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琴
所谓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经过思考理解,收到口诵心传的朗读效果。
一、课题引读: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是文章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因此,课题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应抓住它的特点在上课伊始就对学生进行引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读好课文作好情感铺垫,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例如,我在教学《长城》时,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伴随着董文华的歌曲《长城长》出示长城图片)
师:同学们,听着这首动听的歌曲,看着这一幅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长城
师(引读):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不到什么地方非好汉”?——
生(接读):长城
师(引读):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了一万三千多里的,也是——
生(接读):长城
师(引读):堪称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就是我们中国的——
生(接读):长城
教学伊始,我通过一幅幅画面与真挚的导语,引导学生一遍遍呼唤长城,增强学生对长城的自豪感,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豪情万丈地学习后文。
二、关键词句引读:行云流水若有意,天涯明月总关情
很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适当地运用引读法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入的理解、品味、涵咏,就能帮助学生“语言与精神最接近极限地同构共生”。
1. 在承载大量的文本信息处引读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句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教学中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词句设计引读,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便能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例如,肇庆市第十五小学凌琳老师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紧紧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点,引导学生读文。
师(引读):无数种花人美了自己,也美了自己的心灵,这就是——
生(接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引读):当你留在德国,你最想做的竟然也是种下自己喜爱的花,这也叫做——
生(接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引读):(向学生介绍完作者季羡林后)这让我们想到留给季先生的,不仅是花,还有一种精神,这就是——
生(接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教师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深情朗读,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
2. 在蕴藏着丰富情感处引读
“笔锋常带感情”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但这感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有通过体味、感悟才能把握住。在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处引读,能使学生对作品有独特的内心体验,并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例如,江门新会圭峰小学的刘齐欢老师在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抓住两个“静静地”,引导学生读文。
(第一个“静静地”)
师(引读):小钱病了,所以小钱——
生(接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观赏完“含苞的花儿还未绽放便已凋谢”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说完感受后,引读):花儿谢了,我们已经觉得如此可惜,何况是18岁的小钱?请你带着你此时的感受再读。小钱——
生(接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有希望了,所以小钱——
生(接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第二个“静静地”)
师(引读):台湾的那位青年也病了吗?那位青年也——
生(接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看完地震图片,引导学生说观后感后)地震太可怕了,可台湾青年依然——
生(接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台湾青年不是不害怕,也不是不爱自己的亲人,可为了救小钱,台湾青年——
生(接读):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如果没有教师反复的引读,学生就难以理解台湾青年的爱心和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当然也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