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凌焱 孟 琳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树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企业化意识。主要包括: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目标管理意识与人本管理意识、质量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关键词】 企业化意识;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意识;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不但要秉承高校学生管理的“事业化意识”,而且更要树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企业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企业化意识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自觉地运用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管理原理去认识、分析、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一种工作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从企业经营的视角出发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一种意识。
一、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
市场意识就是体现经济主体能够积极为可能的交易对象的利益着想,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满足和付费。高校学生管理要在日益竞争、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市场意识,即针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规划。具体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市场开发与市场维护。市场调研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了解、研究学生管理的着手点和必经步骤。全面收集国家教育立法、教育政策、教育改革、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学生管理工作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趋势,学科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充分掌握学生管理市场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为高校学生管理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奠定基础。同时,高校学生管理要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学生管理市场细分就是在收集与预测教育适龄人口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管理目标人群的特性与构成、成长的过程,掌握目标人群性格特征等,便于制订针对性措施使其形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客户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校学生管理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人而异的个性与特色教育服务,从而提高所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体现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的特色,这就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市场定位。通过高校学生管理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竞争策略,创造竞争条件;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也要鼓励和引导高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应对市场的挑战与竞争。
二、目标管理意识与人本管理意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根据一定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方向确定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展开,通过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引导各层次学生制定目标,使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障总目标,从而建立社会与高校、高校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层层循环的目标体系。最终把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考核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绩效的依据,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全面落实的管理体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推动目标管理的实践中,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目标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以点带面,充分运用目标管理工作原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树立共同远景,用远大而实际的目标激励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管理,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高校学生管理人力资源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基本条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领导者不但要掌握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还要对学工战线中的专职辅导员、管理人员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全面了解学工工作者的个性、兴趣、专长,指导与帮助学工工作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控其发展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激励人是提高组织效率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积极性的基本方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学会运用政策、制度、管理等措施来鼓励学工工作者的发展以及提出合理化建议,要运用领导艺术对在学生管理中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取得工作成效的学工工作者要善于肯定和鼓励,树立以工作为乐、以工作为荣,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同时,高校学生管理领导者要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地关心学工工作者的个人发展、学习、生活和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充分体现出高校学生管理领导者对学工工作者的人文关怀,以促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质量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政教育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三全是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一多是指综合利用多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质量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一方面通过对全体学工工作者进行学工方面专业的系统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参与IS09000质量管理认证工作,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形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增强质量管理的意识、参与质量管理实践、把好教育质量关的可喜局面,为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必须要牢记服务意识。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功能的最终落脚点都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上,因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参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技巧和服务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培养自己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意识。
四、创新意识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管理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大胆地进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领导者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大胆创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制度带动高校学生管理教职工进行科研创新、教育创新的实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克服各种障碍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将创新落到实处。唯有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良好氛围,高校学生管理才能不断向前推进,适应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高校学生管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本管理意识、目标管理意识、质量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和成本管理意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内部环境构建、组合各种资源、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的重要意识。这两方面的意识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企业化意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努力构建并强化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企业化意识,不断拓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层次和管理视野,正确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芳.论现代管理意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 包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
[3] 阎培金、王成.企业人力内控精要[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M].46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