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浅谈

2009-09-23 04:55
商情 2009年19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刘 雁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一线老师更需要立足实践,积极研讨,把研究性学习切实贯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当中,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思想政治 研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方向,也是顺利推行新课程的重要保障。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需要自行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搜寻重要的资料。学生需要鉴定问题所在,搜集资料及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接触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研究性学习。所以,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程的一个方向,更是学生必经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今天我们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出一代适应21世纪飞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因此,倡导研究性学习,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种学习方式必然突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理念到课程行为都显现出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如何运用资料,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尝试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再次,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和共同提高。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精心点拨与学生共同探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教学民主,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明确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这实际上是教学设计中常常所说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法选择、实施手段选择、教学思路设想等。在“正确对待金钱”这个课题研究中,我对活动主要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关于货币的有关知识分析和探讨问题;能够辨析不同的金钱观;能够进行合作探究、有效地交流探究成果,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本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这里既有知识的运用要求,又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其次,要理清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在“正确对待金钱”这个课题探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金钱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魔鬼?还是天使?钱能做什么?钱不能做什么?金钱应当如何获得?为什么要取之有道?钱应当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为什么要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你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需要涉及或运用的知识主要是: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等有关知识。再次,要深入了解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相关课题的认知状况,并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作出具体而明确的安排。教师要想提高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符合学生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认识的现状。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比如,学生座谈,写思想汇报,问卷调查等。并且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安排一定具体、要求明确,才便于操作。比如,对于课前准备、课堂交流、活动小结,成果展示等环节,都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最后要及时总结,为今后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教师对活动的总结或点评,实际上涉及课程或教学评价问题。按照新课程理念,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方式重在“发展性”和“多元化”。教师在评价中应以肯定性、激励评价为主,力求从正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还要坚持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关注学生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挥状况,关注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的状况,关注学生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等。

总之,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要探讨其实话的策略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总的意图就是: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通过实话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整理知识、探究问题等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疑虑,澄清重大是非,提高辨别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岳勇.感情课程与教学[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金钊.高中新课程怎样教[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