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红楼梦》的色彩入手,多处举例,阐述了《红楼梦》中设色和调色之美,突出了人物居住环境,服饰和色彩的统一,及色彩与诗情的关系。
关键词: 色彩 人物 诗情
《红楼梦》这部伟大名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人物繁多且对人物服饰描写不无详尽,虽然无数专家对其服饰做过考证,但都不能得出确切答案,这也正是艺术的美、《红楼梦》的美。本文以王熙凤和贾宝玉的服饰为主,结合书中其他人物服饰,来阐释《红楼梦》中服饰色彩的魅力。
一、服饰色彩反应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个性,不光是十二钗,就连小丫环和小厮也不雷同,而作者在对他们服饰描写上,做到从服饰代表人物身份人。在整部《红楼梦》中对服饰描写最为详尽人物是王熙凤和贾宝玉,如果说《红楼梦》中贾府反映当时社会的中心的话,那么王熙凤和贾宝玉则是中心的中心,他们的衣着直接反应当时统治者的审美法则。
王熙凤是荣国府集财政、基建、后勤、人事于一身的当家二奶奶,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统治者。书中详细描写她的服饰共有三次。在此我们对第一和第三进行探讨。
第一次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看到的表嫂:“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紧腰身的袄是大红色,外面罩的褂子是淡灰青色,袄里子是银鼠皮的色彩,下面则是翠绿色。大红与翡翠绿是最强烈的对比,二者色彩明度、饱和度都很强,一起使用就集中凸显出王熙凤艳丽非常且张扬跋扈的性格。冷暖色的交错使用,凸显出王熙凤容貌艳若桃李,心肠冷若冰霜的鲜明形象。同时这么多艳丽的色彩集中使用也昭示王熙凤贪婪的个性。
第三次一反粉光脂艳的常态,呈现完全不同的色调。这一次的王熙凤是与尤二姐正式交锋的贾琏正室。只见她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正应了民间俗话所说的 “若要俏,一身素”。王熙凤和曹雪芹都懂色彩心理学。“红妆素裹”果然显得清素而又格外俏丽,出其不意的装扮同时也暗藏了来者不善的机心。一身素服,连青缎子上掐得都是银线,明摆着“国孝家孝,两层在身”,等于在宣读贾琏偷娶二姐的罪状。笑吟吟地上门亲迎,恶狠狠地暗设陷阱。琏二奶奶带着一对素衣素盖的仆从到花枝胡同叫丧,把个苦尤娘赚进了大观园。这一套素装银饰的色调,在渲染气氛和刻画性格上都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把王熙凤心机狠毒、杀人于无形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宝玉服饰色彩的描写以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为例如:“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攢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彩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身上穿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贾宝玉的服装色彩在红楼梦中是唯一可以和王熙凤相比的一个,多用“红、黄、绿、金、秋香色、五彩色……”。但宝玉的服饰色彩丰富、斑斓和王熙凤的色彩张扬却毫不相同。宝玉的色彩是反映了内心的天真烂漫、热情、真诚和对整个世界的爱。
二、服饰色彩反映人物地位
服饰是人的第二张脸,是美的追求,美的延续,并且还成为标志主人身份地位的手段。早在奴隶社会就有‘奴隶主阶级把服饰作为“礼”的内容,把服装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饰的职能除蔽体之外,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红楼梦》很注重对服饰的描写,让人从视觉上感觉到美的同时也突出人的身份。
还以王熙凤为例,刘姥姥初见王熙凤,“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袄和裙是一对姐妹色,袄里和裙里又是一对姐妹色。再配上紫貂皮毛罩,石青披风,服饰色彩配合得如此协调又透出富贵娇艳。背景色彩还有大红洒花软帘,大红条毡,金线锁链图案锦缎,点缀品还有银色唾盒。耀眼争光的色彩明示着掌权者的高贵气派,桃红袄儿绣满散碎的花朵,有娇艳的感觉;和石青披风搭配,就多了几分凝重。大红洋绉皮裙鲜艳至极,与桃红、石青配合,而紫貂、灰鼠、银鼠皮在衣饰上的使用则从侧面反映贾府生活的奢华,同时一个大红洋绉皮裙就点出了王熙凤的正室身份,在古代大红寓意着正统,只有大老婆能穿大红裙,侧室、姨太太都不能穿,只能穿桃红、玫红。
北静王的服饰最能说明问题。他“头上戴着净自簪缨银翅壬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蟒袍,系着白玉红鞓带”。按清制,袍服以蟒袍为贵,为官员所用。而五爪龙蟒袍,只有王侯、国公、郡王、贝子才能用,其它官员即使御赐也要挑去一爪才能穿。北静王能穿五爪龙蟒袍,说明了他的王室身份。他的帽子和袍服是白色,而腰带是红色,一方面因为北静王此行是路祭秦可卿,按清朝礼仪,应该穿素;清朝有宗室为黄带子,觉罗为红带子的规定,所以北静王着素服红带。
