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伟
清代名臣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内容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曾国藩读书很重视作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名人读书14法
◎ 余力
孔丘:“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王充:“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华罗庚:“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冰心:“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李政道:“涉猎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培根:“酿蜜法”—“不应该像蜘蛛那样肚子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那样采百花酿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