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森鹤
摘要喜爱一样东西,是因为它能给你带来快乐。要使学生喜欢数学这一学科,也必须使他们感受到这一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之感。唯有如此,方能使他们真正专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方能使他们从学习带来的重压之下抽身而出。那么,在学习数学,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让学生快乐起来,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应怎样努力地去追寻理想的数学课堂呢?笔者就从追寻“真情流淌、思维厉炼、智慧思维、个性张扬、理想生态”等五个方面切入点,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真情 思维 智慧 个性 生态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正焕发着独特的魅力,感染、熏陶了许多数学爱好者。而数学课堂,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摇篮”,是孕育数学潜能的“田园”,同时它也应该是传递快乐的殿堂,它更需要多彩的阳光的撒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名数学教师,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丰富多彩、奥妙无比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去体验、欣赏他们眼中的数学,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吗?“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应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 这应该成为我们常常思索的问题。
一、追寻真情流淌的数学氛围,建构理想的数学课堂
来自课堂的情感泉源,是对知识本身的体验、融入与感动,情感的课堂泛起的涟漪、收获的浪花是学生心有灵犀的融通、轻舞飞扬的创造。
【链接】“人比计算器更聪明”——学无止境
例在教学《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课时,课的尾声是这样的:
“考考你们:22222222×55555555=?”(教师先放给学生用计算器算,学生答案不一,而且产生了很多困难。)
生1:=1.234567877
……(教师将学生中出现的答案尽显无遗。)
师:这么多结果,有什么想法?(学生的想法尽显无遗。)……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想到了下面好多种办法。)
生1:验算。用得出的结果÷55555555。(教师评价:思路很清晰。)
…… 但这些方法都未将问题实质性地解决。
师:我有个祖传秘方,拆开信封,我相信你算完这三道题就会明白了。
22×55 222×555 2222×5555
老师的“引领”,让学生很快找到了计算的规律。学生在一片恍然大悟声中,解决了“22222222×55555555=?”这一难题。这时教师还不停手,因势利导。
师:“噢”这种声音最好听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师:试一试:999999999× 999999999 =?……
师:借助计算器,我们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但人比计算器更聪明,学无止境。
【魅力解读】
老师以智启智,以情激情,在这里我们更是领略了数学课堂别样的情感力量。首先,那是一种因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激情体验。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而是通过创造一种有支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经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当学生的发现得到认可时,那是一种怎样的兴奋和愉悦,它将变成一种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不断激励学生再次投入新的探索活动中,成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动力。此时的学生不再停留在对数学的认知浅层上,而是有着对数学内在美的强力体验和内化。虽没有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学生有“快乐享受”,享受思考、享受探究、享受对话、享受倾诉……有谁能说,这时的学生心中荡起的阵阵涟漪不是对数学神奇、数学智慧的向往。有了这样的教学行为,数学课堂因此而呈现出另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磁场。
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才能看到“7”与“北斗七星”连缀出的斑斓夜空。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人比计算器更聪明,学无止境。
二、追寻思维厉炼的数学时空,建构理想的数学课堂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一句话: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从"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意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 “对话”,张扬个性,生发灵性,不仅可以让师生、生生的思想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发出创造的灵感和冲动,还可以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涵养个性。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
【链接】“正方体,从四个方向看到的形状都一样的呀”
在学习了《观察物体》一课时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生答道:“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此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准备作最后的总结。突然,另一名学生站起来:“不对,这句话是错的。一个正方体,从前、后、左、右位置看,看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对呀!”大家焕然大悟。
“球也是一样的。”教室里炸开了锅。
