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宣
93岁,漫长而又短暂。为中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他的整个生命。
勇往直前的
开山脊梁
20世纪50年代,沈阳东郊一片出没着野兔子的荒草地上,走进一支神秘的队伍,领头的人中有历经战火的少将、大校,有扛着中校军衔的专家,身后是100多个齐刷刷的20岁出头的大学生。没有喧闹,像地里一夜钻出的小苗,新中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研制机构在这片草地上诞生。
担负技术总负责的40岁的吴大观,是这支队伍中唯一见过喷气发动机的人。他和他的战友们面临的将是一条怎样艰难的道路?
太多的过程,都散落在今天已经看不到的荒草地上,人们能够清晰记忆起的是灯光,吴大观办公室的灯光,设计室的灯光,资料室的灯光,从黎明到深夜,灯火通明。这些学俄文出身的年轻人要从ABC开始向英文进军,而唯一的老师是吴大观和两张唱片;6架部队送来的U2飞机残骸成了最宝贵的研究“标本”;一部手摇计算机噼噼啪啪成千次成万次成几十万次地计算着一组组不能差之丝毫的数据;一把烟袋杆长的计算尺,丈量着以吨计算的设计图纸……
“什么时候拿出你们的产品来献给党?”吴大观把日思夜想的这句话写在了办公室笔记本的扉页上。
收获了一个世纪的
中国人的骄傲
路,终于打开。那是一个个创纪录的闪光足迹。
1958年,中国第一型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发动机试制成功,把歼教—1飞机送上蓝天。
1959年,红旗2号喷气式发动机试制成功。
1969年,中国第一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涡喷7甲发动机试制成功。
1971年,中国第一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涡扇5发动机试制成功。
1978年,中国第一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涡扇6发动机试制成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所有这些发动机在当时都没有实现定型装备部队,最终下马。吴大观不止一次地说过:“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
1985年12月,他与另外8名专家给中央写信,建议以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自行研制大推力发动机,从而催生了中国“太行”发动机的诞生。今天,由“太行”发动机装备的战鹰已经冲上蓝天……
“文革”结束后,吴大观开始和时间赛跑。他拖着一只失明的左眼和仅剩0.3视力的右眼,每天早晨7点前就到办公室,晚上11点才离开。
引进斯贝发动机期间,进行150小时定型持久试车时,英国专家组织两班倒,63岁的他却一个人顶两班,发烧到39℃仍不下岗。
他在88岁高龄学会了使用电脑,天天坐在电脑前,戴着眼镜,再拿着放大镜,搜寻下载着各种有关航空发动机资料,一摞一摞地装订好,送给工作在一线的晚辈们。
今天,当中国航空事业的年轻一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时,吴大观收获的是一个世纪的中国人的骄傲。
把信念、忠诚与爱洒满
祖国的万里长空
或许,在时下某种价值观的视角里,吴大观有些“悲剧”。他从未在自己的手上拿到过奖项,一辈子的最高职务仅是副局级,甚至连世人仰慕的院士都不是。
走进吴大观的家,每一个人都会为这个清贫如一张褪了色的老照片的家感到震撼。刷着半截白灰半截油漆的老墙,吊着一根老式日光灯的天花板,一张可以折叠的简陋饭桌,磨白了皮的破沙发,一排用当年从沈阳搬家过来的包装箱打的衣柜,衣柜里最好的一件衣服,是有4个口袋、穿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他把它称为“常委”。
给予的人生是多么快乐的人生。可是,他老了,要走了,他还能拿什么给予?
在近90岁的高龄,离开一线岗位,有时间了。吴大观自费订阅了许多时政及航空报刊,每天从早到晚孜孜阅读,认真做学习笔记。从毛泽东、周恩来的语录,到邓小平文选;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到科学发展观的文摘,他都一一抄录下来,工工整整,一笔不乱。有谁能想到,这出自一位只有微弱视力的耄耋老人之手!
2009年2月18日,吴大观老人住进医院。搞了一辈子自然科学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拒绝一切治疗。
“没有用了,不要浪费国家的医药费。把药用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吧。”这是他对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话。
2009年3月18日,93岁的吴大观老人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但他的慈祥、纯真以及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让每一个医护人员心怀敬意。
航空发动机专家,1916年生,江苏镇江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4年赴美国,先后在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普惠公司实习,1947年回国。曾任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广州分厂技术员、北京大学讲师、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科长、处长,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中国航空研究院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副厂长,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