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开发区”是我国继经济特区之后又一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自1984年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起,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见证了开发区经济腾飞的步伐,这块“试验田”所起到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亲商”成为我国开发区发展的特色理念。
如今,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时代潮流中,“亲商扶商”的开发区发展正围绕“数字化开发区”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以服务企业为重点的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正日益成为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从“三通一平”到“九通一平”再到“新九通一平”,开发区筑巢引凤,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其中,信息化手段发挥了很大作用。
招商引资事关开发区发展大局。能不能为企业营造适宜发展的投资环境是开发区能否引来“凤凰”入驻的重要因素。
中国开发区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早期“三通一平”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九通一平”的软环境建设再到“新九通一平”概念的提出,中国的开发区各显神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信息化手段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筑巢引凤,基建先行”,硬件设施是投资环境建设的一个方面。早期,为吸引外商投资,中国的开发区普遍提出了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的“三通一平”工作目标。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需求的加大,软件环境建设被提上日程,各地纷纷建立国际电话专线等外商投资通道——这一般被视作为开发区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发区着手铺设光纤网络,进行网站建设,开通了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网络新通道,并陆续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1995年电子政务建设至今,开发区在信息化硬件平台、网站建设、内部公文流转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1998年开发区门户网站首次投入试运行,同年,专用电子邮件服务器正式开通;2005年,办公自动化的内网全线开通;在硬件平台建设方面,针对分散重复建设、网络监管困难、网络安全性差等问题,开发区采取技术手段对全区网络平台进行了必要整合和优化,进一步完善了全区的网络运行模式,软件环境得到提升。
开发区前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开发区原有的政策性优惠措施受到普遍国民待遇的冲击。面对这一难题,走在前列的开发区跨越了“三通一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提出“九通一平”和“新九通一平”的概念,着力提升软环境。天津开发区即是一例。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根据自身建设情况的不同,对“九通一平”概念解释也不一样,天津开发区“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的说法带有一定标准性。
对于天津开发区来说,要实现“九通一平”,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社会化物流系统建设、多渠道的金融服务建设以及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等系统为核心的新经济平台建设缺一不可。可以说,这些建设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尤其离不开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深入应用。
开发区服务企业的职能定位赋予开发区管委会“亲商扶商”的特点。依托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搭建产业促进平台,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信息化成为我国开发区信息化探索的方向。
与开发区的属性和发展方向息息相关,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有“亲商扶商”的自身特色,这些特色也决定了开发区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首先,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来说,开发区管委会一般为政府的派出机构,除了具有一般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外,服务企业成为开发区特殊的职能定位。依托信息化手段服务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产业信息化成为我国开发区信息化探索的方向。
中国开发区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开发区不断引入产业配套体系,完善产业促进系统,推进产业信息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形势下,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冲击,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原有产品的附加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公认的解决之道,产业信息化建设自然是题中之义。
特点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以高附加值为特点的信息产业成为新贵,也成为引入产业配套体系和搭建信息平台的行业首选。
例如,素有“手机之都”之称的天津开发区聚集了摩托罗拉、三星等知名手机企业,跨国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天津相关手机配套产业的发展,专门为摩托罗拉、三星等加工配套的企业就有几百家。
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天津开发区在手机行业形成了一条从研发到配套生产的产业链条,开发区管委会联手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打造了“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品牌活动,为手机配套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信息交流搭建了“国际手机采购网”,在打造配套平台,降低物流成本,形成产业链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特点三,除信息产业之外,开发区利用自身优势纷纷引入产业配套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比如,武汉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苏州工业园区搭建了企业配套网络平台。
开发区通过引入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了有自身优势特色的产业链条,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工业逐步走向研发高端,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作业流程,优化了产业结构。
中国的开发区始终以服务企业为先导,充分发挥亲商扶商、扁平高效的管理体制优势,以信息化提升开发区决策支持、投资促进、规划建设、现代物流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开发区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法制环境不健全、信息孤岛独立、政务流程难以梳理、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开发区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