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09-09-05 07:22胡进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语感思维语言

胡进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并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夏沔尊先生明确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之后,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倡导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更是大力倡导“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1995年浙江师大的王尚文教授出版了研究语感的首部专著《语感论》。此后,许多学者对语感讨论和探索进一步深入。那么,究竟语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认识语感

什么是语感,历来众说纷纭。从教学论角度来看,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本质上属于直觉思维,是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统一,是语言材料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映。作为一种能力,语感有高下优劣之分,人的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发展。语感的范围是非常丰富的,诸如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势、节奏、韵律、语序、句式、语体、色彩、情味、风格、分寸直至各种语病,都是语感的对象。语感强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自由而顺畅地表达思想感情。说话时妙语连珠,写作时意到笔随;又可以在瞬间对别人的话作出判断、反应,迅速地辨别出各种话语的含义,甚至预测出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这种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极致,是学习语言的人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语感

1朗读吟咏感知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吟咏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口、眼、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借鉴古人的诵读经验,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学会诵读。例如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朗诵这段文字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紧张的氛围,以便突出作者对文物遭到破坏的难过。而读到“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这一段时,则应读出作者的无奈和茫然之情,将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表现出来。学生人了境,也就动了情。真切的感受、体验与声息的和谐一致,是语言及其内蕴在学生内心和谐后的外在显现,书声已经成了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是变学生单向的被动接受为互动的整体感受的语感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要做到使学生感到听语言如同听音乐一样,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语言音乐家,应当珍视语言的正确、纯洁”。因此,要加强有感情地诵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综合感受能力。

2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内涵。

例如,教学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则可领悟出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品味出作者对母亲的早逝感到伤怀。而读到“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的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在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的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不同的环境的变化来表达同一种情感——对母亲的思念,这样写,不但文笔优美,而且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是长久的。

品味语言,领悟其中的语言感受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地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3想象联想丰富语感

语感和联想是紧密相联的。“在语感教学中,想象与联想是触发学生感知言语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有限,想象无穷。我们知道,文学创作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就必须通过作品中有限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例如,教学鲁迅小说《药》中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叫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依照语法规则来讲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在阅读作品时要做到茅盾先生所说的“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看”。这样,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会言语作品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音外之意,弦外之音”。

4积极思维深化语感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感领悟力。

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可以请学生注意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思考: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想想作者心情会是怎样。通过思考不难得到,这里倒装是强调作用,表示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是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从而体现这首诗的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

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文章中所蕴含的意蕴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深化语感能力层次的必经之路。从具体课文的语言本质特征和基本要素人手,努力将自己精湛的思维品质在语感能力中加以表现和运用,这样就会逐渐感受语言在各种环境中的不同意境,并最终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驾驭形形色色的语言,使语感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5强化实践运用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读听”的训练,“说写”也要加强。实践“写”的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等。实践“说”的方面,首先,课前可以搞三分钟演讲,内容不限,形式可以多样化;其次,重视课堂教学中的问答,老师可以借助所学文章的教学来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创造思维氛围,组织他们讨论;再次,要求学生会总结。总结实质上是个信息输入后的再输出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帮助学生理清说话思路,使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对提高学生语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语感,仅靠课堂几十分钟的训练是不够的。更多更重要的要靠日常生活或课外培养。平时应提倡学生多背诵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要求他们多收集诗词警句作语汇的积累。看大量有益的课外书,扩大阅读范围,开拓视野,都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不断实践与积累,久而久之,高效能的语感能力便自然形成了。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左右听说读写质量的杠杆,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澄清,汤国来,语感思维刍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7)

[2]熊成钢,语感与直觉思维浅谈,语文教学之友,1996(11)

[3]万明华,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语文教学通讯,1996(9)

[4]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6]曹明海,陈秀香,语文教育文化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语感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