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一种秩序规范

2009-09-10 02:53刘忠华
社会科学论坛 2009年16期
关键词:语言知识高考规范

刘忠华

[内容摘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高考语言知识是一种社会制度和国家规范。作为一种“精制语言编码”,高考语言知识再生产着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隐含着时考生的社会意识控制。

[关键词]高考;语文试题;语言知识;制度;规范。

高考语文知识试题总是随着高考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显然,这种制度性变迁,是一种显性的控制,它对于考生的影响是外在的、强加的。本文拟将对历年来的高考语文知识试题中的语言知识部分进行社会学分析,旨在揭示隐含其间的社会控制意识,并考察它是意欲如何来对考生施加影响的。

历史地看,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语文知识”,总体而言,基本上没有脱离“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内容。为便于讨论,我们沿用语文界对语文知识的传统分类法,即将语文知识划分为“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两大类。语言知识,从广义来说,主要是指语法、修辞、逻辑、读写知识等。

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国家规范

语言知识,既有知识的属性,也有语言的属性。知识作为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已经得到某种知识制度认可并被整合到整个社会知识传统中去,其社会性不容质疑。“语言知识”作为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即“语言的知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实际上就是“语言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讨论语言知识的社会性,重点应该放在“语言”上。

什么是语言?真是见仁见智。“到目前为止,西方大部分语言学家暂时同意这个定义:‘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系统。”“‘所谓‘任意性,是说词汇与它们所代表的客观实体或抽象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谓“口语的”,是指“语言的根本渠道是口语,文字是辅助手段”。“文字只不过是口头语言的记录罢了”;所谓“符号”,“是说语音和文字只是一种象征,本身没有实际价值”。这里对“语言”内涵的理解,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1)词语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人为赋予的(准确地说,是“集体习惯”)。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每个词都有一个含义:含义与语词一一对应:含义即语词所代表的对象”。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看,人通过语言赋予世界以意义;反过来,人又借助于语言而存在。没有语言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语言创造了文明,也守住了文明。“文明”作为文化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最初的意义源于拉丁语的“Civitas”,意思是“公民的”“有组织的”,“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公民的道德而言的”。社会学家还认为,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相互关联的高级属性和特征的集合体(或复合体),它表示着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状态”,而且,“任何文明都体现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因此,它总是与人们的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价值就是指人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在思想、感情、信念、观念上的取向准则,包括实用价值、规范价值、审美价值、群体价值等等”。质言之,语言创造和守护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语言也传递着一定的社会价值。(2)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是指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而“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简而之,“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这系统里,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在这系统里,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因此,“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而观念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它是形成观念形态的基础,观念形态,也叫做“意识形态”。可见,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即声音和意义一旦约定俗成之后,个人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更换。否则,语言符号将不能正常发挥其交际作用。

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制度,跟其他一切社会制度一样。这种观点是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是说出来的、听得见的符号:主要是通过这种符号人类思想才得以表达:手势和文字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手段。”“我们把语言看成一种制度,正是许多类似的制度构成了一个社团文化。”这一观点对索绪尔的语言观影响很大。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也有外部制约,那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这种系统同一切社会惯例一样。是一切成员同意遵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这种系统是通过教育强加给社会成员的,使每个成员没有其他选择。许多语言使用者并不懂得这个抽象系统是什么,虽然他们可以纯熟地使用语言。如同社会事实一样,语言也不受历史发展的限制。任何时期的语言都可以不问其历史状况而独立描写和分析。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自始至终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其实,这一思想渊源来源于他同时代的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创始人迪尔凯姆。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的性质,它对于每个个人都有外部制约……其主要特性是:在特定社会中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外部制约即一种社会规范。迪尔凯姆还认为。社会事实是“集体心智”(collective mind)中的思想。这种思想超越每个社团成员而存在间接地、不完善地反映在个人的头脑之中。有些不善于思考的社会成员可能永远也不会认识到关于社会行为规范。但他们遵守这种规范是没有问题的。

“特殊的语言规则体系是文化制度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我国,还从《宪法》及有关法律层面对语言进行特别规范。我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文字法》)也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种法律层面的规定,带有很大的强制性。甚至于小小的“标点符号”,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会同有关方面将1990年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改制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本,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于199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语言文字法》还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处理法的使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这种“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之后,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自宋元以降,北京成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京话作为官府的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各方言区域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对于方言而言,北京话无疑成了一种“强势”语言,代表了一种强权。而所谓作为语法规范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其认定标准当为官方提供和主流社会认可。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则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社会学家把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

