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明
东晋的桓玄是个很注重形式的人。
桓玄是桓温(就是那个想“遗臭万年”的人)之子。桓温在世时,就想取代司马氏坐天下,只是由于当时的王谢等士族还有一定的势力,才没能梦想成真。
桓玄年轻时,由于桓温晚年留下的“不良影响”使朝廷对他深怀戒心,所以没受到重用。待到登上高位,掌握大权,桓玄也像他父亲那样,想过把皇帝瘾。
元兴二年(403年)二月,桓玄受封为大将军,九月,又自称相国、封楚王、加九锡、领十郡。十二月,桓玄逼晋安帝司马德宗退位,自己称帝,国号楚。
桓玄在做好篡位的相关准备工作后,想到前几代改朝换代时,都有隐士出来做官,如果自己接受禅让时没有这样的隐士,岂不是很没面子?
为了补上这个形式,桓玄找到西晋隐士皇甫谧的第六代孙子皇甫希之,发了一笔生活费给他,叫他到指定的深山去“隐居”。
然后,桓玄以朝廷的名义下发重要通知,征皇甫希之出山当官;为了做得更符合形式的要求,同时告诉皇甫希之接到通知后必须坚决推辞。再下一步,朝廷发布公告,表彰“不肯做官”的皇甫希之为“高士”(当时的人把这种假隐士称为“充隐”)。
桓玄这出戏,让后人感到滑稽可笑,简直可以评他个“幽默大师”了。
还是这个桓玄,执政时名堂特多,一下子想废除钱币改用实物交换,一下子想恢复肉刑,结果,各种法令规章制订了不少,却没有一件得以真正实行。“改革家”桓玄如此瞎折腾,手下人只怕都要跟着发疯了。好在这家伙篡位后只干了几个月便被刘裕消灭了(兵败后在逃亡途中死于非命),否则,真不知他还要玩出多少花样来。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