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实验室建设

2009-09-30 06:18张孟民
今日科苑 2009年11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课程设置队伍建设

张孟民

摘要:实验室是学校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地。高职高专院校要致力于改革现有实验室体制和实验课程设置,多途径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素质,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体制改革;队伍建设;课程设置

一、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各地,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也早已达成共识。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全砸发展的人。它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高职高专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业务知识,并且还应具有独立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从事开拓性工作的能力。新型的人才培养要求推动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的发展。而实验室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基地,是培养具备科研、合作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因此,为适应培养3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不仅应重视学科建设,还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现实验室体系、结构、功能、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当前高职高专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室发展相对滞后,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共同性问题,严重制约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人认为实验教学知识理论教学的附属,是教学的辅助部分,实验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程设置上实验教学时数少之又少,实验内容简单重复或缺乏知识的相互联系,多为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学生在实验时只需按照实验教科书进行机械操作,很难培养独立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实验考核体系模糊或根本没有,致使学生对实验课缺乏足够重视。(2)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合理。在高专院校,基本上每个专业都有实验室,其管理、使用均依附教研室,实行专管专用。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教育资源无法共享,造成许多实验设备重复购置,高档设备低级使用,仪器、场所利用率低等教育资源的浪费。例如我校财会专业的室作课每学期共计84学时,机房有三分之二时间闲置,而计算机专业的实习机房却供不应求,学生只能轮流上机,实践时间大大缩短。另外,依附教研室的管理模式使有限的经费分散使用,导致实验经费紧张,仪器设备不能及时增添更新,影响教学效果。(3)实验室队伍建设上存在误区。由于部分领导对实验人员重要性的认识上有失偏颇,使得实验人员管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达不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要求,致使结构配置上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阶梯性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有的院校甚至尚未形成专职的实验队伍,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造成实验教学内容结构分散,结合性差。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可见,现行的高职高专实验室体系不利于教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实验室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者

(一)改革实验室现行体制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立足本校,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改变实验室依附于教研室的现状和狭隘管理模式,扭转实验室分散、封闭和效益低下的状况,是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笔者认为,建立校、系两极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使实验室的管理体制由单一的、分散的以课程或专业设置的模式,向以学科类别或学科专业设置的模式转变,加大学校对实验室管理和决策力度,科学合理地设置、使用实验室。校管系、系管实验室的模式能使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调配更加灵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1、创建实验中心平台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实验设备,提高效益,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实验室体制方面的改革,建立了一批专管专用、适用多学科的中心实验室。这种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值得我们借鉴。笔者认为,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直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调整规模结构,突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高专应该成立校实验中心,摆脱实验室对教研室的依附状态,成为独立的教学体系,直接由学校管理,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对现有小型实验室进行整合,将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的实验室,构建成共享度高、开放性好的学科专业综合实验室。学科专业综合实验宣作为实验中心下设机构,由各系统一管理调度。这种实验中心和学科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建立,既有利于人力、物力的集中,以较少的投资,培养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又有利于学科相互渗透,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

2、建设重点实验室

实验体制建设不但要抓基础,还要推出权威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和配套重点实验室,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在某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突出学校特色和实力。建设重点实验室要有科学详细的方案,完善其建设、管理、使用、评定的标准,内容包括:学科发展方向,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实验教学项目改革及新项目设计,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等。重点实验室建设要和实验教学、学科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质量。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技术应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课程设置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实验教学时数在理论教学中所占比例应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突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二是大胆改革教科书原有陈旧的实验内容,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性训练内容和比重。及时将生产一线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充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中。三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立不同的综合实验,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理论、方法、技能的培养。四是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例如,实验室开放不分专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进任何一个实验室学习实践,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

(三)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实验器材的科学利用以及实验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实验队伍应该是由较高学历和不同层次职称的实验教师、实验园组成的阶梯型结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拔专业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任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教学经验、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且责任心强,具有开拓能力和团结精神,能够根据学校发展,不同结构层次的学生及科研的需要,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带领队伍抓好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合理使用经费,提高投资效益和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

2、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整体素质

实验室人员必须具备现代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对所管理的仪器设备性能了如指掌,具有创新能力,能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引导学生钻研探索。然而调查表明,高职高专现有的实验室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缺乏系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等弱点。应该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课程设置队伍建设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论新型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完善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