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及其开发

2009-09-23 04:55招耿春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科学史人文科学

招耿春

摘要开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是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史、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是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但存在人文文化边缘化、高职针对性不强等局限。新开发的《科学与人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出发点,以科学与人文统一融合的思想为指导,综合了人生、社会哲思和现代科技与社会等内容,弥补了科学史和STS的不足,体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科学与人文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

高职“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不等同于简单的科学教育取向和人文教育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它们是高层次的渗透和交融。融合后的教育有其特定的精神内涵。在教育内容上,它把传授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强调高职教育不仅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责任感;在教育目标上,它力求实现人性与提高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既具有生活技能、高尚审美情趣,又能创造和懂得生活的人;在教育价值观上,它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和以个人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人格,以求人类精神的完善。

在当前进行“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诸多方法和途径中,打破文理分科的壁垒,开发文理兼容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既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又同时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效果,是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有效、最受重视的方法之一。

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和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等课程,分别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科学进行研究,体现了现代学科发展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化特点。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科学社会学是探讨科学的社会性质及科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的控制、以及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后果。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学习的起点均有很高要求,并不适合专科层面的高职教育。因此,从内容上看,目前比较适合进行高职“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主要是科学史和STS。

一、科学史

科学史课程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是一门对科学的历史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以人类与自然界对话的历史为对象,按照编年史次序,从古代→中世纪→16、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兼及20世纪,对科学发展史进行教学。它文理兼容,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地理经济、哲学政治、文学艺术、宗教习俗乃至法律和军事等,具有大跨度、高集成、全方位和纵横方向的极大延伸等特性,被认为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特有的桥梁。

科学史的奠基者——乔治·萨顿曾指出,“在旧人文主义者同科学家之间只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科学史,建造这座桥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需要。”他认为,科学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建造桥梁——在国际间建造起桥梁,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在每个国家之内,在生活(好的生活)和技术之间,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建造起桥梁。”科学史教育可以“向人文科学工作者说明科学发现的内在意义(不仅是它们外在的用途),向科学家说明人文科学的深刻人性,从而使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工作者紧密团结起来”。可见,无论是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还是教育价值观上,对于如何沟通和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萨顿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STS

STS,指“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通常翻译成“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大科学”观念出现的同时,具有覆盖“大科学”的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含义,它通过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揭示“科学”这一历史现象在当代与所有领域(技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在STS思维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以往泾渭分明的界限日趋消失,到现在。STS已发展为把理工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大类新学科群。

STS课程即“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从内容上看,传统的科学史与教育,是更大范围的STS与教育的一个子领域,科学史仍是STS课程的重要核心。STS课程除了具有科学史课程的一般特征外。其主要特点还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差别,科学(主要是技术)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内容的具体应用的认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及科学(主要是技术)的环境影响的认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学习STS课程。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得到完善,对课程所涵盖的学科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系统的STS意识,从而能够以科学的眼光和人文的关怀,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使自己及社会的利益与科学技术建立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树立起新的价值观、发展观、科学观。

三、科学史与STS课程的局限性

科学史与STS较好地发挥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作用,但客观分析,两者均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1、两者皆以科学的发展史为主线,人文科学受限制,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科学史、STS均以科学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史为载体展开教学。因此,科学史成为了课程的核心,人文文化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在科学史和STS课程里,人文文化更多地是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姿态出现并渗透在科学文化中,人文教育本身更多的内涵没有找到展示的舞台,尤其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思考和人生追求,在课程中很少涉及,更没有专门的讨论。

2、现有教材的范围广、内容多。缺乏高职针对性。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学分的比例规模小,而现有的科学史和STS教材范围广、内容多,不利用教学的有效开展。

3、部分内容略显生僻和深奥。高职生的学科基础差,知识面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限,科学史和STS课程的部分内容相对高职而言,显得比较生僻和深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如何改革科学史及STS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使之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应是开设这类综合性课程必须解决的一个前提问题。

四、跨学科综合课程《科学与人文》的开发

为解决高职教育综合性课程的问题,广西自治区立项资助项目《高职生科学人文素养综合培养研究》课题组在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开发了《科学与人文》课程。该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出发点,以科学与人文统一融合的思想为指导,从纵横两个

方向,通过划分专题的方式来精选素材。旨在通过课程学习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自身、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和现代科技的了解;使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对科技成果的正确选择、取舍和应用;使学生对人生的要义、对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对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关系、对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有所感触和认识。增强学习的原动力、个人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其作为人的综合素质和品格,从而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双向平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该课程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用纵横交错延伸的方式展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实现统一和融合,达到双向平衡。该课程力求弥补科学史、STS课程中人文文化边缘化的缺陷。改变以某专业学科为载体进行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通过个人视点和社会视点相结合、社会发展进程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纵横延伸的方式选编专题,综合了人生、社会哲思和现代科技与社会等内容,实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平衡统一。

2、在课程内容和教学上,以引发思考为重点。该课程改革传统教学强调知识传授、注重概念原理分析的特点,弱化概念和原理,将重点从知识普及转移到方法、态度和精神的培养上,紧紧围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平衡统一”这一宗旨进行选材和教学。每一专题力求做到内容生动,思想深刻,并有一定哲理性和启发性,能够触动学生灵魂,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的意识和智慧。

3、选材贴近学生的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和高职教育特点。高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等和本科生有很大的差别,在大学生活中,技能训练、职业考证、企业顶岗等工学结合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就业、交友等身心问题经常困绕着他们。该课程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注意选取来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作为案例。

4、针对性强,课时短,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需要。高职教育的专业和实训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留给通识教育的空间有限。针对课时短这一特点,该课程在确保系统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取专题,避免了因面面俱到而造成的教学难以展开和深入的困难,保证了教学效果。

5、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上。采用教师和学生自选专题的方式,体现了教学双方的自主性;采用案例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进行启发、探究和争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强调学习气氛的营造和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在评价上,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国内外呼吁进行“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国家教育部就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展开调研的大环境下,

《科学与人文》作为一门正在开发的跨学科综合课程,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目前还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正在构建和有待完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还比较少,加上科学史、STS、科学与人文等课程均要求在教育理念、课程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所改革和创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如何进行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的有效开发,促进高职“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科学史人文科学
论科学史与情景创设的探究式教学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科学史在初中科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人文社科
科学教学中挖掘科学史的有效途径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初探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