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起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中考中几乎占了半边天。但长期以来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写作过程中学生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地挤牙膏,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这抄一句,那摘一段,东拼西凑,由此形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文风。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张扬学生个性,释放学生心灵是写作教学的一条必由之路。正如作家王蒙所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
一、减少束缚,创设空间,放飞心灵
当了十几年教师,我的切身感受是:在批阅学生的命题作文时,经常觉得很没劲;而在看学生随意写的日记时,常能欣赏到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在日记中学生可以自由挥洒自己的心情,不受过多的束缚。《语文新课标》中这样写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了给学生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我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即使出命题作文,所给题目也要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有的可写,有的可说。例如《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和妈妈换角色》等。这些题目让学生有兴趣,有一吐为快的冲动,文中出彩处就多些。
二、丰富生活,观察感受,呈现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可是,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几乎生活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之间。部分学生居然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所做的只有拓展学生生活的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例如,假期鼓励学生外出旅游,领略大自然的风光,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的素材。有机会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服务,回来后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利用多媒体教室,每周给学生播放一部优秀的影片,回来后写观后感等等。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生活处处皆素材,体育课上的一个游戏,语文课上的一场辩论,班会上的一次演讲,回家路上听同学讲的一个笑话,和妈妈的一次争吵等等都是作文的基本素材。教师要帮学生打开心窗,引导学生认真地去感受,去体悟,就会发现太阳虽然每天都在升起,又落下,但它每天都是新的。只有打破作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大胆的建立“超链接”,学生的作文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三、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感受兴趣
在写作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不少同学,即使你给他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也写不了几句话;你给他生活的素材,他也不知如何去描述,更不用说写出自己的个性。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平时生活(下转第19页)(上接第18页)粗糙,不会细致的观察生活。2.学生缺少生活的敏感,不会捕捉瞬间的心动。3.学生缺少描写能力,不能自由的表达自己,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即使心里有,他既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真是“茶壶里煮饺子 —— 倒不出来”。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泼墨描写是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泥潭的有效方法。我在作文实践中做过这样的尝试:
上课前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有表演的天赋,再比一比哪位同学观察的细致。能把你看到的一点不漏的说出来。老师这里有两个题目,分别是“拔河比赛”“偷看试卷”,哪些同学有勇气来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呢?
同学纷纷举手,积极性非常地高。学生自由结组,几个人商量好后,极其投入的进行了表演,赢得同学的阵阵掌声和笑声。紧接着,让同学来描述表演的过程或补充细节,教师适时地引导、点拨:要想描述得生动,应抓住细节,如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过程略)。最后,学生课下整理成文。
四、追求真实,有感而发,突出个性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感情越是真挚,那么他就越是独特。”这就是说感情的独特性是建立在真情实感基础上的。毋庸质疑,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传为千古美文,其精神内核就是真实,是真实成就了这篇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体验,他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爱或痛彻肌肤的恨。那种盲目追新猎奇,自认为是创新,是有个性的做法和想法的,其实是写作中的一种误区。这样做的后果无非把作文写成“怪胎”,有形式无内容;是一个有骨架,无血无肉的骷髅。
五、展开想象,激励表扬,乐于创造
鸟儿没有了翅膀,就无法飞翔。人没有了想象,就没有创造。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大家就是凭借丰富的想象,联想,把过去、现在,天上、人间联系起来,写成一篇篇优美的佳作。李白没有想象,就不会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问世;苏轼没有想像,就不会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佳句流传。在写作中运用合理的想象,可以打开写作思路,使文章更容易出彩、出色。我在写作实践中,从以下两方面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1.改写课文。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想象一下如果在船上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我的家人会怎样来面对他呢?2.撰写童话、寓言。这种文体故事情节性强,学生通过角色的塑造、情节的编排,更容易展现自己的个性色彩。
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把它看成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教师应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多指出文中的优点,以一种赞叹的语气、欣赏的眼光来为学生写批语。对于写得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上台朗读,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推荐优秀的作文去投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挥洒胸中的激情。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