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因素主要有基础薄弱、学习方式不适应、目的不明确及自身心理、社会因素等。解决的思路是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情感诱导,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大范围扩招,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英语基础的差别越来越大,使得教学很被动。因此如何能让这些差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并通过外语学习,理解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这些差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并且引导这些差生变被动为主动,体会到学习乐趣。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大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转变在思想上准备不充分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态没有完全调整好思想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自己到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
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了接受教师每天安排的的活动内容和灌输模式。而进入大学之后,教师上课时授课内容多,速度快,跨度大,信息量大。提纲挈领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更多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变被动为主动要有自觉性和独立性。面对这种转变,有的学生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学习不得章法。
2、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缺乏长久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进入新的环境中会因为新鲜而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兴趣,但如果一旦觉得自己跟不上听不懂的时候就会放弃。
3、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有的同学不能很快的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而大学的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有的是为找一个好工作,有的是为了能继续深造,有的认为考上大学目标就实现了,因此思想上放松认为到了该歇歇的时候。这也导致了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下滑。
二、其他因素的影响
1、心理因素
随着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对英语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表现为几种类型有急躁焦虑型,总想急于求成,紧张浮躁,好胜心强,缺乏自制,看到其他同学成绩优异自己产生失落感整天提心吊胆,紧张不安。自卑型:学习较差的学生虽有上进的心愿但自信不足,认为自己天生愚笨努力无望。产生自卑心理。孤独抑郁型:有的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难题也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还觉得孤立无助。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导致大学生动力缺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如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另外有的学生只看到就业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使学生感到读书无用而学习动力不足。另外有的教材的选择,专业的设置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解决方法与措施
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后,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1、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独特的学习情境
大学英语讲堂更看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技能来培训。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本质和目标是在于应用。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乐于开口勇于实践。在课堂上,笔者经常采用鼓励学生做一个“news report”为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学生自主选材,内容包罗万象:笑话,新闻,故事,或自己的习作,或是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到台上用英语讲。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提高了听力和阅读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演讲者的口语、胆量、兴趣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学生也会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除此之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笔者还创设各种特定情境及主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比如在学习“INTERVIEW”这个单词的时候,就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老板,员工,应试者。并分组进行比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相关单词,并且要学会帮助同组的同学,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个教学环节通过亲身体验真实的情景在操练巩固新知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了解社会最新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差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差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就尽量以难易适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差生上课专注的时间,还应当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以及讲些和文章主题相关的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好差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其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这些差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在厌学情绪。无数事实证明,差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因此。能否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的学外语气氛浓,外语成绩好,这对那一部分差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外语都能学得好,为什么我不能?在强烈的学外语气氛感染下,他不好意思不学好外语。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环境的改变对学生带来的心理落差,进入大学后,学习劲头松懈,会出现一些相互攀比,沉迷于泡网吧打游戏,网上聊天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等多种不良习气。而差生往往就会觉得更加自卑,自责的情绪。针对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从思想入手,结合任课老师、同学、舍友的努力来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树立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学习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布置作业进行批改并且多数写上鼓励的字句,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并且增强他们的信心,
3、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情感诱导,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情境
追求成功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精神需要。尊重鼓励肯定和赞许是对学生最大的信任,而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情感因素。肯定是对学生取得成绩的一种认可,是满足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鼓励具有促进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所带来的满足。
4、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方法的提高
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首先明白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的教学这一原则。贯彻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原则,精心设计课堂提高,激励创新思维发展,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他们。比如听英语歌曲,电视节目,英语报刊杂志以及英语短剧表演。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不同形式来接触英语,从而创造浓厚的英语气氛,促进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才更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信心和主体地位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匡建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2007.
[2] 蒋洁,英语课堂中的无声艺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
【作者简介】
吴北萍(1978-)女,陕西汉阴人,陕西省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及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