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汉良
枇杷,原产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早在商周时代就成为药食兼用的佳果。为春末夏初的时令鲜果,是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其叶入药,即称枇杷叶;果以食用为主,也常制成中药作为药用,如枇杷膏。它们都是止咳化痰,润肺清肺之品,但各有侧重,同中有异。其临床应用,大致如下。
叶宜去毛善止咳
枇杷叶,性味苦寒,清肺化痰,和胃降气。《滇南本草》中说:“止咳嗽,清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哮喘,止气促。”说明自古以来是止咳化痰,定喘清肺之品。临床应用时必须进行去毛加工,用刷子刷去叶子背面的绒毛,用清水洗净,切丝备用;若要蜜炙,即用枇杷叶丝,加熟炼蜜和开水适量,拌匀。稍焖,在锅内炒至不粘手为度,一般100 kg枇杷丝叶,用炼熟蜂蜜25 kg拌炒。去毛目的是使药汁干净,否则,绒毛入口到咽喉会加重咳嗽。用枇杷叶45g,川贝10g,甜杏仁15g,陈皮10g共为细末,每服5~10g,2次/日,开水送服,专治咳嗽多痰,气喘不舒之证。鲜枇杷30g,淡竹叶10g,以治声嘶哑、咳嗽之慢性咽喉炎。枇杷叶10g,陈皮5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7枚,水煎服,以治胃逆呕吐,也可用于痰湿咳嗽。
枇杷叶不拘量加水熬取药汁,再加热收取浓汁,后加蜂蜜或冰糖,收稠成膏,即称为枇杷叶膏,可用于肺热干咳,如阴虚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咯血,老年性慢性咳嗽等。枇杷叶四季可采,农村,社区可以自采、自制、自用。
果应去核润肺阴
枇杷的果实,味甘性平,有润肺止咳,和胃利气,止渴养津,清热除烦之功。常用于肺痨干咳,慢性咳喘,支气管扩张咯血(痰中带血),肺胃阴虚,烦热口干,肺虚咽干,大便干结等证。如慢性咽炎,咽喉干痛,久咳咽痒者,枇杷100g,冰糖15g,加水炖30分钟后,去核吃肉喝汤,长期服用,效果很好。或枇杷取果肉(不拘量),去核,加水熬取汤汁,收稠后加蜂蜜适量,收膏,即为枇杷膏。每天开水冲服,润肺利咽,为慢性咽炎的良药,不但美味可口,而且效果很好。同时,也是治疗慢干咳的良药,如良园枇杷膏就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好药。若口干烦渴,大便干结,渴欲饮水者,为肺胃阴虚之证,常用鲜枇杷100g,鲜芦根50g,水煎后服食枇杷果肉及汤,有生津和胃,止渴除烦之功。
枇杷用时可带核同煎,但不能食用其核,只能食用其果肉,核应丢弃不用,因其核内有剧毒的氢氰酸,易使人中毒,轻者呕吐,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不及时急救可危及生命。
其叶回乳可试用
其叶的回乳之功得于民间,凡妇人断奶,乳房胀满者,可用枇杷叶100~150g,水煎服,3~5剂为宜。其回乳效果尚可。笔者应用后认为,一是取其清肺胃之热,肺胃热清,乳汁自消;二是据《本草经疏》记载“经事先期,佐补阴清热之药服之,可使经期正而受孕”。说明它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从而达到回乳的作用。其昧虽美宜适量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因此不能过量食用,同时其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更不宜多食。无论儿童、老人,都要做好适量食用,切忌过食、多食。凡是美味之物(香、酥、油、甜之物)都要遵行“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之谚。
同时,枇杷不宜与海味(如海鲜鱼虾、海藻海带等)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同食。因为这些食物,同样味道鲜美,往往诱人多食,而枇杷中含有丰富的果酸,果酸可与海味中的钙结合发生沉淀,使蛋白质凝固,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故不能与它们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