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劲
摘要:从教师的角度审视阅读教学,无论是与文本的对话还是与学生的对话,教师的心理都随着对话发展而发生变化。理解这种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阅读对话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心理变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103-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话”这一概念。何为“对话”,《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两方或几方之间接触或谈判。可以说,对话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当我们把课堂教学的对话作为一种活动、一种过程来审视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是师本对话还是师生对话,其内涵变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那么,对话方式下的语文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其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心理变化
郑板桥《题画竹》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此磨砚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借用郑板桥的说法,我们讲,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就是面向文本,同化文本,超越文本的过程,其心理上对眼中文本、胸中文本、手中文本经过了“仰视阅读(感受理解)——平视对话(欣赏评价)——俯视重构(开发建设)”的历程。
(一)仰视阅读的心理过程
教师要先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有一番“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师生对话时才能恰当引导,画龙点睛,乃至创设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足以激起学生“头脑风暴”的问题情境。
因此,教师面向文质兼美的文本时,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感受作者情感的跳动脉搏,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使教学时以真情感动学生。
(二)平视对话的心理过程
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要带着自己的“文化历史积淀”,运用自己的知识、经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欣赏和评价。或者说,是通过对文本的欣赏和评价实现对自己积淀的唤醒与建构。在“我”与文本平视对话的过程中相互认可。相互融合,同命运,共呼吸,我即文本,文本即我,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利于建构一个与当今生活和学生学情相适应的学习情境。
(三)俯视重构的心理过程
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特别是语文教师。所以,绝不应该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应该超越文本,俯视文本,运用自己的思想,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建设。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表达方法,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进行挖、增、组、创,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要与学生血脉相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不同学段学生发展整体性,立足于学生发展系列化,设计可实施、易操作、促发展的具体方案,建设具有童真、童心、童趣的情境预设。
二、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心理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果说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历经了一个由仰视到平视再到俯视的过程,那么与学生的对话则相反,其心理历经一个由俯视到平视再到仰视的过程。
(一)俯视、包容的心理
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但无论是从知的角度还是从情的角度看,教师毕竟都是先知先体验,是带着自己的解读和预设走进课堂的。我们不能因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回避或否认教师“已生成”的事实。教师也不可能“懂装不懂”,在心理上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起点。所以说当教师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在心理上是一种俯视的角度。同时,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虽说自己是一个巨大的“辐射源”,但同时与几十名学生交流,也必须具备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俯视角度。另外,教师站着上课,学生坐着上课,外在角度上的俯视也会自然而然产生心理上的俯视。角度上的俯视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包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文本,因为各自的积淀不同,因而会产生五彩斑斓的体验。教师俯视着阅读学生,易于产生包容的心理,对于对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抱着乐于接纳的态度,而不是以僵化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阉割他们十分可贵的富有灵性的发现。
(二)平视、宽容的心理
教师俯视着阅读学生,读懂了学生,发现了学生的不足,找到生成的立足点和突破点,之后才能更有效地立在同一高度,平视学生,与学生实现平等对话。
一旦学生看到老师情感上的平视,感到老师是很投入地理解自己的感受,是自己表达的谛听者和欣赏者,而不是采用指责和评判的方式来交流,那么他们就会变得乐于独立思考,敢于自由表达。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文本读出个性,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对话过程中,对学生的任何感悟,哪怕是错误的答案,“离经叛道”的答案,要有宽容之心,要在平视的对话中明晰、引导、修正、完善,在肯定中通过推心置腹的商榷,使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正确对待不同的感悟,就是对不同生命的尊重;只有尊重了,才能平等;只有平等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三)仰视、兼容的心理
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民主平等的对话,犹如以石击石而火花进射,犹如以心连心而心潮澎湃,犹如以思促思而智力引爆,犹如以情生情而激情奔涌,它是一个师生共进的过程,是教师以集体智慧为支撑,对教学进行反思和重构的过程。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生成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文本读懂了,书读薄了,人读厚了。当教师回过头来,两次阅读学生的时候,就会觉得学生有所得了,变得丰厚了一些,当刮目相待,得换个角度来看了。
教师对学生的仰视还表现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不可能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学生的灵性同样有可能激荡起教师的思维。课堂上师生互动与对话,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教师要及时兼容这些“不速之精彩”,达到通过师生对话反思教学、重构教案、建设自身,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小学新课程标准资源库(语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
责任编辑习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