适当地给学生以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让他们体会到书本理论并非空洞无用,从而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实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时,课堂教学步骤如下:首先复习,找两个同学分别画出一个正转控制线路。其次,以起重机的吊钩需要上升与下降为例,提出如何使电动机朝正反两个方向运动。再次,利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控制原理,只要改变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相序,电动机即可实现反转。在主电路接线时,只要对U相与W相的连线做小小变动,就成功地完成了正反转控制线路。最后,教师提出问题:电路设计好了吗?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可能会有学生提出,两个按钮同时按下时,主电路出现短路,自然地引入连锁的触点。如果有学生说“加上常闭触点”,注意此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为什么用常闭触点,并讲出其中的原由,以便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
四、师傅领进门——教师要精心设计任务
在《电力拖动》教学中,精心设计任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电力拖动》是一门实验科学,其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际应用为依据,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实验任务,引导分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到实验规律,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时,要自然地把它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掌握控制线路的分析,应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例如,分析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时先引入点控制线路,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出现不连续的原因,关键在于没有给接触器线圈以持续通电的机会,解决的办法是在按钮两端并联辅助触点克服点动控制。但控制线路又出现了不能停车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加入停止按钮。控制功能满足了要求,再让学生思考电路是否已经完善,稍后提示从加强保护功能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失压保护是否齐全。连续运转的电动机需要过载保护,所以,控制线路还要加入热继电器,问题到此解决。这样的讲法,一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启发学生开发设计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潜能,把“设计”这个学生认为不可能做到的难题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之中。并且,教师还可以采用压缩的方法,把基本的控制线路进行归纳,使学生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记忆各个独立的控制线路。教师的关键任务是教会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五、修行在个人——小组完成任务
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营造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设计线路训练时,教师下达任务书后,小组成员开始思考设计,完成各自任务后,组员之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安全可靠又简单的方法,最后动手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然后,在电气控制模拟示教板上进行配盘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功时,他们会满心喜悦,勃发自信,进而会探索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竞争和合作意识。
六、采用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恰当的评价是学生上进的一种动因。每节课教师要及时对小组和个人进行适当的评价,可记录各组学生在课堂纪律、卫生、作业等方面的表现,每星期一公布。一学期可以分为两次或四次大的各组综合考评,包括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组长、优秀组员、上进组员等等。这样,既可以调动组长的积极性,又可以调动所有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班级——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分组教学也显示了它的不足:对于学习不积极主动的那部分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这些学生可能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加之这些学生自身所存在的惰性,能力的差别、智力的差异等,会不自觉地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教师要注意调控,帮助这一少部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风格与老师的教学风格相匹配,或教师根据他们的学习风格适时为他们做出一些调整,尽可能地缩短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差距。
总之,分组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是由传统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整体改革。实践证明,实施分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有待于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让职业教育的课堂真正变得有声有色。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