同样是一身素服,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的北静王穿来则是另一种格局。北静王水溶是贾宝玉极力结交的有限几个男性之一。他出场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革呈带。这一套服饰色彩让年轻的北静王越发风流潇洒,并不失郡王体度。素服的两次描写,一套是白中衬黑,冷色包含着阴险;一套是白里间红,冷色孕育着热烈。同中见异,分别表现了穿着者的阴柔或阳刚之美。尤其是后者腰间一根红皮带,强烈的色彩对比令人赏心悦目。
宝玉的服装色彩,无不写得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素服是北静王所见“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看戏换的是“大红含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裘排穗褂”;赏雪穿的是“一件茄色哆咯罗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缞,戴了金藤笠,登上沙素屐”;去舅舅家是“身上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 血点般大红色的裤子“配着松花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麝月的一句赞语道出了服饰色彩的妙用。宝玉的服装色彩斑斓,以大红色居主多为暖色系,大红色在外罩中的应用也是有规定的,它代表着高贵、正统。以此衬托宝玉是贾府的唯一正统继承人,并且衣料奢华、名贵。而庶出贾环的衣着就没有这个颜色。
红色不仅在红楼梦中为人们重视,而早在唐代就是人们喜爱的服饰色彩,比如诗人万楚五曾有这样的诗句“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表现得就是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红楼梦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三、服饰色彩反应当时社会审美态度
《红楼梦》中有两个色彩专家,一个是宝钗的丫鬟“莺儿”另一个则是老祖宗“贾母”。在“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编结工艺品的色彩搭配,在莺儿、宝钗口中娓娓道来,使人不禁为作者的配色美学经验所倾倒。“松花配桃红是娇艳;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则是葱绿配柳黄;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的,或是石青的才压的住颜色。”松花配桃红是红配绿视觉冲击力强比较醒目,葱绿配柳黄都属于比较嫩的色彩因此显得娇嫩,大红色最醒目所以必须重色才能压得住,因此莺儿口中的配色经是当时乃至现在色彩的搭配方案。配上那 “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攒心梅花”的种种花样更使人看到古人在色彩和手工制作方面的成就。
打几根络子,引出一段色彩的论述。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园子,又引出一段关于色彩的议论。老祖宗因见潇湘馆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于是,“拿银红的替她糊窗子。”这才对了路。贾母的这番高论说明了一个色彩的搭配原则,那就是“对比”,有对比才有视觉刺激,才生动娇艳。
本文只是针对《红楼梦》中人物服饰的色彩进行分析,颜色是将人的视觉特性与客观存在的辐射相结合的一种心理物理量。光是色的源头,色是广的映照。曹雪芹深谙此道:“至于敷彩之要,光居其首。明则显,暗则晦。有形必影深作画者岂可略而弃之耶?每见前人作画,是不知有光始能显像,无光何以现形者。明暗成于光,彩色别于光,远近浓淡,莫不因光而辨其殊异也。”唯物主义美学认为: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文艺是生活的反映。《红楼梦》这部小说构建了一个艺术的世界,其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给一代代人艺术的滋养。
参考文献:
[1] 崔荣荣. 《红楼梦》服饰色彩仿生的文化解读[J]. 装饰, 2004, (01)
[2] 田野. 论《红楼梦》中颜色词的翻译[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 朱华. 《红楼梦》服饰描写的点睛之笔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彰显[J]. 辽宁丝绸, 2007, (01)
[4] 陈东生,甘应进,覃蕊,王强. 《红楼梦》服饰色彩探析[J]. 红楼梦学刊, 2007, (01)
[5] 钟正扬. 《红楼梦服饰研究》[J]. 红楼梦学刊, 2005, (03)
[6] 颜湘君. 论《红楼梦》的服饰描写艺术[J]. 中国文学研究, 2002, (02)
[7] 张殊琳. 从服装色彩调查谈服装常用色的特点及其市场价值[J]. 装饰, 2006, (09)
[8] 明夏. 组合服装的色彩搭配[J]. 中国集体经济, 1996, (06)
作者:
贾海婷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