如何思考、如何体验的期望称为规范。规范既有正式的,又有非正式的。正式的规范通常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法律是一种正式的规范……它是由国家颁布的用以控制人类行为的规范”。可见,语言规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规范。国家通过语言规范来约束人的言语行为,达到控制人的思想的目的。

二、高考语言知识:一种“精制语言编码”

着眼于“语言”的核心概念,从语言学视野,考察了制度层面的“语言”本质,我们获得了对语言规范化实质的认识。这是一种中观的审视。对于高考语言文字试题,我们还必须深入到微观层面。“从其外在的形式而言,它们都是经过锤炼的文字,是主导的文字潮流的一部分。从内在的蕴涵来看,它们都映射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对于考选世界、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等级社会都具有强调统摄作用”。

被誉为新教育社会学导师、社会语言学开创者的伯恩斯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社会语言与教育传递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他的社会语言代码理论”。他认为,社会语言代码是社会建构的,各种意义的多样性不能脱离言语背景的语言现实方式。伯恩斯坦对于言语活动方式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言语中蕴藏着特定表达方式和分类框架,这种方式和框架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具有特定的社会结构属性”。伯恩斯坦把这种语言中的方式和框架称为语言编码。通过分析,他发现,语言不仅是教育运用的工具,也是认知的部分内容。社会阶级不同,运用语言的习惯(语言的频次和类型)也不同。语言类型又影响认知表现模式,从而对教育成就也形成必然影响。基于这种认识,伯恩斯坦进行了不同阶级的语言类型研究,发现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编码:一是精制语言编码(或正式语言编码),多为中产阶级所使用;一是局限语言编码(或称大众语言编码),多为劳工阶级所使用。伯恩斯坦还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两种语言类型的特征。精制语言的特征是:(1)语法结构和句型结构正确严密;(2)连接词富有变化,对称句子用得多,使句子更为讲究;(3)常用既能代表逻辑关系又能表示时空连续性的介词;(4)常使用非人称代词“它”作为主语;(5)运用新鲜生动的形容词、副词、连词,且极富变化;(6)讲究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及结构的精密性;(7)善于运用被动语态:(8)善于运用生动的词和句;(9)使用的词汇较多,单句较长;(10)运用符号化的情况较多。因此,这种语言:(1)使用这种类型的语言个人自由选择组织的机会较大;(2)强调变化过程而不把事物看成孤立的存在:(3)便于分析推理;(4)能够在一个较复杂的概念层次里统整组织经验。局限语言特征是:(1)语法结构简单,句子不完整,句型结构非常粗陋,常用主动语气;(2)连接词限于简单的几个,且不断重复使用;(3)句型常限于简单的命令句和问句;(4)机械呆板地运用形容词、副词;(5)常使用人称代词,且运用“你”“你们”的频率较大,很少用非人称代词作主语,例如“one”或“it”;(6)善于运用反问句以获得别人的同情;(7)常以事实命题作为理由或结论,如“按我告诉你的去做”;(8)常用陈词滥调;(9)使用的短语较长,停顿时间较短;(10)使用的单句均属于较简短的;(11)运用符号的情况较少。故这种语言:(1)不利于精密组织的意义及关系的沟通;(2)强调事物本身而非过程。不鼓励进一步分析问题,更无法从事深层次的讨论;(3)主要用于加强社会的连结:而不适于传达特殊含义的知识。伯恩斯坦指出,学校主要用精制语言代码来传递知识,因此学生的家庭出身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学生,在家庭中就习惯于精制语言代码,所以他们在入学时已经对课程传递的语言十分熟悉,而下层阶级子女则受到很多限制,这就造成了他们在接受知识上的差异,最终形成学业上的差异。伯恩斯坦还指出,被社会所公认,又能反映权力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的教育知识是怎样被选择、分类、分配、传递和评价的呢?显然是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来实现的。无论课程的编排还是试卷的编制,都是以“精制语言代码”为主要形式。这无疑有利于中上层人群的学习和考试,对宣扬优势文化,弘扬社会统治阶层的价值观都起到促进作用。

以下是我们从建国以来的高考语文试卷样本中抽取的语文知识试题。来看看它们所使用的编码形式。

(1952全国语文卷)二、(乙)把下面这些句子所包含的意思,适当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句子,写在下面(重复的和无用的词语可以删去,必要的关联词语可以加上)。

10万名伊朗工人展开了罢工。这次罢工是伊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这次罢工是为了反对英帝国主义,要求改善生活。这些工人是英伊石油公司的。这次罢工获得了胜利。这件事情发生在1946年7月。