“圆柱、长方体……”学生竟然又举出了许多。
“只要给每个面涂上不同的颜色,看上去不就不同了吗?”呵呵,竟然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
马上有人反驳:“形状还是相同的呀,只能说是颜色不同而已嘛。”
“如果放上两个正方体,看上去还会一样吗?”一个学生倒是边说边把两个相同的正方体学具拼成
孩子们竟顾不上已是下课的时间了,依旧争论不休,还纷纷离开座位从不同角度观察,寻求答案。
【魅力解读】
传统的数学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新的课程标准引入“对话理论”之后,对话便成了当今课堂教学的时尚。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样走下神坛,经常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真理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援助者,让平等、互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对话成为我们数学课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庆幸自己接受了这种教学理念,是教师的“敞开”与“接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是学生的“敢想”与“敢言”,让教师本身受益非浅;是师生间的“平等”与“互动”,促进了彼此情感和智慧的交融。是的,师生的平等对话意味着肯定之中的引导,浅层之下的深入。在上述案例中,在教师总结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有谁会想到学生竟还会发出那么多“另类”的声音呢?这意外而来的“小石子”激起的思维浪花不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理想”课堂吗?我庆幸自己没有对他的“突如其来”敷衍了事、置之不理,否则,又怎能有他们的“敞开心扉”呢?在这里,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聆听到的是独特的见解,欣赏到的是别样的精彩;在这里,除了情趣、理趣外,更多的是睿智;在这里课堂真正成了展开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理想世界”;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是那么神奇而美妙……
三、追寻智慧思维的数学天地,建构理想的数学课堂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他们有血有肉,
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因此,我们要留的是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展示自己”。
【链接】“我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
如教学“求最大公约数的练习课”的一片断,学生反馈用短除法求一般关系(12,8)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课进行得很顺畅,气氛和谐,师生心情愉悦。我刚想乐滋滋地进行三种关系情况的总结与对比。 “想法怪招”薛杰同学早已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叫着:“老师,我不同意,一般关系的两数求最大公约数也不用老老实实地短除法!” 哦——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咯噔一下”,虽然心里不太高兴,还是和悦地示意他接着讲:“老师,如果是一般关系,可以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也许是受到我的默许,他一边说,一边径直跑到黑板前,边举例,边讲解,下面是他的板书:
因 为所 以
18-12=6(18,12)=6
25-20=5(25,20)=5
66-44=22(66,44)=22
咦,听起来还蛮有道理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竟有这么简单的方法,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先来研究薛杰的这种方法:让全班同学以练习七第3大题为例,自主探索、验证。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除去互质和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有这么几组:9和12、18和24、6和10,用“薛杰的减法”一试:
因 为所 以
12-9=3(9,12)=3
24-18=6(18,24)=6
而第3组10-6=4,但是(6,10)=2,看来“薛杰法”有缺陷,值得探讨。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啊!可是薛杰又倔强地举起了小手:“老师,这种情况可以用连减,10-6=4,很明显4不是6的约数,再把6-4=2,2就是6和10的最大公约数。”哦,他的意思是再把减数和差相减,用连减法再试一次就OK了。此时全班同学的情绪高涨,摩拳擦掌,我——被震撼了,同伴——被折服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减法(连减法)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果然有效,而且是简捷、高效!学生此时的成功喜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大家决定把这个方法命名为“薛杰求最大公约数法”。
【魅力解读】
本课虽然没能按老师的预设完成任务,但课堂上学生演绎得淋漓尽致。笔者根据课堂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生成,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在共振中共鸣,这样的课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我选择的需要,也有自我负责的能力。课堂中,师生的活动和交流是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智慧的。正因为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每一位学生充分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大胆显露“身手”。正是有了这样的激励,学生生命的潜能被激活了,一个个别样、新颖的想法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也让我们因有幸目睹这一“精彩瞬间”而深感震撼,深受鼓舞确实,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让我们关注学生每一个动态、关注每个生成的细节,用我们的智慧去激活学生的心智,让数学探究的课堂变得魅力无穷。
