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梅
身为语文教师,有一个躲闪不掉的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教书十二年中遇到过各种答案,不同的时期流行过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整理了这些答案,后来不得不用四个字:众说纷纭。新课标的出现,新教材的启用,新观念的形成,忽然让我对上面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什么是好东西?好东西就是有魅力的东西。比如:《蒙娜丽莎》,唐诗宋词,NBA比赛……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有魅力的语文课。那什么是魅力?它又来自哪里呢?词典上有云: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永久的魅力来自深厚的学养;对于语文课而言,魅力来自渊博的老师用各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吸引力。
一、深厚的学养使语文课充满魅力
随着教材文本的更新,语文课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她无所不包,使语文课越来越难教,同时,也成就了她的魅力。试想哪一科能像语文课这样,上穷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任意驰骋呢?比如,教授《威尼斯商人》,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在课结束之前,可顺便提一句:在这个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典雅华美的剧本中,有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夏洛克的身份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犹太人呢?由此可见在欧洲对犹太人的偏见实在是由来已久。这也就不难明白二战时希特勒为什么有个巴巴罗沙计划,为什么在前线急需火车运送士兵和武器时,德国纳粹却用宝贵的车皮,一列列地往奥斯维辛押送犹太人了。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去查一下二战时期相关资料。这样信手拈来的历史知识丰富了语文课的内容,也让学生开阔眼界。在一个人的少年时期就打开他的知识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二战是一个相当大的论题,虽然二战差一点成为人类文明的灭顶之灾,但同时它又孕育了战后诸多新的文明,这一课,是学生迟早都要上的。
在课堂上,深厚的学养如果能无孔不入地滋润着学生尚待耕耘的心田,就可以让学生爱学,乐学,使语文课在一天枯燥的八节课中,卓然而不群,是可爱的,轻松的,充满灵性的。
语文老师深厚的学养当然以文学为首,应该在教学中时时熏陶,让学生形成一种文学视野,积三年之功,是不难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三年寒窗如果只学了百十篇课文,那真是入宝山而空回了。比如古诗词的教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共选了70首,唐诗的比例最大。赏析、背诵之余,老师还应该以自身的学养给学生一个唐诗的视野,把唐诗的流变渗透给学生:初唐,除了初唐四杰,宋之问和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不应忽略的,而陈子昂更厉害,从汉魏风骨中开辟出唐诗的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启李白杜甫。安史之乱是一道分水岭,战乱以前的盛唐气象可分为两派:一派是爱好自然的隐士,是出世的退守者,以孟浩然为代表;一派是向往边塞的侠士,是入世的进取者,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五言七言全能的王维则是两派之间的桥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双峰对峙,李白杜甫各自在顶峰上“相看两不厌”。李诗源于《楚辞》,杜诗源于《诗经》和汉乐府。其后又出现两派,一派以白居易为首,下有元稹、张籍、王建、李绅;另一派以韩愈为首,下有孟郊、贾岛、李贺,其源都出于杜甫。从此,杜甫对后世的影响就变得非常突出,而且历久不衰。再往后是属于杜牧、李商隐的30年,在唐朝的最后,诗人不少,成就不大,无法和他们的前辈比肩。有了这样的一种眼光,再看那些选入课本的唐诗,就能有一种新的理解和品味。教学中涉及现代文学部分时,应该把钱钟书、张爱玲作适当的补充。外国文学应该让学生知道比较不同的译著版本,傅雷、朱生豪、张谷若的译本比较好。笛福、斯威夫特、罗曼·罗兰之外,狄更斯、雨果、托尔斯泰也得看,奥斯丁的可以和《简·爱》比较着看,美国的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也得涉猎,等等,不一而足。天长日久,学生有了这样的学养滋补,好比用文火慢煨的进补,气完神足。
