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君辉
高中物理课程,历来被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从万有引力开始就有学生喊物理难,在静电场的学习中,有更多的学生不太懂。很多教学同仁也有同样的经历,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笔者认为,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应用中掌握。学习物理,看课本用处不大,不像政治、历史,背背记记就能考高分。物理要多做题目,做多了,体会就深,就会理解物理知识,就会掌握物理知识。笔者对此表示深深地认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中许多定律、定理的发现源于观察、实验。同样,对许多物理知识。也可以用实验手段来加深理解、掌握。尽管新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学同仁为了多抓练习卷等书面练习,随心所欲地取消学生实验。也有的教师把实验课看成形式主义教学,放任学生在实验室中自由活动,以致于不少学生把实验课看作放松课。其实,认真做好实验,多向学生提几个问题,布置学生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开展实验的兴趣,实在是太必要了。
为什么历年考试经常在实验题方面失分颇高,尤其是一些电路连接题,如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学生常常出错。一个简单的量程选择,选择安培表接线程,0.6A还是3A,也会出错。没有抓好课堂实验和学生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让学生动手接电路,可以用交叉检查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观察、分析。在动手实践中,学生常常能干起来的,会掌握知识的。
在动手实践外,练习卷等也要精选题目,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深化。做练习题,也是很重要的应用知识手段。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一道题目时,做对了,他会感到高兴、喜悦;解错了,会促使他思考。如果经常做对,他会树立自信心。但如果常常错,他也会产生挫折感,甚至对学生物理失去信心。
要设计一些题目,来巩固知识。
比如,在静电场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认为这部分较难。不错,这部分是有点难。但笔者在教学中,却能把这部分使学生感到比前面的物理更简单,笔者是怎么做好的呢?
第一,认真做好实验。《静电场》一章的实验,要注意天气,下雨天不适合做,最好挑干燥的晴天。这可以通过气象预报早做安排。并且在晴天,要把实验器材晒干。潮湿的实验器材不容易积累电荷,实验效果不好。
第二,编制例题,有针对性地巩固课文内容。上库仑定律时,有的教师会别叫学生背诵库仑定律或者点电荷概念,这大不可必。笔者在这节课中,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电量分别是Q1=Q2=1库仑,当他们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测得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9×109牛。1,若把它们的距离增大1倍,则相互作用力又为多少?2,使距离为1/3米时,又使Q=3库,Q2不变,相互作用力又为多少?
这个题目,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做,但作用很明显。解题应用了库仑定律,并且强化了对静电力常量K=90×109牛,米/,库‘的掌握,也加深了对相应比例关系的理解。学生做对了这个题后,有助于他们掌握知识和树立信心。
在电场强度这一节课中,笔者把这样一道题目作为课堂例题:一个小球带有电量Q,在距球心30厘米处的A点放了一个点电荷去q=-10-14“库仑,受到电场力为10-10牛,方向指向球心,求:1,A点的电场的强度等于多少?2,如果从A点取走电荷q,A点的电场强度将是多大?3,把q放在离球心60厘米处的B点,所受的电场力将是多大?4,带电小球的电量Q是正的还是负的?大小是多大?
这个题目能够巩固电场的概念。其中第2小题,更加突出电场的存在,与有没有放置检验电荷无关;同时这个题目,也加深了电场强度的大小可以用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受的电场力和检验电荷电量的比末量度,但电场强度又不信赖于检验电荷这些概念。
经课后了解,学生做了这个题后,感到对电场强度这一节有较深理解了。其他作业也敢做,解对了。学生应用了课堂学习的知识做题,并且对了,自然更高兴,学习兴趣就来了,信心也有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笔者把课之中的例题,作为习题让学生做,再让他们对照课文的解释。笔者又演示计算过程,分析过程给学生看。结果,学生由于主动应用知识做对了题目,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
当时,笔者又及时布置了一道课外思考题:静止的带电粒子Q,给一个电压为u1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再从正中央进入一个板长为L1板间距离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问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2为多大时,带电粒子恰好不能飞出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