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本教育方法论”改进《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2009-09-18 06:02姚美芝
教师·上 2009年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先学品德

姚美芝

时下风行的 “生本教育”是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方法提出来的,其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而这一特点正与《品德与社会》课所坚持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相吻合。我从前年起尝试改“师本观”为“生本观”,运用“生本教育方法论”改进《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虽然实验的时间不长,但三年来我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

一、“先做后学”“先会后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

“生本教育方法论”认为: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正是儿童自己,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因此,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坚持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使孩子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让空洞的头脑充实起来。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授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等在导学稿上开列出来,提前发给学生。然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要求进行调查、访问、查资料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家庭小账本》一课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在家里留心观察或询问家长,记录一星期内家庭各方面的开支情况,并制成表格。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前,我让学生走进商场访问售货员,细心观察商品交易的细节。这样,学生感知了:有的商品价格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有的商品早晚价格不同,有的商品在不同商场价格不一样……进一步,我要学生思考同样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学生经过“先做”(即调查实践)之后,既感知了商品市场的变化奥妙,增加了探索事物的乐趣,又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前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做”,能使他们直觉地、感性地把握所学对象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然而这种把握还没有完全诉诸意识,虽然可以称为“会”(即领会),但还不能称为“学”。于是,我在“先学后做”的同时,还认真做好“先会后学”过程的设计。如学生领会了不同商品不同时期价格不同的情况后,我列举了面包、熟食、饮料、书包、球鞋等五种降价商品,让学生讨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选购这些商品最好。这可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大家畅所欲言,懂得了怎样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二、“先学后教”“不教而教”,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

既然可以先学,是不是可以不要“教”了呢?当然不是。这里所说的“学”,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而是指在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的,且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指教师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度和方法,并通过课程问题设计,给出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让学生不能自己学的转化为自己能学的。这种方法落实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将个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零碎材料、信息等进行整理归纳,并提出恰当的问题,然后拿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时,我先布置学生各自收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屈辱史实,并整理归纳,办成手抄报,互相交流。然后在课堂上提出讨论题: “屈辱让人伤心痛苦,为什么要永远不忘?”“面对屈辱,当时人民为什么逆来顺受?”学生对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不仅有话可说,而且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有时还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我恰当加以点拨,使他们的争论渐趋一致,都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和“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方向发展。

“不教而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交流思考后得出结论,从而有所感悟。我在教学中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只要学生有可能自己学的,我就不教;学生自己学有困难的,我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学。如《诚实是金》一课,当很多学生反思自己不诚实的行为并做出了改正决定时,唯独有一个经常撒谎的学生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看来这孩子心灵受到了触动,但还没有勇气认错。于是我灵机一动组织学生展开另一场讨论:“说谎的孩子永远是坏孩子吗?我们该怎么对待他?”这样把“教”转化为“导”,使这个学生得到了爱的启迪,认识了诚实是金的道理。这件事说明:教师表面上有形的“无教”,实质上隐含着无形的“有教”。

三、课堂讨论、强化意识,让学生在思索中求知

教育的主旨在于,传承引导学生行动的意识;而意识的强化,教师的说教往往不如师生共同讨论。近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几乎堂堂课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生命》一课后,我把原来由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孝顺父母”的内容,改为在课堂展开讨论,并明确指出:怎样感谢父母?由你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大多数孩子回到家里后,每天自觉为父母做一件好事:或帮忙洗衣服,或扫地倒垃圾,或为奶奶洗脚……在《神奇的电话》一课教学中,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设问:“1922年8月7日,美国所有的电话都变成了‘哑巴,原因是电话机的发明者贝尔的葬礼在这一天举行。大家想想,如果没有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孩子们对这样的讨论很感兴趣,有的说如果没有了电话,有人突发疾病就不能和医生及时联系,可能危及生命;有的说我父亲是做生意的,电话等于是他的财富;有的说妈妈出差期间我天天都要打电话给她报平安,没了电话,她心里一定很不安……这种逆向思维讨论和正向思维讨论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思辨的密度和效果,从而发展了自由思维,使课堂充满智慧,学生也从思辨中增长了知识。

克莱思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事实正是这样,《品德与社会》课虽然综合性很强,内容很复杂,但教师只要懂得孩子,知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创造性的、是天生的学习者,就会把 “师本教育”改为“生本教育”,从而把课堂交给学生,那么这门课就不复杂,教好它就很容易了。

(责任编辑:黄佑生)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先学品德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