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薇
摘要: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以及其最佳融资结构的管理问题,一直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从结合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的形成的历史原因,重点对作为企业本身如何应对高负债问题,对如何确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融资结构,保证借入资金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和个人看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高负债;资本结构;融资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资本,成为企业的稀缺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了重大的调整,宏观经济环境也随之而转变,作为一直存续的重要的经济主体,国有企业,其融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其本质也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已经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银行的经营效益以及国家的税收等多很多方面。
一、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的成因
1.不健全的体制改革
在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运转资金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规划拨付,对于企业而言,不存在资金使用成本问题。在资金的使用上,企业往往对拨付资金的运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不在意。在1980年我国开始推行“拨改贷”,将财政对企业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这样一来,国有企业的负债比例急速增长。而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手段不多的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一般来说职能求助于银行,而银行后续的贷款,又成为企业新的负债。
2.不成熟的信贷关系
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相关改革进度的不一致以及其他配套改革未能深入开展,导致“旧体制思维惯性”,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两点有政企不分以及信贷关系缺乏刚性。而这两点在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关系上的综合表现就是信贷关系不成熟:或出于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或出于地方形象,或出于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又或出于个体利益,政府过多干预银行放贷,而政府、银行、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以政府为中心的依附关系,综合导致了企业有了资金需求就向银行借款,政府未完全调查了解企业情况盲目支持企业相关项目,而银行出于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加之很多原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历史联系,对国企的放贷质量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一系列行为对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形成也有着明显的联系。
3.不高的资金利用效率
虽然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企业不重视资金利用效率的局面。由于资金借入的便利性,以及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人的缺位,导致企业管理层在资金的使用上难以和其他私营股份制企业一样,能够对资金注入项目做出详尽的考察,对资金的使用风险做出科学严谨的分析。不可否认的,国有企业在管理方法上,在经营活力上,在管理效率上和运转良好的其他私营股份制企业相比,有动因不足,差距很大。
4.不完备的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可选择的资金来源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来讲,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形成的留存收益,从外部来讲便是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我国国有企业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过多的倾向于选择银行借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者追求杠杆利益,一方面是由于从银行借入资金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融资渠道的局限性等等。
二、作为企业如何应对高负债问题
解决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需要从经济体制完善,各类市场建设,法律法规健全等多方面共同同努力。本文现专门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改善高负债对各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行论述,来表述笔者的观点。
1.保证借入资金的安全性
高负债经营,会给企业带来抵税的杠杆收益,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这可能也是必须的或者是合理的选择,但为了保证负债经营对企业积极影响,在理论上有以下几个前提:
(1)企业借入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应该大于企业借入资本的资本成本——保证企业借入资本盈利;
(2)企业借入资本的预期利润率至少应该大于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保证借入资本的运转不至于亏损;
(3)企业借入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可以低于其成本,也可以低于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这种情况大都适用于企业成长期,虽然借入资本是亏损的,但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对于企业发展也是有利的。
企业的良好发展,与管理层的决策息息相关。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充分了解借入资金使用得前提,充分了解企业的现实情况,发展前景,行业状况等等。在作出借款融资的决定时,管理层应在资金筹集运用上严格的规划方法,使企业一方面不会因负债过多而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不会因资金不充足而错过发展机遇。
2.企业应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风险都有可能造成企业现实的风险,回顾2000年著名的“郑百文”案,从其公司的经营管理上不难看出其并未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为了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机制,对潜在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对相应的财务活动保持应有的谨慎,以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机制,并做到使其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了解。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应关注的就是企业的负债规模,也即其资本结构,在具体一些,对于企业的债务资金的流入方式,如借入形式,债务利率,债务期限等等。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讲,企业应关注的如宏观政策对于所处行业的规定之变动,以及其所处产业链上下游之变动,企业当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客户群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相关决策等等。
3.多元化融资
对于高负债企业而言,拓展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的比例恰当的融资形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帮助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依托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故对于宏观环境来讲,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是优化高负债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改变较为单调的融资结构,发展股权融资市场以及其他债权性融资市场。优化高负债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从长远来看必须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作后盾,只有在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在企业有资金需求是,才能根据内部自身经营条件、理财活动以及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迅速选择科学合理的融资方式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但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的背景之下,在其完善的过程当中,
4.提高经营效率
加强国有企业自身管理,转换经营思路和体制,提高经营效率,无论出于什么阶段,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最关键的。首先国家、政府不可能满足所有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除了通过其他渠道方法吸收资金之外,加强内部管理,是自身具备较强的营利能力,才有内源资金的积累。资产重组、债转股等方式都只是暂时解决资产负债率过高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只有将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真正地推向市场,才能在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上完成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在文章最后,笔者想说的是,适合企业个体情况的,才是最好的,企业应该努力去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高负债一定意味这高风险么?武断的作出判断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于不同的企业,面临的状况不同,所处的时期不同,适用的评价标准也不同。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一家原本负债程度已经不低的企业,行业前景大好,投资项目回报率有较高的保证,国家相关政策有利,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且落实到位,且企业处于发展期,那么高负债融资经营是不是可以呢?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当然,非常理想的状态可能很少会出现,但在具备部分条件时,对于资本结构的处理,企业管理层应该有符合本企业的战略性眼光,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决定。
参考文献:
[1]傅磊,洪蓓,于亦铭.高负债是否高风险——解读企业适度负债点 [J].会计之友.2007,(04).
[2]刘胜军,邓丽娜.再谈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08).
[3]彭凤麟.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财务风险及其对策[J].财会月刊.2004,(17).
[4]沈玥 :高负债与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关系探析——兼论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