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对子路等人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徒手搏虎,徒足涉河,这完全是莽夫所为,笨得到家了,孔子是不取的。在他的入门弟子中,就曾经有这样一个莽夫,后来被他成功地改造了。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
针对子路的教育实践,孔子进一步思考了“勇”在人生道德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在孔子之前,人们还不能有效地对种种道德概念进行归类总结,流于众多然而散乱随意的状态,比如《国语·周语下》就记载了孔子出生前20多年单襄公(东周时期周王室的卿士,历史上著名的“预言家”)对道德体系的总结,总共提出了“敬”、“忠”、“信”、“仁”、“义”、“智”、“勇”、“教”、“孝”、“惠”、“让”十一个概念。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概念合并简化为“仁”、“知”(也就是“智”)、“勇”三个,其功能结构是孔子在《论语·宪问》中称他自己都还没有达到的“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在《中庸》里把这三者称为“天下之达德”,并借孔子之口阐释其具体内涵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进一步将其道德化、人格化。
然而,子路近于侠士的人格特点,使他仍然时时不忘表现他的“勇”。子路对于人生的设计,是“幼而好学,壮而有勇”;对事业的设计,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孔子到宋国,匡人简子派兵围困,“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感叹“由也好勇过我”。在孔子71岁的时候,子路死于卫国政变。孔子的担心,最后不幸成了事实。这更进一步证明了孔子以道德和人格力量规范“勇”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