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淑芹
【案例再现】
以下是《人民教育》曾经刊登过的仲崇恒老师的一篇案例(有删节)。
一天下午,我刚走进校门,就发现我班的程程正拿着沙包追打另一个同学。我当即制止了他,让他随后到我办公室来。上楼时,碰到一个要结婚的老师,送给我一把喜糖。来到办公室,程程已在门口等候。突然间,我想到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于是有了主意。
我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我却迟到了。”他将信将疑地接过去。我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在他的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制止你时,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我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他手里:“我调查过了,你追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在你们丢沙包时故意捣乱。”他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师,我错了。虽然他故意捣乱,我也不该追着打他。”我说:“打人肯定不对,那该怎么办呢?”程程想了想说:“我可以邀请他一块儿玩。”我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你已认识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好了,你回去吧。”他说声“谢谢老师”,转身跑了。
走进办公室,我剥了一块糖果丢进嘴里品味着,不禁为自己刚才的奖励而得意。忽然间,我有点儿好奇,程程回到班里,会怎样呢?
我赶紧向班里走去,还没到门口,就听到程程的声音:“快看仲老师给我的糖。”一阵闹腾之后,又听见他说:“你们想知道仲老师为什么给我糖吗?”他卖了个关子,然后绘声绘色地讲起我刚才的做法。我气坏了,正想冲进去,又听他大声说:“我以为什么好东西呢,几块烂水果糖,我才不稀罕呢。”一句话,把我刚才的得意击个粉碎。
怎么会这样?我沮丧极了。同样的教育方法,为什么陶先生做了很有效,到我这里却不灵了?
我只是在生搬硬地模仿,却忽略了陶先生的精神,更忽略了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其实,比起物质的奖励,精神的奖励更重要!
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香甜的感觉,不一定非用糖果。为师者应扪心自问:“我的心里有糖吗?”
【案例反思】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案例,仲老师的反思是诚恳和深刻的。“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切中了做好学生工作的真义,一味地生搬硬套只会使我们的工作离教育的真谛越来越远。“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香甜的感觉,不一定非用糖果。为师者应扪心自问:‘我的心里有糖吗?”的确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但是对仲老师反思中的内容,我还有保留意见。
仲老师真的如他所言心中没有“糖”吗?他对学生缺少爱吗?回到这个案例,从他对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故事的学习,到他颇具用心地亲身实践,充分说明了他对学生充满一片爱心,他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至于仲老师的“四块糖果”从哪个角度来说,恐怕也算不上是物质奖励,即使在陶先生时代,它的精神奖励也远远超过了物质奖励。这个案例也的确说明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
当然四块糖果的作用在今天并不能简单否定,它也许对某些学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对于有些学生的影响仍是不可小视。对有些学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促使他们进行反省。但对有一些学生,教师磨破了嘴皮子仍没有什么效果。人是复杂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复杂的,如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任何时候,为师者“心中没有糖”是万万不能的,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糖”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学生对老师的满腔热忱并不领情,或许他们的生活根本就不缺乏“糖”的营养,因此他们对老师的“糖”显得非常迟钝、麻木。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教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建立好学生的行为档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典型事件中的表现等进行详细记录。作为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现代心理学技术,通过这些科学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诊断,然后开出药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从仲老师的反思中我觉得我们对每一次教育的期望是不是不要定得太高?四块糖果应该达到怎样一个结果才算成功呢?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革命,从此“改邪归正”吗?本案例中的学生已经向教师当面认错,而且态度诚恳,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否就可以认定是成功的呢?或者说是初级成功呢?或许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在学生面前只是想表现一下自己而已,或许他“口非心是”,或许他的表达方式与我们成人的表达方式并不一致。而且认识与行为是两回事,即使学生认识到了,在行为上也不一定会立竿见影。思想教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它会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行笔至此,又注意到一个问题,学生在课间用沙包追打嬉戏,作为教师是否应该干预呢?有时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否过于苛刻了,将学生的一言一行控制得死死的,唯恐出现差池。当年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还可以到后面的小园中爬上花坛折蜡梅花、寻蝉蜕……游戏追逐本是儿童的天性,在不影响学校秩序和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快乐与自由,这是更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