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东
编者按:又是一年暑假的来临,又是一个静心思考的时刻。目前,北京市高中课改走过了近两年的历程。教师们已经走出了最初的迷茫,收获了教学实践后的课程发展。从本期开始,栏目将分别从历史、语文、物理、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几个学科,交流其发展变化,集结一线教师智慧,推动课改的稳步前行。
2007年秋天,北京高中全面实施新课改。在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强烈震撼中,历史学科由于自身学科体系的重大调整,可谓首当其冲。从2007年秋至2009年夏,回顾近两年的历程,我们欣喜地发现,历史教师们在新形势下直面挑战,奋勇前行,发生了许许多多难能可贵的转变。
转变之一:重新认识教材
这里的“教材”是指教科书。传统的观点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
刚刚接触历史新课程教材时,教师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认为书上的知识内容必然是历史教学内容,凡是书上的“字句”必得面面俱到,不敢删减调整,更不必说创新了。教师们在课堂上争分夺秒,课下也想“抢滩登陆”……
当教师们偶尔从教材中抬起头,不去远望而仅环顾四周的时候,又陷入了一种新的困惑:一标多本!全国出版发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有人民、人教、岳麓和大象四个版本,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解读不一,教材选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结论也不同。究竟哪些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处理一标多本?更何况,仅在北京市,人教版和岳麓版就各占半壁江山……
正是在这样的困惑中,教师们开始重新审视教材的使用:是费时费力地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孰优孰劣,使自己从教学实践研究者演变为教材评价者?还是四套教材齐头并进,并将原教材大量引进,以保证教学“高大全”的态势?或是对比两本教材的结合部分,在字里行间中寻找信息……
通过一年多的课改实践,教师们逐步形成了对教材功能的新认识:“课标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历史课标才是历史教材的灵魂,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依据。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正确把握教材的功能,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呈现差异,教材各具千秋……教材的百花争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地寻找、比对、评品各教材的长短,忘记了运用教材实现课程目标的任务。”(北京市朝阳区一一九中学刘玥老师《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对历史教材的处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始逐步认识到“一标多本”的教材及教材多样性的呈现方式,是要为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保留充分的空间,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通过引导与帮助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在反思、批判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与形成历史认识。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话题”,是交流的载体,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媒介。
转变之二:重新认识学生
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课改前的传统学生观,实际上仅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是教育者管辖的对象,是装知识的容器;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现代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是学习的积极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最起码应该知道其现有的学习水平。在2008年的暑假和2009年的寒假,我们组织了两次新课程教师培训,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请朝阳区初中骨干教师郭大维老师做讲座。主题是:初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及实施。郭大维老师针对高中三个必修模块的每课教学要求,仔细讲解相应的初中教学实施过程,使在座的高中教师无不深受启发。在我们一些高中历史教师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仅限于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史实陈述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坐在教室的那些学生会是怎样的心态?学生在历史知识上并非一张白纸。或许由于历史学科没有中考,具体的知识他们会忘记,但是忘记某个知识点不等于未经历过历史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耳熟能详的东西,教师还不厌其烦地从零开始、从头讲起:谁是秦始皇、谁叫赵匡胤等问题占据着高中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忽视了有思考价值、能力层级较高的问题。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浪费”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因此,朝阳区历史学科在新课改实施中,下大气力进行了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工作,使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使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能够成为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的过程。
转变之三:重新认识教学过程
(一)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行为。设计是体现专业品质的一种追求,是严肃、认真的一种科学的规范。教学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品质的一部分,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2007年至2009年,朝阳区高中历史教研室组织了全区规模的教学设计编写两次。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
(1)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应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完成知识点的讲述?是教师才华的自我展现、教师的自我陶醉?还是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掌握历史知识作为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基础和载体?
(2)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是否把握了模块的立意?研究了专题的核心?抓准了课题的角度?
(3)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是否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需要创设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通过何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宽广、更深化的学习世界?
(4)教学反思:从课前设计到课堂实施,再到每节课上完以后,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又有着怎样的收获?
朝阳区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姚岚老师提出,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寻找引领一节课的“灵魂”;合理创建一节课的“结构”;恰当筛选一节课的“资源”;整合贯通一节课的“流程”。如今,这种思路已成为我区进行各种教学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
(二)关注生命互动
2008年12月,青政院附中的彭博老师作为朝阳区选手参加北京市教学片断比赛,她选取了《圣雄甘地》一课。经过精心备课与磨合,她进行了试讲。教师的课讲得非常精彩,但当课结束后,年轻的教师看到学生表现出了惊讶、迷惑和不解。在这一刻,她说出这样的话:“孩子们,你们给甘地写封信吧,把你们内心的看法和疑问全写出来”。
“老师,我们能收到回信吗?”孩子们问道。
“能。”这是年轻教师的回答。
通过学生们对问题稚嫩的、个性化的理解,可以使学习的个性发展在独特的感悟中顺利开展。新的教学过程来源于30位学生写给甘地的信中的近40个问题,教师在一周内阅读了百万字的资料,为学生“请来了”甘地。在与甘地的“对话”中,学生接受着人文素养的浸润和感染,通过思考、探索、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从简单的灌输、传递与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伴随着思考和收获,促进学生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历史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甘地的回答”中,领悟着,感慨着,共同发展着。
“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没有怯懦、没有退缩,更没有踟蹰不前。”这是奥巴马总统演说中很普通的一句话,它可以代表我们面对新课程时的一种心态、一种行动。仅以一篇文章来表达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冲击和转变是难免挂一漏万的,但从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历史教师们在适应着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在扎扎实实地实现着教学方式的变革。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新课程实验,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的答案,要靠教师们在实践中积极地、开放地、民主地、科学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