学术界有一句老话:文史不分家。历史之于文学的重要,在于它能给文学以广袤的思维和超拔的高度。不了解普法战争,学生就不可能领悟《最后一课》和《羊脂球》,更不可能和小弗朗士同哭同笑。在语文课上应该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欧洲,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知道欧洲大学的起始,是一个明智之士在街上宣讲他发现的伟大真理,围着一些愿意听的人。一个年轻的神父在巴黎讲授神学和逻辑学,数以千计的渴望求知的青年人向这个法国城市蜂拥而来,巴黎大学就这样诞生了。而牛津大学是一批被巴黎大学开除的教师和学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组建的。文艺复兴就是在这样一片喧嚷声中形成了。这样点滴渗透,让学生有一种历史视野,了解古希腊,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有了日渐丰厚的历史积累,阅读能力也会水涨船高。教语文,不能单纯地进行技术性训练,醇厚的文化熏陶才能给学生以源源不断的内功,内功修为增加了,才能达到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语文教师在文史之外应该有更宽广的知识视野,才能以深厚的学养使语文课充满魅力。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比如音乐、绘画,还有历史、哲学、地理以及自然科学的常识,都应慢慢对学生施以熏陶。“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什么?答案在地理常识里: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下降6度。笛卡儿仅仅是一位数学家吗?同样的航海,哥伦布是探险,达尔文是考察,他们的行为的文化内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安培、伏特、欧姆、法拉第、富兰克林在电学方面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传承关系吗?把这些知识在适当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引入语文课,这是一种艺术。在艺术女神的帮助下,语文课总会有迷人的魅力。
不止一届的学生在毕业后说:“老师,我们最爱听的内容是你在讲课时跑题的内容。”课堂上学生对于课文已经熟读过了,文本的意思都已掌握,他们囿于知识视野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语文老师可以跑题的地方。当然,跑题不能信马由缰地瞎跑,那不成了胡说!跑题分成两类,一类是备课时对相关资料做取舍后精心安排的,另一种是讲课时忽然生成的一种联想,是神来之笔。无论哪一类,共同的原则是:有利于完成教学主题,是对学生的一种有体系的熏陶。跑题时一定要掌握分寸,讲到神采飞扬时要克服卖弄知识的冲动。事实证明,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在这个地方学到一些相关的有趣的课外知识。而这正符合少年人好奇心强的特点。语文教师正可以投其所好,用深厚的学养把学生紧紧抓住,使语文课充满魅力。
二、增加语文课吸引力的几种小方法
1.用游戏增加吸引力
游戏是人的天性,人在玩的时候是最专注的,这是最能吸引学生的一种方法。引入课堂的游戏应该短小而高效,《幸运52》中的“猜词条”就可以引进课堂。猜词条这个小游戏既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又能拓宽知识面。所猜之词,有的是课文背景,有的是课文重点,有的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在笑声中就把知识学了,实在是好。把词条换成课内解词效果亦佳,这种形式当然比枯燥无味的解词测试受学生欢迎啦。
2.用妙语连珠的导入吸引学生
导语的重要在于它可以先声夺人,在刚上课的几分钟之内紧紧抓住学生。比如《捕蛇者说》的导语:学习古诗文应该了解作者的喜好及写作风格,这样才能亲近作者,读懂文章。拎一壶酒去访李白;炖一只小鸡儿可以去邀孟浩然;对着一幅画和王维谈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跟王昌龄唠唠边关战况……接近柳宗元不需要这些,只需一颗饱含仁爱的同情心!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听听蒋氏的心里话,体会一下当时柳宗元的心情。
3.用变化吸引学生
再好的东西周而复始也会让人生厌,只有无穷无尽的变化才会产生永远的魅力。教《孔乙己》也应该变,把不厌其烦的分析变为学生的自主研究。学生初读时有困难,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结果,读不懂是事实,怎么办?提醒学生从小说的基本常识入手,由浅而入深,让他们自己读,自己整理,确定研究方向,然后再自选研究课题,学生完成得很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化就是创新,能让教师脱去匠气,能使教学成为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总而言之,我认为深厚的学养再加上几种增加吸引力的小方法,能使语文课添加魅力,二者是“本”与“标”的关系:树根扎得深,树梢才能青翠。无论多么科学、新潮的方法与技术,如果没有学养紧随其后,使之每次出现都含有不同的文化魅力,那就不可能老是让学生眼前一亮,终有黔驴技穷的时候。有些同仁认为: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靠的是自身文化品格和功力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而不是靠那些所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操作。却又是矫枉过正了。二者都得有,好比武林中人,内功再好,不会招式,还是吃亏,终不能克敌制胜。有了蕴藏深厚绵绵不尽的内功,再加上变幻莫测的招式,是锦上添花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怎样使语文课充满魅力?这是语文教师穷其一生也说不完的话题,上面所说的只是管中窥豹,挂一漏万。恳请方家指教。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