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娜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基础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也很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到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本来应该丰富多彩、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把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按照某种理想的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学生失去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因此,让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发展性、学生在学习中增加挑战性、趣味性、积极性,从而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求知。
一、让学生自愿寻求快乐
1让悬念带学生寻找快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悬念,在悬念中引出问题。例如,若干个小朋友分西瓜,第一个小朋友分走了一半,第二个小朋友再分走剩下的西瓜的一半,依次下去最后一个小朋友手中只剩下一个西瓜的1/64,问有几个小朋友分西瓜。这样引入新课,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富有了童趣,使学生兴趣更浓,自愿寻求答案,从中得到了快乐。
2让疑问带学生寻求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号”,融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例如,我们经常听到天气预报员播报全国各地的气温情况,北京:晴,2℃至12℃,哈尔滨:小雪,-1℃至-15℃,我们发现在这里有没有接触过的数字,-1、-15,这些数字怎么读?又具有什么含义呢?学习负数、认识负数变成了学生自身的愿望,学生在追寻疑问中寻求快乐。
3让兴趣带学生寻求快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规律创设悬念情境,增加数学知识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例如,某汽车油箱中注满70升汽油,要从A城到达300公里处的B城,车耗油0.1升,公里,到达B城后,忽然下雨,司机放慢车速,0.2升/公里耗油量返回A城。问:油箱中油是否够用,若不够用至少加油多少升?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享受快乐
1在活动中享受快乐。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寻找规律方法,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例如,在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如何画出最大的圆形?动手操作并求出最大圆的面积。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思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讨论交流中享受快乐。实践证明,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函数图像时,学生通过画图来讨论Y=4X,Y=-4X的图像是否是直线。是否均过原点。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中有了分歧,从而增加了挑战性,让学生自愿寻求问题答案,乐于学习。
3在游戏中享受快乐。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数学知识运用中,可经常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并且注重全体参与。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教师创设“商店买东西”的情境,设一“柜台”,上面摆着许多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来“买”其中的两种物品。算出要多少钱。学生情绪高涨,百买不厌,这样的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例如,讲“鸡兔同笼”问题时,当出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各有鸡兔多少只?”题目时,笔者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太繁琐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2只脚,每只鸡都砍掉1只脚不就得了。”笔者听了开始一愣,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掉2只脚,每只鸡砍掉1只脚,44只脚少了一半就是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教师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学生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至下课,共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寻求到了问题的答案,获得了新知。由于教师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进发了智慧的火花。
四、让学生感到因为学习而快乐
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生生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生生间的争辩。记得在总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有个学生提问:“一张长方形纸是不是长方体?”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真让笔者暗中惊喜。但笔者没有直接回答而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结果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张长方形纸不是长方体。看到这种情况,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电视上辩论赛的做法,认为是长方体的为正方,认为不是长方体的为反方。正方:我们认为一张长方形纸张具有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长方体的特征。所以它是长方体。反方:怎么可能呢?若是长方体,那为什么老师都这样讲:“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张。”而不是说“长方体”纸张?而且记得吗?以前学习长方形时,还用长方形纸张做学具呢?正方:那好。请问,这张长方形纸张有什么特点?反方:这是长方形的形状。正方:还有吗?反方:没有了。正方:请问,它有没有高?有没有侧面?反方:那么薄的一张纸,哪有啊?正方:有!请看(正方几个同学赶紧每人拿一本作业纸重叠起来成为长方体)这不是长方体吗?反方:(点点头)对。正方:这个长方体是由250张长方形作业纸叠成的,它的高是5厘米(边说边量),那么,一张作业纸的高是多少呢?反方:0.02厘米。正方:0.02厘米不是高度吗?所以,我们认为这张纸是高为0.02厘米的长方体。
反方心服口服,全班同学报以热烈掌声。因为这节课中,学生的收获更大了,体会更深了。
快乐不可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但是它在的时候,我们要尽情享受;它不在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去创造。让我们的学习,因为兴趣、因为爱,多一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