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污染

2009-09-15 09:08杨冬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化学污染人类

杨冬华

当今社会对化学的重视程度、应用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然而,化学在给人类带来巨额的社会财富的同时,由化学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托普弗撰文指出威胁人类十大环境的祸患有:

1.土壤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化学工业污染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

7.人口爆炸、土地退化、贫穷等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

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空气污染严重;

10.极地臭氧层空洞.

以上这些大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有关.

此外,还有化石燃料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天气异常;酸雨的危害;汽车产生的废气造成大城市光化学烟雾事件;二恶英、赤潮、白色污染等.所以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威胁人类环境的祸患.

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18世纪后期,欧洲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开始插上技术的翅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能源.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高度城市化.这一阶段的环境问题跟工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先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剧增,发达国家的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后来这些国家的城市周围又出现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业三废、汽车尾气更是加剧了这些污染公害的程度.

在后来的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花大力气对这些城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目前这些征兆集中在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这一切表明,生物圈这一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近它的极限.这还表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长远性.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逐年增长.

经过5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化学和日常的社会生活关系很密切.我们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生存的空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猜你喜欢
化学污染人类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