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感悟

2009-09-16 04:44张丽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必修课教学大纲数学课程

张丽红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与过去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整体性以及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必须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为课程决策者,创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学习和吸取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发挥的机会、数学问题情景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几点对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标志的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感悟。

首先,课程理念上更加细化新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个明确的基本理念,即提供发展平台,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差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这些理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把过去强调的“双基”认定为一个动态发展概念,在继承这一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摒弃过于繁琐的计算、人为设置的技巧化难题及机械记忆的负担。而把导数、数学处理、数学建模、统计与概率、微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数学作为新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增强应用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实践能力。新课改新教材改进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使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更全面的育人功能,在课程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与魅力。一改过去《数学教学大纲》中仅对数学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进行简短的阐述,而没有清晰的课程理念弊端,给师生以课程理念全新的感受。

其次,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有新意《数学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设置上有新的创意,提出多种选择方案,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设置面向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必修课数学外,又为部分学生希望在人文领域、社会科学方面发展设置选修系列,还设置供文理两类学生共同选择的富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选修课程系列。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为提供更多选择性给予时间上的保证,这主要通过必修课时的减少来实现:《数学课程标准》必修课总课时数为《数学教学大纲》必修课总课时数减少10课时,使学生高中3年学习期间可自主选择选修课的课时数增加,选择性更能落到实处。过去《数学教学大纲》设置必修课、选修I和选修Ⅱ及每册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来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但选择有限,必学有余,即选择不足。

第三,课程内容关注“学生体验与感受”和“知识产生的背景”,给人新启发新课标中选取的内容与过去《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有一定变化。课程主要分为必修和选修,分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3个部分。学生只要完成10个学分的必修课,即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其课程的内容除新增算法、统计外,其余大部分与《数学教学大纲》相同,是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掌握的。但要求有所变化,给予新的启发: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强调知识产生的背景。新课标还对一部分内容重新设计,进行调整、整合,使得课程尽量符合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处理课程内容,结果是学生有更多精力来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本质,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高质量地、有效地完成高中数学新课程计划,达到其学业目标。

新课标还同时明确:数学探究、建模及数学文化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对集中的活动形式,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渗透在各个模块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钻研数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多方面、多层次预测学生集中的活动中提出或遇到的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引导者、促进者。而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诱导”与“引导”,即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科学家走过的路,促其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还要优化教学模式,摈弃教师独霸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

总之,新课改,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新的教学思想,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爱学、乐学、想学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汀流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必修课教学大纲数学课程
鲸宝宝的必修课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