四、追寻个性张扬的数学广角,建构理想的数学课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充分地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每一个学生沿着自己的心路走向知识的彼岸。
【链接】“我会,我会,我也会”
例如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后,呈现一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数据(2/3,3/4)时,引导学生想想办法有什么办法比较。没等我把话说完,只听到一个学生喊到:“老师,我会做!”随即,好几个声音也附和着说:“我会,我会,我也会。”于是,我本着学生的需要,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果然孩子们“创造”出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办法,策略之巧妙,令人佩服。
生1:可以把两个分母通分成相同的12后,就变为8/12与9/12,所以2/3小于3/4。
生2:老师,我也会,我是把两个分子通分为6,就变为6/9与6/8,所以2/3小于3/4。生3:老师,我还有一种办法,假设一个西瓜吃掉了2/3,那就是剩下1-2/3=1/3,而一个同样大的西瓜吃掉了3/4,就剩下1-3/4=1/4,而1/3大于1/4,所以剩下越多,表明吃掉就越少,所以,2/3小于3/4。
生4:老师,我还发现,把这一组数据中的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得到2乘4等于8,写在分子2的上面,3乘3等于9,写在3的分子上,8比9小,所以2/3小于3/4……
转眼间,黑板上呈现出学生通过实践得到的比较的好办法,对于学生争先恐后的讨论回答,我也不由得鼓起掌来。多么奇异的思维啊!孩子们一个个 “奇思妙想”好似一朵朵可爱而珍贵的“智慧之花”绽放于课堂,成就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魅力解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也说过: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于是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成了时下最时髦的一句口号。的确,我们的孩子虽小,但他们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逻辑和思维视角,他们内心的独特想法需要得到鼓励与肯定,他们的个性思维需要得以张扬和展示。
在上例中,既没有生动现实的生活场景,又没有流光溢彩的媒体展示,更没有宏伟开阔的数学视角,但就是在这个“素面朝天”的课堂里,学生凭借自己的原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创造”出了如此多的算理,对他们的“标新立异”我们不得不为之感叹、汗颜。他们在课堂中也会因自主构建知识而充满幸福,因自己独特的见解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感到快乐。对此,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他各自发展的潜能,都有他独特的思维空间,都有他自我探究、追求成功的需求。所以,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们的一切!千万别让你呵护的双手遮蔽了属于孩子们的天空。只有对他们的个性羽翼进行着百般呵护,才能使其日趋丰满,将来才会自由翱翔,搏击长空。
五、追寻理想生态的数学磁场,建构理想的数学课堂
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链接】“我为鸽子造个家”
这是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的练习课。在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见图)通过给鸽子找窝的有趣的练习形式,进行“十几减9”的初步综合练习
师:鸽子想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
孩子们都在认真地“做着好事”,突然有个孩子嚷嚷开了:“还有一只鸽子没有家呀。”
“哦,那该怎么办呢?它会开心吗?”
生1:不开心,好孤单呀。
生2:它肯定会哭的,迷路了,找不到家了。
……
“那我们大家帮帮它吧。怎么样?”
“对,我们给它造间房子吧,也送它回家。”
孩子们拿出彩笔开始画房子。……
【魅力解读】
直至今日,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仍有许多教师依旧是教材的“传声筒” ,向学生填充知识的 “压缩饼干”。我们无法否认他们在课前对教材研究所付出的艰辛,也许他们曾为了一个环节是否通顺而冥思苦想多日。但就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就常常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牵制,始终挣脱不了它的束缚。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我们应该要融入智慧地“用”教材,创造性地“改”教材。并努力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为学生提供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美餐。
试想,如果当时教师没有蹲下身来看孩子,就不会“附和”孩子的发言,孩子们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教师缺少了一颗童心,缺少了一份爱心,那么“鸽子迷路了,找不到家了”这一富有童趣的想象就很难打开孩子们的思维闸门,课堂上就不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不是吗?
结束语:课堂本就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本就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彰显生命精彩的时空;本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发现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可能;本就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伸出温情双手的怀抱;本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 刘吉风.聚焦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J].中小学数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