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的那点心事

2009-09-16 04:45李向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杜丽娘朦胧诗翠翠

李向东

《边城》中有一个情节:翠翠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的草荐上,梦中灵魂被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复又飞蹿过对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

第二天醒来,她第一件事就是向祖父诉说昨晚上的梦: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可我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这个梦不妨名之曰“虎耳草梦”,而这个梦是主人公翠翠那一点纯真少女心事的体现,同时,又是她现实人生的艺术写照。从审美角度讲,梦境的描写开掘了审美境界的“梦幻之美”。

首先,“虎耳草梦”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象征。

虎耳草,心形,紫红色,是湘西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如意”、“同心结”。在中国的人文环境中,心形的东西都是一种寄托和象征,所以虎耳草是翠翠爱情的寄托和象征。它随着歌声出现,伴随着翠翠美丽的梦,它是美的,也是有趣的,因为翠翠“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即未来精神的皈依之伞。虎耳草从梦中的幻境到现实的企盼,再到“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为止,反映出翠翠的爱情从朦胧到清晰,从矜持到热烈的变化。

第二,“虎耳草梦”是以梦为线索,艺术地再现翠翠的一些“朦胧事”。

15岁的翠翠是湘西美的精灵。湘西有青山绿水的明净风光,风光中有风情纯朴的边民,边民中有相依为命的亲情,亲情下孕育了翠翠纯真的初恋之情……

16岁的杜丽娘也做梦,杜丽娘是“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中的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之后,春情被唤醒,和翠翠一样只是不明白这种少女刚刚萌动之情是何物。但是,梦实在是太勇敢了,太守的女儿杜丽娘,入梦去竟然见到了一个素昧平生的书生柳梦梅,擎着柳枝,缓缓走来。相形之下,翠翠则含蓄得多,纯真得多。

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她对祖父关心备至;她内心炽热多情但外表温婉腼腆,她情窦初开但无处宣泄……诸多边城人民的淳朴的性格特点集中在翠翠身上,是一个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借用“虎耳草梦”,极具隐喻性地述说了主人公的这些“朦胧事”,给我们读者创设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如果杜丽娘是“大家闺秀”的话,翠翠就是地道的“小家碧玉”。如果杜丽娘的梦过于直白而冲动的话,翠翠的梦则含蓄而朦胧,翠翠的梦是一首“朦胧诗”,作家是通过这首“朦胧诗”去书写翠翠的“朦胧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许多人都读过朦胧诗,朦胧诗因其朦胧,事实上读者群并不算庞大,这与读者的“梦幻之美”的审美境界有关吧?

第三,“虎耳草梦”开创了一种审美的全新境界。

于丹在《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的“梦幻之美”一节中说,就在今天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在我们必须遵守的过分现实的秩序之外,是不是还有可能给我们一个梦想的空间?也许我们每个人在梦幻中可以触摸到的是心灵深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

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哲学家研究梦,文学家利用梦。弗洛伊德说梦是人反映意识和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理智的枷锁放松,人的心理深层最隐秘的东西就浮现了出来,所以梦最能展示人最原始最本质的情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临川四梦”中《牡丹亭》、《紫钗记》是对“情”的高扬,但“情”的背后是对“性”的肯定,这是对人性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与爱的需求的张扬;《邯郸记》、《南柯记》剧中主人公的梦中富贵、飞黄腾达,实际上是作家借助他人表现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种普遍具有的理想,表达了人性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边城》则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人物心理。翠翠离奇的“胡思乱想”,让人感受到渐渐有了自己心思的少女的孤单寂寞,以及爱情的幼芽萌发时心灵的躁动;翠翠“顶美顶美”的梦境,展示出对朦胧爱情的甜蜜感受和潜意识里对爱情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则是作家借助对翠翠的形象刻画,达到其内心世界、理想追求的艺术外化。

在《边城》中,作者要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这种传统社会美德已受到极大破坏,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世俗状况。《边城》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梦”,一个作家心灵世界的“桃花园”。作者煞费苦心地描写了翠翠一个“最有趣”的梦,并且这个梦与翠翠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密切相关,翠翠的“梦之美”与湘西的自然风光之美、人情之美共同构建了我们艺术欣赏的华丽乐章。

边城的明净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小说中的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都有古君子遗风,故事中表现的手足情、祖孙情、爱情就是湘西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的方式。

——而所有这一切,原来都是一种“梦幻之美”啊!

理解了《边城》的“梦幻之美”,就有助于理解“朦胧诗”;理解了《边城》的“梦幻之美”,就理解了许多艺术家为什么会在“梦”上做文章,而且做足了文章。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杜丽娘朦胧诗翠翠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翠翠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北岛《回答》:理性姿态的思考,掷地有声的回答
浅谈朦胧诗语言的空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