答案:1946年7月,英伊石油公司的10万名伊朗工人。为了反对英帝国主义,要求改善生活,展开了伊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罢工并获得了胜利。显然,问题中的语句多为语法结构简单的短句,缺少连接词,逻辑上缺少连贯性,且结构呆板,是典型的局限性语言。而要求改写成的句子,则是语法结构和句型结构正确的较长的句子,并用表示原因和目的的介词“为了”及连词“并”,使得句子表达的意思逻辑关系严密,是典型的“精制语言”。此题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学会用“精制语言编码”来陈述事实和表达思想。

(1979年全国语文卷)二、填空(2)下面三个句子后面的括号中各有四个成语,选择其中最合适的一个填在横线里。(3分)

(a)我们今后一定要戒骄戒躁,————,取得更优良的成绩。(变本加厉、意气风发、再接再厉、急起直追)

(b)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c)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非议、不可思议、无微不至、无懈可击)

(3)在下面的横线里填进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每道横线填一个字。

古时候,人们发现天上

少数几颗星星之外。绝大多数星星在几十年

几百年中,相互间的位置没有什么变化。认为前者是在运动的,称为行星:后者

是不动的,叫做恒星。其实,恒星也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只是

它们离开地球极其遥远,人们不易觉察罢了。

答案:(2)(a)再接再厉(b)皮开肉绽(c)无懈可击

(3)除了(或除去)、甚至(用“乃至”、“以至”也不算错)、因此(用“因而”、“所以”也不算错)、则(用“却”也不算错)、由于(用“因为”也不算错)作为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现代汉语中的成语90%以上都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且大部分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古代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语句,在长期沿用中,成语得到锤炼,使结构凝固、

成分定位,意义凝练,使用时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的成分,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精制语言”。

(1986年全国语文卷)一、选出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A)干涸(he)闲暇(xia)桎梏(gao)

(B)炽(zhi)烈檄(Xi)文鞭笞(chi)

(C)愤懑(men)缔(di)造鞭挞(ta)

(D)真谛(di)酗(xiSng)酒澹(dan)然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容易读错的形声字的读音:梏(gu)-告(gao)、炽(chi)-织(zhi)、酗(xu)-汹(xiong),虽然是考读音,但是这些字及包含这些字的词语,却是书面语,而且有些是非常“文乎”的词语,如桎梏、檄文、鞭笞、愤懑、缔造、鞭挞、真谛、澹然等。这些词语亦不为大众所常用。

(2001年全国语文卷)一、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这道语言题考查现代汉语语用。作为人类的言语行为,语用不仅涉及到语言结构本身的语音、语汇、语法等要素,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之外的语言心理(思维)、美学情趣、个人素养、社会背景等因素。本题中要正确选用适合于横线处的语句,必须结合上下文语境来考察。因为上下文话语内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1)句答案②的“置身山顶俯瞰”与“每逢深秋时节”,“槐榆丹枫”与“松竹山茶”;(2)句中答案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与“茶园藏绿。松竹并茂”(尤其是前句中的“翠”与后句中“绿”)形成语意相连,且音节和谐的语境。要正确回答这道题,除了语言基本功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并非可以用言语能表达清楚的技能或知识,而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上对言语的一种“直觉”。要形成良好的语感,一方面要有大量的言语实践,一方面还要有科学的语言知识指导。显然,局限性语言编码难以胜任,非历经“精制语言编码”不可。

囿于篇幅,我们不再一一列举。建国以来高考语言知识试题普遍表现了伯恩斯坦的“精制语言编码”性质,成为宣扬社会正统、规范的书面语言的重要形式,语言知识也成了社会规范的一部分,承载着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

高考作为一种国家考试,从教育评价的角度而言。它不过是为了高等学校挑选合格的新生;而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正如福柯所言,考试不过是一种“追求规范化的目光,一种能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语言规范化被确定为语言运用中的强制原则,“与监督一样并且与监督一起,规范化在古典时代末期成为重要的权力手段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规范化力量是强求一律的”。高考语言知识的考试目的——其实整个语文考试都是如此——也无非像福柯说的,使学生“符合同一模式,使他们学会‘服从、驯服、学习与操练时专心致志,正确地履行职责和遵守各种纪律”,在现代社会中,由国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包装起来的制度,使得每一个需要社会承认才能实现理想的人不得不经由考试来检验自己的知识,而这种常识常常一方面凭借这种正当性和合理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一方面使得拥有这种知识的人忘却他的个人主体意识,而成为主流社会中的一员。社会统治集团正是通过考试制度控制着学校教育,支配着意识形态的导向,进而控制着文化与学术的发展,主导着社会的进程。

猜你喜欢
语言知识高考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浅谈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存在困难
构建框架,理清思路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