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09-09-08 06:32安荣香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会学教材课堂教学

安荣香

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告诉我,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教材安排的知识密度很大,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点到为止,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学生对一些知识感到模糊,从而对地理失去兴趣。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唤起参与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快改变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打破“一言堂”的局面,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回答一旦成功,要及时表扬。例如“很有新意”、“你的想法很令人惊奇”等。即使不成功,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通过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结果,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在地理教学中,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即从身边最熟悉的一些现象去主动探求地理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学大纲,系统把握教材体系,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三、转变教学手段

陶行知在《创造的少年教育》一书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认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这“五大解放”的思想,对于当前的中学地理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使教师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时,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与环境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重组,同时还要关心课外践,让学生阅读有关地理知识书刊、杂志等。在课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实物及多媒体设计多种教学手段,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果。

四、进行地理实习及地理小制作

在地理实习和制作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因为学生在实践活动加,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懂或还不理解的地理知识,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去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优化练习设计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针对性地选择、设计具有开发性、探索性、综合性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是实现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培养新世纪人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会学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