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文题创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4月2日,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作客东方卫视《非常记忆》。针对曲艺界的现状,姜昆表示,现在某些表演者的作品品位不高,令他深感忧虑。他指出,“不能老拿老百姓当挡箭牌”“我不是简单地反对俗文化,只是觉得不能满足于低俗、恶俗,应当追求更高的品位”。
(2)“小品王”赵本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关于小品的品位有个误区——让作品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还讲得挺深沉,这个挺闹心。什么是品位?什么是质量?其实笑就是品位,就是质量。娱乐就是娱乐,不能代替教育功能。我倡导的“绿色二人转”代表了一种自然、纯净。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倡导和谐?实际上就是希望老百姓能快乐。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指津】
两段材料中,姜昆和赵本山的观点有差别:前者突出“不能满足于低俗、恶俗,应当追求更高的品位”;后者则强调“笑就是品位,就是质量”。因此,本题立意上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或者说关于“品位”,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认为恬淡是“品位”;有人认为“时髦”是“品位”……对不同事物而言,“品位”上也存在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品位”不同于“品味”(“品位”主要指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另外,本题与现实生活非常切近,写作时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经历进行思考、诠释。
【佳作展示】
呼唤高品位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周 阳
21世纪的中国人在外来文化和时尚潮流的攻击下,变得越来越浮躁,鉴别能力比上世纪任何时候都显得低。于是,各种选秀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些曲艺演员“拿老百姓当挡箭牌”“满足于低俗、恶俗”,光说一些荤的黄的;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以满足人们的低级趣味,把人带得更浮躁,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悄然崛起,以传统文化为蓝本,延请国内大学知名教授作演讲,传播、普及传统文化,让专家与平民百姓零距离接触,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该栏目播出了易中天的《品三国》,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王立群的《读<史记>》,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节目,深受观众欢迎,但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纷纷议论。
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表现了一些中国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也展示出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它们终将战胜那些看似猖狂、实则后劲不足的庸俗文化,这对提升国人的品位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但是,由于众多教授基本是在“炒冷饭”,所讲内容看起来没有一定的深度和新颖独到的见解,学术界人士对此深表不满,认为易中天等人带着调侃的语调来讲种种严肃的学问,完全没有一种学者应有的涵养。然而,我倒以为,是那些持批评态度的学术界人士自己变得浮躁了。他们看着同行在媒体上播讲,讲的在他们看来全是些相当浅显的东西,而声名却因此远扬了,感到不服气,甚至——怎么说呢,是有些眼红了。他们完全没有认识《百家讲坛》的宗旨所在——不是让谁来发表什么新的学术成果,而是给广大观众普及一些历史文化常识,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节和精妙之处。
在我看来,《百家讲坛》就好比是一本书的前言,为读者简略地介绍一下他将读的这本书。如果说得太详细,反而会使读者失去读下去的兴趣;而如果说得太深刻,或者把这本书的思想内容强加给读者,又会影响读者自己的独立思考。我觉得,倒是有些靠研究《红楼梦》起家的所谓“红学专家”活得太累了。如果你对一本书很感兴趣,作为业余爱好研究也就罢了,何必以此为职业?研究来研究去,大家经常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即使研究出了些成果,也难以普及,对提升国民的品位又有多大益处呢?
中国人想要傲立于世,就必须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积淀,要有自己不俗的品位,不追逐潮流,不人云亦云。而高品位必须以丰富的历史修养和文化修养为前提。有了高品位,我们自然而然就能摒弃那些庸俗的糟粕,抵制外来文化的大肆侵蚀。
【名师点评】
周阳同学品评“品位”,对“中国人自己的品位”作了一番有见解的评述。文章从“21世纪的中国人”遭遇“外来文化和时尚潮流的攻击”说起,充分肯定了《百家讲坛》在传播、普及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接着,着重针对学术界人士的批评意见,从批评者自身心态及《百家讲坛》栏目宗旨等方面予以反驳,可谓有理有据,切中要害。
全文着眼现实,实话实说,体现出较高的品位。不过,有关“红学专家”的一段论述(比如“作为业余爱好研究也就罢了,何必以此为职业”等)有失偏颇,是为微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