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国庆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的过程。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还具有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传播媒介理论、传受关系原理以及传播技巧等,能够更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借鉴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8-0140-04
一、以传播学为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由此可见,“如果不将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内容转换为适合中国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得以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原来是洋文,如果一种主义连语言表达都不是中文的,那万万是不可能传播并‘中国化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传播。
从传播学的视角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具备了传播过程的一系列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顺利推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的对象、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方法、传播的途径或载体、以及传播的效果或目的等。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着控制、选择、加工、传导作用,具有马克思主义教化功能的人或组织,这里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她是“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和领导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力量、具体实施者”。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受传者,即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途径或载体也即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渠道,通常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这里既包括各种技术手段和实物,也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以及文化艺术活动和教学课堂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法可以理解为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谋略或技巧。
由此,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一种传播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是马克思主义观念、基本精神的传播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不断地被中国人民所认可、接受并以它为指导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传播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径、载体等作用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对象,从而使这些受传对象认可、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为指导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历史过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才使得以传播学为视野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鉴和运用传播学原理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可能。
二、以传播学为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既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传播活动,那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应该也必须遵循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就犹如搞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一样,然而,当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时就会发现,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单向灌输,对传受双方之间的双向沟通有所忽视,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重视不足等等。这些缺陷和不足在新形势下严重地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推进。尽管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它就逐步地不断地“中国化”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和巨大收获,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等等,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远未结束,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其过程会更加曲折、复杂;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会更加坎坷不平,其任务会更加繁重、紧迫。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既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可以纳入到传播学领域,那么,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应有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十分有必要运用传播学原理,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来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复杂过程,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能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机制,以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借鉴和运用传播学“守门人”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主导性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守门人”。“守门人”是指“在传播中可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出现之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作为“守门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往往居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地位,是信息的源头,拥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传媒优势,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利用直接“灌输”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受传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者的这种地位,网络中的传播者已经不再居于传播的中心地位,任何拥有一定技术手段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成为传播者”。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与科技强势,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以互联网为载体大肆推行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所有这些无不在冲击和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其核心就是“把关”,当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把关人”、“守门人”。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通
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要进一步优化信息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为导向,大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从信息源头消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强劲渗透与影响。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的“守门人”地位,增强“守门人”的主导性作用。
为了更好地做好“守门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来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在传播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同的传播者,采用同样的传播模式,面对同样的受传者,传播相同的信息内容,但最终的传播效果却不尽相同,甚至反差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受传者往往还受到来自于传播者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传播者的社会职位、专业技能和品质德行等。这种因传播者自身因素而对传播效果带来影响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一样地表现突出。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效果,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从各个方面来完善自身: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由于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的专业技能往往成正相关关系,所以,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责任,首先要提高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很多干部,甚至是负重要责任的高级干部。斗争经验丰富,可是理论水平不高。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弱点”。在战争年代是如此,在和平建设的年代,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就更要求我党要不断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理论指导,工作容易产生盲目性;没有理论根基的人容易被错误言论所“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语所迷惑,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今天,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理论相互碰撞,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主心骨,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功,就难以抵制和克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就不可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不可能有效地顺利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所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着力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内行甚至专家,要认真地努力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前,尤其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只有成了理论上的先行者,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另外,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还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坚持以身作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推进,一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二要靠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人格的力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坚持以身作则,就是要在实践中真正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基本精神来解决实际问题,要真正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时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里,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效就会大打折扣,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借鉴和运用传播学传播媒介理论,采取多种有效的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一定的“化”之载体,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载体。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载体通常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而现代社会又是一个以报刊、广播、影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事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随着跨国卫星电视、互联网络以及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等传播媒介的出现,大众传播的影响更是非同寻常。传播载体的多样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新形势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比如,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传播对象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等,而这则大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效果。
针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日益多样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更新理念,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传播载体,广泛利用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包括器物)、社会组织团体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精神,以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前。在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媒介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日渐扩大。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科学地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如何更好地优化、创设、利用大众传媒,合理利用它的社会教化功能,以及如何切实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过程,积极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健康向上的传媒舆论环境,研究、借鉴和运用传播学关于传播媒介的相关理论,对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借鉴和运用传播学传受关系原理,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都包含着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其中包括行为和心理方面的互动。尽管这种双向性互动有强有弱,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因此,在传播学视野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也不应该总是一种“你讲我听”、“我打你通”、“我说你服”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因为“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传受双方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传播的价值才能真正地得到体现,传播的目的也才能最终实现。
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来说,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受传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居于主导地位,他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信息源。受传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他总是依据自己的需要和现有的思想水平,有选择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影响,并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身的主体意识,而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则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效果。所以,根据传播学传受关系原理,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效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单向“灌输”、单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因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其目的不仅仅是要使中国人民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同时还要中国人民认可、接受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要将马克思主义面向中国实际,回答和解决中国实践提出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使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实践中真正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来从事各项实践活动,即宣传、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则在于运用,在于“改变世界”,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人民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用实践不断验证理论和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通俗化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线性的“对接”与简单的“比附”,而是要使得彼此能够辩证互动、互通有无与耦合再造。惟有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走出“本本主义”与“经验主义”、“儒学化”与“断裂化”等各据一隅、各执一端的偏狭,从而走向更加光明、平坦的阳关大道。
改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法,要求由过去那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向受传者单向“灌输”马克思主义、自家单唱“独角戏”为主的方式向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双向互动、相互交流的方式转变,要更多地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方式方法来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交流和相互沟通的桥梁和平台,以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受传对象对马克思主义不仅口服,而且心更服,不仅心服,而且要以此为指导去躬身践行。
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性原则,即: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效,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要经过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那它就一点用处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群众,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才能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变为现实。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才能因此而得以构建。
4、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的传播技巧,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信息传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艺术性、技巧性程度比较高的传播对传播效果会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社会信息的顺利传播需要建立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而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都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所以,若信息传播的方法不当,则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阻碍信息的顺利传播。因此,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信息传播方法,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信息传递规律,则成为顺利传播信息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效果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好的方法会极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反之。则会起延缓甚至阻碍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再强调,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定要采取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来阐扬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与原理,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之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与建设的思想武器。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切实地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效果、目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主动出击而不是单纯地被动防御,要更多地采取“疏导”和循循善诱的方法而不是采取一味的“堵塞”和直接“灌输”的方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媒介的优势,通过开设网上讲座、网上论坛、在线答疑等多种方式,大力宣讲马克思主义、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如此才能更有力地强化马克思主义受传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
要以事实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在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真实性原则”。因为受传者往往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具有不同的反应,对真实的内容则积极地吸纳,对虚假的内容则予以强烈地抵制和排斥。所以,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拿事实来说话”。“拿事实来说话”就是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实话实说”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威力。“摆事实”与“讲道理”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威力来体现,只有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而产生的一些客观事实来说话,讲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道理才有说服力,只有讲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道理,才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事实。所以,要大力宣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成果,在当前尤其是要宣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通过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来宣讲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无数辉煌成就。
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用一种方式方法,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借鉴和运用诸如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道路才能少些曲折,多些平坦。
注释:
①12 13 15郭庆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上,《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2期。
②肖铁肩、张相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化》,《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③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基本问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
④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求实》2006年第8期。
⑤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⑥王泽羽、杨玲:《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来自传播学视角的全新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
⑦李长真、贾钢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及其特质》,《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⑧《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⑨《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⑩朱春燕:《马克思发展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1 《论语·子路篇》。
14 陆平:《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1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18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责任编辑陈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