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职能;素质教育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博物馆应充分发挥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博物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并以河北省博物馆为例,阐述了发挥博物馆教育作用所应采取的策略和一些做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中共十六大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的解释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博物馆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博物馆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成年人的终生大学。
一、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以学校的应试教育为主导,学生们最关心考试的分数,只有考得好才能升入理想的学校,才能有美好的前程;学校最关注升学率,只有学校的升学率高,学校才算有成绩,老师才能得到升迁和奖金。应试教育中,考试分数成为教育活动的指挥棒,重分数、轻素质的结果,往往造成学生分数很高但素质不高的现象。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就是把教育的目标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来,放在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来。
博物馆是一个纯公益性的机构,它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不是为了赢利或谋求其它的好处,而是为了把人类的文明继承传播下去,让现代人在汲取古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博物馆教育的精髓是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本义的。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博物馆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博物馆教育的开放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博物馆的大门是向全体民众开放的,没有国别、年龄、阶层、学历的限制,从本地居民到世界各地的客人,从儿童到老人,从普通民众到高官,从小学生到专家教授,都可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受教对象的广泛性,保证了更多的民众能在博物馆的教育中受益,从而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指受教对象对教育选择的开放性,博物馆赋予了受教对象对教育的选择权,博物馆不用考试或其它形式要求受教对象应当学习什么,受教对象对学习内容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利,博物馆教育选择权的开放性就决定了观众到博物馆的学习完全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学习,其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文凭之类的证书,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
博物馆教育具有广博性的特点。世界上博物馆的数量在不断地扩充,种类在不断地增加,教育内容在不断地扩展,其教育内容包含天文、地质、艺术、科技、历史、民族、军事、民俗等,可以说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博物馆就是一部实物的“百科全书”。在博物馆,受教对象不但可以学到生产中的知识,还可以学到生活中的知识,不但可以受到英雄人物崇高品格的洗礼,还可以受到艺术经典美的熏陶。博物馆教育内容的广博性,可以促使受教对象素质的全面提高。
博物馆教育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博物馆教育过程中大量运用实物,有许多是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受教对象看到这些实物,可以把它们还原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从而直观简明地把握学习的内容;博物馆教育还运用许多珍贵的文物,文物凝结了古人的伟大智慧或艺术创作,往往给受教对象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不但令其记忆深刻,而且会激发起强烈的探索兴趣。博物馆把文物、标本、文字、图片、音像展示及动手操作有机地整合在陈列展览中,更有利于观众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博物馆教育的公益性保证了教育方向的正确,所具有的特点也是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因此,博物馆可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相对偏少,据2001年《世界博物馆》统计,美国有博物馆6617座,平均3.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德国有博物馆5950座,平均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法国有博物馆5614座,平均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有博物馆2400座,平均6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我国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偏少,更凸显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可贵,因此更应该充分发挥每一座博物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博物馆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我国两千多座博物馆中,博物馆教育开展的情况差异很大,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著名博物馆的教育开展得比较好,每年接受博物馆教育的人数较多,但大多数博物馆的教育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每年接受博物馆教育的人数不多,博物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造成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有当今社会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对博物馆教育的冲击这一社会客观原因,更有我国博物馆教育落后,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特点这一主观原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教育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从河北省博物馆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博物馆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适应人民群众对素质教育需求的特点。
河北省博物馆与我国大多数博物馆一样,在发展中也曾遇到过诸多困惑。20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博物馆原有的《河北古代史陈列》、《河北革命史陈列》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典型的陈列模式,陈列内容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意识形态的痕迹十分明显,陈列手法也显落后,已经吸引不了多少观众。针对原有陈列出现的问题,河北省博物馆决定打造精品陈列,用高质量的陈列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博物馆教育的需求。1996年、1998年分别推出了《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两个精品陈列。这两个陈列展出的是河北省最精美的文物,展示内容采用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手法较为先进,分别荣获1997年和1999年“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称号。两个精品陈列的推出,立即把原来处于萎靡状态中的博物馆教育激活了,本地市民、中小学生把参观学习两个精品陈列作为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生动教材,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也慕名而来,河北省政府、石家庄市政府的外事部门也把它们作为河北历史文化的代表介绍给外国朋友。自两个精品陈列推出后,每年接待上百批次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友人。这两个精品陈列满足了部分人群对高层次历史文化教育的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素质十分重要,爱国主义是思想品德
的核心,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爱国主义更是公民的精神支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北省博物馆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主要的教育内容。2008年,河北省博物馆先后举办了《“抗击冰雪·心系人民”新闻摄影展》、《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年中国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分享光荣与梦想——2008北京奥运会大型新闻图片展》等展览。在这些展览中,爱国主义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而是一件件真实感人的事件。一位观众参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年中国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后留言:“我几乎是含着眼泪看完展览的每一幅图片,这次展览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画面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次极大的震撼,全部展览是一部非常深刻、生动的教科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极好素材。”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河北省博物馆还针对不同人群分别开展了系列博物馆教育活动。
针对部分人群对美术教育方面的需求,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馆藏书画精品展》、《百年百家国画艺术展》、《百年百家书法艺术展》、《明代吴门画派艺术展》、《黄宾虹艺术展》、《吴昌硕艺术展》、《潘天寿艺术展》等。省会的市民以前只在画册或电视中见过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现在河北省博物馆把这些大师的作品请到家门口,所以省会的市民尤其是美术专业人士都十分珍惜这些难得的受教育机会,有许多观众早晨一开馆就来研读大师的作品,直到下午闭馆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除了展示大师的作品之外,河北省博物馆还举办了《黄绮艺术展》、《旭宇与书法》、《河北省优秀国画作品展》、《河北省画院画家作品展》、《河北省20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等河北省当代名家的优秀作品。同时还举办了《长安区群众绘画、书法、摄影展》、《儿童美术作品展》等群众性的美术作品展览。这些不同层次的美术作品展览,满足了不同人群美术教育的需求。
河北省博物馆一直注重对青少年教育的开展,专门举办了一些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展览,如《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展》、《恐龙时代展》、《海洋珍稀动物展》、《身边的一百个科学小实验》、《诺贝尔科学百年展》等。这些展览或注重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或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或向他们介绍科学家献身科学、不懈攀登科学高峰的事迹,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这些展览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河北省博物馆针对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而调整教育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充分利用了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在河北省博物馆的观众人数每年都有稳步的上升,有更多的市民已经把接受博物馆教育作为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途径。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