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
生成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价值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成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接受、认同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生成带来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升华了预设的价值。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是谬误的生成,导致了教学的低效。
一、生成的误区
误区一:脱离与迷失教学目标——迷茫的生成
教学目标对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引、调控作用,对生成同样也具有指引与调控作用,生成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目标价值的优化与升华。脱离教学目标的生成必将失去生成的出发点与归宿,就如一艘在大海上没有航行目标的大船,终日忙忙碌碌地航行,但终究不知驶向何方!更不知航行的价值所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教学目标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学实践中的生成就要依据教学目标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这样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才有利于教学目标价值的达成。
如小学语文《落花生》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做人要像花生那样默默无私奉献,做对他人有用的人。而有的教学有这样的生成,有的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而要善于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有的认为:“我们不仅要讲奉献,更要讲索取,没有索取,奉献就没有动力。”……最后教师以欣赏的口气赞扬了学生的观点。显然,这样的生成脱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教学目标的本来价值,生成在迷失教学目标中走向了异化,《落花生》课程资源的原初教学目标价值在迷失的生成中走向了失范。
误区二:游离与忽视文本价值——错位的生成
每门学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本价值。因而,生成必须要充分遵循学科自身的文本价值,如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文本价值,即生成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基石,以承载语文文化价值的语言交流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和思想的共鸣,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游离与忽视文本价值的生成,学生不恰当的学习行为、脱离文本价值的感悟与理解,对文本持有偏差的知识观与价值观等等,教师不但不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与纠正,反而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的思维下越走越远,促使学生在背离文本价值的基础上生成错位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案例有让学生体验文本中的角色的部分。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总是受制于唐僧。”有的学生认为:“唐僧是非不分,缺少判断能力。”有的认为:“白骨精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也不忘把老母亲带来一起享用。”……最后教师表扬了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感受深刻。这位教师就没有很好的把握文本的内涵、价值与意图,而是任由学生凭借自己的文化背景自由地生成与文本价值错位的个人观点、感受与情感等,这种多元性的生成虽然可贵,但是它远远偏离了文本的原初价值,导致了生成的错位。
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应是文本价值基础上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不同文化背景主体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而不游离文本价值,个性发扬而不随心所欲,视角开放而不胡思乱想。
误区三:脱离与忽视主体文化世界——低效的生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在一定文化环境、文化情境中成长起来的主体,学生创建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建构,因而,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性。他们依据自己的文化特性参与课堂教学,在自己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参与课堂的动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主体文化与文本文化、学生主体文化与文本文化、教师主体文化与学生主体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交流等,教学的动态生成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在对话的基础上不断碰撞、冲突、渗透、融合、创生的过程。这种生成需要有一定的共同文化作基础,特别是不能脱离学生主体文化。每个学生都是载有不同知识、态度、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文化特质的文化体,当生成脱离与忽视学生的文化世界时,外在的文化世界与学生内在的文化世界将难以实现“对接”与共振共鸣,生成的课程资源与价值是漂浮在学生文化世界之外的,不会也不可能对学生主体内心深处的核心文化层产生激荡。
如内蒙古某地区一小学语文教师让学生用精美的句子抒发对大海的情感,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结果怎么样呢?绝大多数学生茫然,有的学生问:“大海长的是什么样子啊?”有的学生问:“大海有多深啊?”有的学生问:“大海比湖泊大吗?”……不一而足,这位教师的生成脱离了学生的文化世界,因为在这些小学生的文化世界中大海的印象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从来就没有听过更没有见过大海,有的只是从书本上见过而已,这些学生对大海的感悟、理解与体验是肤浅的、不确切的,脱离与忽视学生文化世界的生成难以与学生的文化世界产生共鸣,学生怎能发自内心地抒发对大海的情感呢?怎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呢?倘若这位教师要求学生抒发对草原的情感,学生还会那么茫然吗?不会的。因为这样的生成是与学生的文化世界紧密联系的,必将激荡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将有利于引导真实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成。
二、有效生成的原则
生成虽然极其复杂、多变,但也并不是毫无原则可循。不遵循一定原则的生成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谬误的,而遵循一定的原则,有效地、适时地促使动态生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基于教学目标与文本价值的原则
教学目标在生成中起着指引、调控作用,是生成的基石。每个文本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本体价值,教学就是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文本价值的理解、感悟与体验,文本价值是文本能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基础和价值所在。当生成脱离文本的原初价值时,就导致了生成的错位,生成的资源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背离了文本的本来意义与意图。因而,生成要基于文本,又要归于文本价值,使学生在生成中提升对文本价值的理解、感悟、体验,促使学生在与文本价值的对话中创生与建构新的、更高级的同文本价值相一致的价值体系。当生成背离文本价值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调节,使生成的资源回到文本价值的轨道上来。教学目标与文本价值是动态生成的基础与出发点,对生成起着基础性的、整体性的、方向性的指引与调控作用。
2. 生成与教学主体和谐性原则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生成的主体。生成效果受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影响。生成与教学主体和谐,将有利于实现有效生成。
动态生成与教师的和谐性。教师在动态生成中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决定着生成的效果与质量。因而,生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不是教师任由与无度的生成。当教师的整体素能与动态生成和谐时,即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个性修养、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等综合因素能有效“驾驭”动态生成,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里的和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具备生成的正确意识。生成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生成是多边互动性的而不是教师“话语霸权”下的单边性的;生成主体是民主平等的而不是教师绝对的控制与主宰;生成是有据可循而不是任由无度的。二是教师完全有能力促使生成,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生成与教师和谐性原则是有效生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应树立生成的正确意识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
动态生成与学生的和谐性。生成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只有当生成与学生的文化世界和谐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才可能与学生文化世界发生有价值、有意义的实质性联系,才能促使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与火花。所以说,生成就是在学生原有的文化世界基础上创生与建构新的、更有价值、更高级的文化世界。
3. 基于优化教学环境的原则
由于教学情境具有及时多变的特点,有时还可能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和善于把握教学情境的变化,并根据教学情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课堂教学环境的因素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以使课堂环境保持有序、稳定的良好状态。生成不应使教学环境遭到破坏与混乱,而应使教学环境更加有序、生动、和谐、优化等。优化教学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教学环境既合理有序又生动活泼。教学既要遵循一定的环节和逻辑,又要使学生在教学环境中活泼好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激情。(2)使教师与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控制者、主宰者,而是指导者、领导者、组织者、启发者等,是学生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学生与教师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对话与创生。(3)教学氛围既自律又开放。教学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教学生成也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文本价值与学生的实况;同时生成又应是自由开放的,教师与学生在多边互动中对话与生成。
4. 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则
教学的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都是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即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具体条件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合理协调、内耗最少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的,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教学受目的、内容、方法、学生、教师、环境等诸要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决不是一个预期目标和计划的线性的演绎过程。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求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诸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动态调整,捕捉难得的教育机会生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对突发事件的机智生成,对学生“错误”资源的升华等。因而,生成应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即追求效果、质量和时间、精神的双重的最优化,追求在具体教学环境中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