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和发展

2009-09-22 08:04努尔兰·加热力哈森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发展

努尔兰·加热力哈森

【摘 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现代哈萨克阿依特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然后与中国社会和政治变化相结合,把阿依特斯的形成与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对阿依特斯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阿肯阿依特斯;发展

阿肯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哈萨克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哈萨克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萨克民族阿肯阿依特斯的历史可分为古代阿肯阿依特斯、近代阿肯阿依特斯和当代阿肯阿依特斯三个阶段。我们在此文中只讲述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第一个阶段(1949—1966)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领域,文学艺术与社会一同产生,一同发展。正所谓没有离开社会的思想,也没有离开社会的文学。中国当代哈萨克文学是与中国当代社会一同产生的文学。也就是说,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形成、进步,并且自成一体的自由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出现的多次政治运动和历史变革的环抱之中,与时代大潮一同成长和繁荣起来的。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世界庄严地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使中国人民淋浴在了一片新的曙光之中。这一光芒四射的创新也使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勤劳勇敢的哈萨克人民扬眉吐气。他们的生活面貌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被唤醒,精神世界也因此焕然一新,给哈萨克文学艺术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尤其是为只有哈萨克民族才保留并发展的综合艺术——阿肯阿依特斯以全新的面貌得以复兴创造了新的条件。

上个世纪50、60年代,阿肯阿依特斯之所以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就基于以下的政治理论基础,从我国范围来讲,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对文学艺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提出文学艺术要面向社会主义、提出文学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

在1953年召开的全国学术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求:“文学的任务是通过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改造千百万人民群众,用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增强他们在前进道路中的勇气和信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即创作出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具体性与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精神的教育改造相互紧密结合的作品。这种全新的文学艺术政策,这种对旧的艺术作品进行系统地改革,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政策,对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发展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在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中,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发展繁荣可以称作是“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一文学艺术政策的优良成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初级阶段,涌现出了多斯别尔•沙吾热克、司马胡勒•哈里、波孜达克•杜孜别恩别特、达吾列提汗•霍热阿拉斯、达吾列提汗•什勒波、波力玛斯•奥铁穆斯、卡斯穆拜•库萨英、阿迪力别克•卓热克拜、苏里坦•玛吉提、阿合买提•沙热阿皮、阿勒玛泰•沙勒特克、布热勒汗•朱尼斯、阿依提•卡普萨郎、玛德汗•加克斯拜等一批阿肯。他们陆续登上了阿肯阿依特斯的舞台,他们歌颂党,歌颂新社会、新生活,歌颂平等和睦的民族政策。

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十年,阿肯阿依特斯由最初的婚礼节庆模式发展为乡镇及县市小规模的阿肯阿依特斯。阿肯阿依特斯的内容更为经典、丰富、成熟。同时,阿肯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到了1959年,阿肯阿依特斯正式演变成了有组织登台演出的地州级群众文化模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于1959年在伊宁市举行。解放初期的阿依特斯阿肯们,在阿依特斯的主题中融入与以往阿肯阿依特斯内容有所不同的全新内容。首先,作为阿肯阿依特斯传统内容的部落之间较量、地域之间的较量等内容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和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共产党的伟大、土地改革、合作社、公社化、大跃进等大量涉及范围较为广泛的新内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是旧社会刚刚被新社会取而代之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因此,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将这个时期的阿肯阿依特斯看作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独树一帜的阿肯阿依特斯。

从1958年开始的反右和反民族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政治人士和知识分子以及文学艺术工作者受到无辜的诬陷诽谤,扣上了子虚乌有的罪名,重者被关进大牢,轻者则被下放于基层。这一错误倾向也不同程度的伤害到了阿依特斯阿肯们。凡是被称为“艺术”的都演变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宣传工具。所以,1960年间的阿肯阿依特斯艺术成为了只歌颂领袖、阶级斗争以及大跃进的宣传工具。1961年和1964年间举行的伊犁州第二届、第三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就这样被当时的政治趋势所操控。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二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上,达吾列提汗•库热拉斯和布热丽汗•朱穆斯两人之间的阿依特斯,堪称为这一时期所倡导的主题之典范。他们的阿依特斯主题是颂扬解放时期的成果和草原牧民日益兴旺的生活。而且阿肯们还深情地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融入了阿依特斯之中。

总而言之,从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这段时期,阿依特斯阿肯们一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传统阿依特斯主题,另一方面又在这种传统阿依特斯内容之中融入了一些新的内容,迎合了时代的要求。这本身就说明了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阿肯阿依特斯都是人民精神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这一时期的阿依特斯阿肯们将阿依特斯艺术与当时的时代政治潮流相结合并使其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第二个阶段(1966—1977)

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否定一切”变成了全民的口号,大批文学艺术工作者,重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轻者则被关进大牢,被强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失去了创作的权利,就连人权也荡然无存。

