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娟 范缜修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虚拟企业是由多个企业或企业群体甚至包括同行的竞争对手,基于市场机遇而结成的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动态联盟。由于创新的复杂性以及虚拟企业合作期限与目标的差异,使得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巨大风险。本文以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为维度建立虚拟技术创新风险模型,分析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并提出控制和规避虚拟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策略。
关键词:虚拟企业 技术创新 风险 规避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虚拟企业是由多个企业或企业群体甚至包括同行的竞争对手,基于市场机遇而结成的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动态联盟。Chesbrough & Teece认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企业正在掀起一股虚拟化的浪潮,进行分散化、裁员、建立联盟以寻求技术与组织的创新。虚拟企业被看作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互相信任的中小企业和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及政府等)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整合、获取、创造和应用不同技术与知识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产品的创新组织方式。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其模型构建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隐藏着一些内生的创新风险,其风险主要来自组成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这是由各环节之间潜在的互动博弈造成的。本文将合作技术创新的内部风险分为合作系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和相互竞争风险。
由于虚拟企业的本质是合作,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各个成员组织为了获取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合作中必须彼此信任。当信任成为分享成功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在各成员组织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否则,这些成员组织无法取得成功。由此可见,信任程度是虚拟企业运作的重要支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对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两个因素作为矩阵的两个维度建立技术创新风险矩阵模型(见图1)。
由图1可知,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模型包括四种形式,具体内容如下:
Ⅰ:技术创新能力高,合作信任程度低。当虚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很高,但是信任程度却较低的时候,其创新风险较低,即合作系统比较不稳定,封锁知识与信息,相互间竞争风险高,技术创新合作的成功性小。虚拟企业应该保持其技术创新能力较高的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虚拟企业还需要找出影响成员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因素,以提高企业之间的信任度。
Ⅱ:技术创新能力高,合作信任程度高。当虚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员企业间的信任程度都高的时候,创新风险最小。合作系统稳定,知识共享,技术创新成功率高。信任度高的虚拟企业容易形成高凝聚力,能够更快速地组织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以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高的创新能力与高的信任度相结合,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虚拟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Ⅲ:技术创新能力低,合作信任程度低。当虚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双低的情况下,虚拟企业既没有技术创新能力,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又不够,此时虚拟合作系统不稳定,技术创新风险最大。
Ⅳ:技术创新能力低,合作信任程度高。当虚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但信任程度却较高的时候,其创新风险较大。此时合作系统虽稳定,但由于技术能力低,创新成功性较小。虚拟企业可以考虑增加创新资源的投入,以改变技术创新能力低的劣势。
综上分析,如果虚拟企业处于Ⅲ、Ⅳ区域时,就应放弃技术创新;如果处于Ⅰ区域,可通过加强信任度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
(一)识别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合作意向
对虚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有助于虚拟企业正确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使用了层级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综合指数法、灰色理论、功效系数法、BP神经网络法、E-V模型法等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并建立了各种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Barney和Hansen的观点,存在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和高度信任三种不同程度的相互信任。低度信任的成员企业缺乏统一的标准行为,关注企业自身利益。当联盟合作存在脆弱性而成员企业希望通过各种治理机制保护其利益时就出现了中度信任。高度信任要求成员企业有很强的承担风险的意愿,相信其他的合伙企业不会损害自身利益。虚拟企业在组建时,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对成员企业的信任度进行测算,结合虚拟企业信任度评价等级来确定虚拟企业处于哪个信任等级水平,避免合作性差的企业进入组织中。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内部要素变化,参与者可能会出现不守信行为。因此,增加双方信任度在合作创新中就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虚拟企业应该通过加强诚信教育,加大对不守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约束。
(二)采取控制机制降低风险
控制被认为是规范和监督合作伙伴的行为以实现集体目标的管理行为,不同的控制方式对合作中的风险、协调成本以及价值创造活动都有重要影响。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由正式控制机制和非正式控制机制组成。
