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然
摘要: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只能通过字、词、句来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只有抓住词句间的关系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词句含义的理解,体会这些词句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思想,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染、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词句关系;教学;语文能力
对低年级学生讲读课文时,教师要抓好词句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构思的巧妙,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每篇课文总有一个主要内容:或写事、或写景,而这些写事、写景的文章只能通过字、词、句来表达,因此文章中的字、词、句间必然有联系。只有抓住词句间的关系教学,学生才能加深对这些词句含义的理解,体会这些词句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思想,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只有抓住词句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词句,读懂文章,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抓住词与句的关系
指导学生先初步明白句子的意思,再理解句中某个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便可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有些句子中的词,学生没有学过,单独拿出来讲解也解释不清楚,但学生能够理解全句的意思,这样的句子可先指导学生领会句子的主要意思,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其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用法。如语文第一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燕子妈妈说:‘你说得对,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又去了。”这里的“又”字如果单独讲学生不能理解。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领会的:
师:小燕子是第几次去看冬瓜和茄子了?
生:是第二次。
(再让学生讲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到小燕子再一次去了。)
师:书上是用哪个词来表示的?
这样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出“又”这个词。再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又”的用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先引导学生弄懂句子中的难词或关键性的词语,再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句子是由成语组成的,如果组成句子的主要词语、关键词语是生难词,就会影响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只有先把这些词弄懂,句子意思才会明白。教师可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理解,学生也就能明白句子的意思了。
二、注意上下文中词语之间的关系
一篇课文中间的词语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要理解这些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就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讲课时,注意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如《雷雨》一课是写景物,先用三小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其中第二段有这样的描写:“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我让学生弄清楚这段有几句话,看看第一句话讲的是什么。学生答:“刮大风了。”我又让学生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刮大风的,从哪儿看出是“大”风?学生答:“‘吹得树枝乱摆,说明风很大。”接着我让学生看看第二句,并想想这句和第一句有没有关系。学生说:“有关系。因为风特别大,把树枝都吹得乱摆起来,蜘蛛才呆不住了,逃走了。”然后再让学生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能够理解是写刮大风的事。最后再让学生说说从哪儿看出是“忽然”刮大风了。我让学生读第一、二小段。学生仔细读后,回答说:“第一段写的刚才还是叶子一动也不动,一点风也没有,现在就吹得树枝乱摆了,说明是忽然刮起大风的。”这样,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来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三、注意一段话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接,不但能够加深对句子所表达的一个完整意思的理解,还能学习课文是怎样把一句话与一句话连起来表达一个意思的,这也为将来对段的训练打下基础。例如,有的几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就要让学生读懂哪是因、哪是果,并注意作者是怎样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清楚的。句子相互间都存在着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学习课文作者是怎样说好几句话的。
四、注意词句和全文的关系
注意选择那些和课文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达到理解全篇课文的目的。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在教学课文前,我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小松鼠是怎样找花生的?它找到了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讲读时,我重点抓住小松鼠是怎样找花生这方面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抓住“每天、都、等啊等啊、也”,找出与全文最密切的话,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在新课标、新实践中,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但在进行词句教学时必须抓住词句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词句,读懂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