1971年末,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稍有好转,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允许文学艺术届的“轻罪者”们通过讴歌领袖,讴歌革命来立功赎罪,进行自我改造。就这样,在这种严冬的寒气似乎有所减退之际,与心爱的冬布拉和宝贵的民歌财富分离了数载,一直处于抑郁状态的司马胡勒、达吾列提汗、阿勒玛泰、巴拉提拜、苏里堂、布热丽汗等一批阿依特斯阿肯们又重新登上了舞台。之后,又有依孜叶提、穆哈江、木拉提、特列吾哈布里、阿布里哈伊尔、布波玛丽等一些新生力量陆陆续续地加入了阿肯阿依特斯的队伍。这个时期,一方面允许在阿吾勒举办小型婚礼庆典。在这种小规模的婚礼庆典上,普通的习俗阿依特斯与阿肯阿依特斯并驾齐驱,同台演出。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又开始重视阿肯阿依特斯艺术,开始致力于通过阿肯阿依特斯来丰富和提高消沉沮丧的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1974年举办的伊犁第四届阿肯阿依特斯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次阿依特斯大会上,不只是伊犁州的阿肯,还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阿肯也应邀参加了这次阿依特斯大会。这个时期,塔尔巴哈台、阿勒泰等地区也陆续举办了阿肯阿依特斯大会。所有这一切都是文革后期,开始好转的政治环境给阿肯阿依特斯艺术带来的正面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日益兴旺的生活以及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等内容成为了这一阶段阿肯阿依特斯的主题。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20周年庆典上,司马胡勒和布热丽汗的阿依特斯就论证了我们的这一观点。这一时期的阿肯阿依特斯内容较为单一,相互之间的较量较为薄弱,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较为低下。这种内容和艺术的相对滞后绝不是因为老一辈阿肯们的无能,反而源自于不同时期社会政治条条框框的束缚。

三、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的第三个阶段(1977—)

1976年10月,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这一重大的政治转折成为了文学艺术复兴的动力。迎来了曙光的阿肯阿依特斯艺术得到了振兴和普及。1977年举办的伊犁州第五届阿肯阿依特斯可以被称作是中国当代哈萨克阿肯阿依特斯第三阶段的开始。在这一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中,涌现出了一批有魅力的中青年阿依特斯阿肯。这说明了阿依特斯虽然遭遇了十年的寒流,但是这种艺术一直在练就内功,不断成长,而且在新生力量的推动之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年,塔尔巴哈台和阿勒泰地区先后举办了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使更多的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经典阿肯们精彩纷呈的阿依特斯艺术。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这一大好形势之下,中国文联召开了第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党的正确领导的东风指引着阿肯阿依特斯步入了正轨。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可谓是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指明方向的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代表大会上提出的第三个任务就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推广开来”。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之下,各级党政机关及文学艺术团体不再举棋不定,而是将阿肯阿依特斯最大限度地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推广开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六届、第七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分别于1980年和1981年举办。这两届阿肯阿依特斯与以往的阿肯阿依特斯有所不同的是:第一,参加阿依特斯的阿肯数量众多;第二,这两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为期一周,为阿肯们相互切磋技艺,尽情自由的抒发情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第三,从这两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开始,以布波马力、木拉提、朱马哈力、别尔德汗、胡尔曼别克、贾玛丽汗、库兰、孜亚提为首的一批中年阿肯们,用自己热情洋溢的诗歌为阿依特斯舞台增色添彩。伊犁州第八届、第九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于1982年和1984年举行。这一时期,阿肯阿依特斯按照县市、地区、州三个级别在新疆各地普遍开展起来。这种飞速发展丰富了阿肯阿依特斯的内容,增加了阿肯阿依特斯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的阿肯阿依特斯艺术中,阿肯们以新时代、改革等主题为核心,尽情讴歌了民族团结、和睦统一、劳动、科学的力量、失而复得的习俗传统等等内容。

伊犁州第十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于1991年在伊宁市举行。从这一届阿依特斯大会开始,以哈依拉提、库丽斯木汗、玛汗、夏坎、阿依哈尼西为主的年轻阿肯们加入了阿肯阿依特斯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将这届阿肯阿依特斯看成是用高亢的声音振奋九十年代的第三代阿肯的起点。虽然从1984年至1991年的七年时间内,伊犁州没有阿肯阿依特斯没有大会,只是在1988年举行了自治州的“体育周”活动。1990年举办了北疆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展览会。在这两次活动中,阿肯阿依特斯都获得了圆满成功。这一时期,在伊犁、阿勒泰、塔尔巴哈台地区都陆续举办了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与此同时,1990年,昌吉州也举办了第四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

1991年是为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开辟了新天地的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以胡尔曼别克、贾玛丽汗、库兰为主的阿肯们在我国的伊宁市和哈萨克斯坦的塔勒德库尔干市,与哈萨克斯坦的阿肯哈尼莎、阿依塔肯、卡列恩等人进行了友谊阿依特斯大会,使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开始面向国际化。

从第十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开始,伊犁州第3—4年举办一次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伊犁州于1994年、1998年、2001年、2004年、2007年分别举办了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这一时期,除了伊犁州下属的地区举行了多次阿肯阿依特斯以外,昌吉州、博尔塔拉州、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也先后陆陆续续举办了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又有新一代的一批阿肯成长了起来。

到了1999年,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艺术跃上了新的台阶—自治区级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从那以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举办了两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

与此同时,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相关领导们,认识到当代哈萨克阿肯们的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在他们的倡议和支持下,从2004年开始,各级政府给阿依特斯阿肯们,尤其是年轻有为的阿肯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2004年以来,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已经开办了五次“阿依特斯艺术班”,先后培养出了一百多位年轻阿肯。并且还举办了两次“大学生阿肯阿依特斯大会”。

在第三阶段,中国当代阿肯阿依特斯大会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经典,雄辩性更强,审美性和表现力更高,从而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这一时期的阿肯阿依特斯尽情讴歌国富民强的时代,安居乐业的民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也如同前两届一样,逐渐摆脱了题材限制。参加阿肯阿依特斯的双方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布波玛丽•贾合甫拜、朱马哈力•库依卡拜、别尔德汗•阿拜、胡尔曼别克•宰依腾哈孜、贾玛丽汗•卡拉巴特尔、库兰•库安别克、孜亚提•阔别甘等阿肯们的阿依特斯就体现了这种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哈萨克文学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2] 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1995.

[3] 阿肯弹唱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4] 木拉.2001.3.

猜你喜欢
中国发展
区域发展篇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