正式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等虚拟创新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建立和利用正式的契约、管理制度、质量标准以及知识产权安排等方式,对它们的创新投入、创新风险、创新收益等进行正式的制度安排或规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实施成本,增强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非正式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组织内部,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行为主体,利用信息网络、投入产出网络、技术网络和企业家网络等联结而成,有利于促进协同创新的、开放的网络化组织和创新网络。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规避策略
(一)慎重选择合作成员
虚拟企业的建立使得原来存在于单个成员之间的竞争转化为虚拟企业之间的竞争,如何提高组织的效率及竞争力,就成为各成员组织的目标。对于虚拟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关系到虚拟企业的切身利益,成员选择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虚拟企业中的每一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现有核心优势,准确地将市场机会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合理地确定合作对象。因此,虚拟企业的合作往往是一种强对强的合作或优势互补式合作。
选择合作伙伴应遵循以下原则:核心能力的辨识。研究把握此次市场机会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以及自身拥有哪些核心能力,从而确定合作伙伴应拥有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互补原则。注重合作伙伴资源和能力的高效率组合,使其获得大于个体的优势。合作性强。首先,应考虑信誉度好、有良好合作历史的企业;其次,优先选择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相似的企业。实力对等的原则。以免造成在运作中对实力突出的企业失去制约能力。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因某一伙伴的资金状况不佳,影响项目进度,错失良机或造成虚拟企业中途失败。
(二)培育基于信任合作的共同创新文化
由于企业之间综合实力的差异,培育基于信任与合作的社会资本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美国“硅谷”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区域内“乐于合作、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从价值角度来看,虚拟企业技术合作将单一企业无法实现的技术开发工作得以借助外部力量来完成,合作联盟强化了技术优势,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因此,虚拟企业的成员应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既敢于冒险,又不盲目冒险,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完善技术合作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利益共享机制。为使虚拟企业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合作各方真正的配合,要以长期合作为出发点,对创新过程的损失和利益通过契约予以明确,各方结为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体,提高合作个体对组织忠诚度,以降低合作风险,稳定合作关系,为合作技术创新的预期目标提供保障。
建立高效的约束机制。虚拟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技术研发合作模式,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大多数作为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对虚拟企业内企业不存在强约束或控制,合作一方的退出无疑会使合作技术创新中断,使得虚拟企业风险增大。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达成合作各方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是实现合作组织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
(四)合理进行风险分担与控制
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联盟,合作伙伴之间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相互支持、互相制约,风险分担应遵循合理和动态的原则。一是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担。也就是通过增加技术创新的风险承担者数量,使得每个承担者的风险减少。具体措施可以建立风险储备金制度、建立群体协商机制。二是合理进行风险控制。对某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预先消除。另外,当风险因素发生后采取恰当措施以减小风险损失。因此,技术创新中的风险控制应与其他风险防范措施组合起来,特别是一些由于环境剧变所造成的风险,企业应在对于风险因素进行控制的同时综合运用风险回避和风险分散策略。
(五)提高成员组织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能力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水平和方向。技术能力是通过获得、选择、应用、改进技术以及技术学习过程形成、积累起来的。虚拟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成员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内部增强,即依靠企业内部长期培育、积累、逐渐发展,具体措施就是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意识,并将其体现于工作中,对人才进行长期投资;二是外部增强,即主要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将其生产技术、开发经验、新产品或新工艺转移、内化、融合成企业的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虚拟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但是,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隐藏着巨大的创新风险,可以通过正式控制机制和非正式控制机制进行风险控制。此外,控制和规避虚拟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还需要采取一些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具体策略,避免风险的发生,并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桂黄宝.合作技术创新内部风险的识别及控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
2.蔡兵.创新型企业的风险及风险控制[J].岭南学刊,2006(4)
3.吴丽.虚拟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分析[J].技术进步与对策,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