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息尚存 实践永不停止

2009-09-05 04:10张水魁
关键词:认识论主体人类

张水魁

摘要:郭杰忠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问题”的哲学》,粗读,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细读,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反复研读、揣摩,能把人带入一个寓意深刻,回味悠长的境界。

关键词:问题 哲学

0 引言

前些日子,我拜读了郭杰忠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问题”的哲学》。粗读,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细读,言简意赅,富有哲理;反复研读、揣摩,能把人带入一个寓意深刻,回味悠长的境界,觉得我们现实中许多问题可以从他的这篇文章得到启发,找到解决的良方。

1 时空间遍布“问题”

文章一开头,郭教授就引经据典,《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孔子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一事来展开主题:“问题究竟为何物?”。对“问题”存在领域,从时间维度看,一天从清晨开始,人们就会被天气怎样、早餐吃什么、今天要办啥事等一系列问题包围着。从空间维度看,不同职业人员存在不同问题:科学家有科学问题,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教师有教学问题,如何教育培养学生?企业有拓展市场,开发产品问题。凡此种种,展示了“问题”存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2 哲学里分析“问题”

郭教授从价值的角度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挖掘,认为“只有当主体存在一种需要,而生活、学习、工作的条件又不满足这种需要的时候,就产生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受到实践的制约。因为需要物的价值必须以物质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作载体。食物的属性是能满足生命的需要,艺术的属性是能满足欣赏的需要。价值同时也具有主体性,首先体现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客观事物因其属性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但要成为必然性得依主体需要。其次,价值的主体性是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即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产品来满足。主体创造不是主观臆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客观物质条件和实践的约束,受到外部世界和自身条件的局限,人们要充分拓展主体创造能力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培养,郭教授指出现实的需要无外乎两种,认知的需要和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与时俱进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科学越发展,人类认识世界越深刻,对认识的需要也会越迫切。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正确而有效地从事现代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提出问题,制订好策略、方针和政策,找准对策和方法,这就是认知所需要的结果。世界瞬息万变,时代不断发展,要求我们的认识与时俱进,实质是创新。新一届党中央为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阐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和目标,实现了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作好了先导。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因负面影响亟待消除,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客观实际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思想和理论才会更先进,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才会更有效有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最后又回到实践中去。这样循环往复,即:实践——认识——实践。在这些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郭教授认为,“由于认知的需要,产生认知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不断由无知转化为有知,由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从而消除无知。”同时,“由于实践的需要,产生实践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实践需要的问题,我们深入到学习、生活、工作的第一线,仔细观察、分析、归纳,“使我们对实践内容、环境、条件从没有把握转化为有把握,”进而提升到“把握规律性,从而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他用了一个简单而具体的链来表达这认识论的过程,即:“需要——问题——认识——实践,”对认识论中的认识过程进行全新而精彩的阐释,使其变得较以前更直接、更具体、更易懂。人类为什么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首先是人类自身的需要,所以需要是认识论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即起始环节,也是终极目标。其次,这些需要物往往不是现成的,唾手可得的,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解决需要与现实条件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问题,它是不能满足人类需要之后自然产生的。再次,问题出现了,我们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宰者,要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可能将其束之高阁,必然会想对它进行了解,要对它有个正确的、完整理解和认识,最后,再实施具体行为,即付诸实践,达到解决矛盾之目的。满足了此需要又有彼需要产生,循环渐进。人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者是可知论者。郭教授在文中写道,“虽然我们的周围充满问题,但人类世界的一切运转是自然的,有序的。也就是说,我们如何对待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是有序的。”在他的阐述中,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是客体。要认识这客体的关键是人类这个主体,即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方法问题,也就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他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如何看待问题,对待问题解决的程序,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经验、阅历、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这是人的素质,意志品质的体现。”所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3 群众中探究“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创造主体。文章中写道,“由于求知的欲望,解释世界的追求,非学者,非研究者甚至小孩也同样可以提出科学问题。”文章开头的“两小儿辩日”其实就涉及科学问题。许多科技成果出自一线劳动者,因为他们在生产劳动时,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他们就会仔细琢磨,深入认识,不断尝试、实验、实践和总结,最终发明新成果、新方法。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经济、资源、生态、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以人为本,依靠最广大人民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 总结后明白“问题”

郭教授在文章中还精辟地指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引领思维的方向。”即:我们有了问题就会去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满足人们需要之目的,这就是“问题”的哲学。文章结束段用了一句话,“有问题,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人从动物物种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句话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主要阐述两方面内容: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具有能动反映世界的能力,人类主体认识客观世界客体是自觉的,能动的。二是这种认识论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态度与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最后一句话堪称文章的点睛之笔。

掩卷而思,郭杰忠教授的《“问题”的哲学》,由“问题”导出实践与认识的哲学关系,以通俗而精炼语言阐明之。用简单而具体的式子“需要—问题—认识—实践”独辟蹊径诠释了认识论的过程。借助妇孺皆知的典故,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是创新的生力军,深刻揭示了人类的重要特征是主观能动性。正因为人类有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有“天赋”的、内源的创造性,蕴藏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不竭动力。新时期,我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也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猜你喜欢
认识论主体人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