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读书”观

2009-09-05 09:56
蒲松龄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读书

杜 斌

摘要:《聊斋志异》中最多书生人物,有许多读书、教书或与之相关的故事,《刘夫人》一篇,最为典型。故事寄寓或明确表达了蒲松龄对读书以及读书与经商的看法:一是“读书之计,先于谋生”;二是“公子聪明,何之不可”;三是“操筹不忘书卷”;四是“所获既盈,隐思止足”。从中可以看出蒲松龄从一个下层读书人饱经沧桑中得到的宝贵读书经验,学到一面做事一面读书的道理,并受到鼓舞。还可以欣赏他作为一位古代真正读书人矢志于学的高尚品格,学习他置身尘嚣而能始终保持宁静心境的“书痴”本色。

关键词:聊斋志异;刘夫人;读书

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12(2009)02-0067-04

蒲松龄读书、教书,同时著书,从而《聊斋志异》中最多书生_人物,有许多读书、教书或与之相关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蒲松龄往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或者随笔直接写下他关于读书的看法。这些看法可以视为这位三百多年前文学天才与学问家创作和治学成功经验的总结,对今人会有一些教育启发意义。其中《刘夫人》一篇,最为典型,值得一说。

《聊斋志异》卷九《刘夫人》,写“廉生者,彰德人。少笃学;然早孤,家綦贫”,得到鬼妇的帮助去经商,不仅赚钱致富,而且娶了美妻,中举后成一方富绅。这个故事中,廉生起初决没有想到经商,是鬼妇“虽有两孙”,却非劣即笨,只好请他代为出任“经理”。鬼妇请动廉生的理由,一是“公子虽异姓,亦三生骨肉也”,即与廉生为旧亲;二是以生“至性纯笃”,可以相托;三是“欲倩公子持泛江湖,分其赢余,亦胜案头萤枯死也”。这后一个理由是说对廉生有利,即与其读书受穷,不如下海经商,合伙做生意。但廉生一介书生,又不敢接受,“辞日:‘少年书痴,恐负重托。妇日:‘读书之计,先于谋生。公子聪明,何之不可?”这样,廉生就在鬼妇的鼓励与亲自安排之下,踏上了经商致富之途,并终于获得成功。

这是—个古代读书人“下海”经商的故事。这个故事寄寓或明确表达了蒲松龄对读书以及读书与经商关系的看法:

一是“读书之计,先于谋生”。这是故事中刘夫人的话,代表了蒲松龄的看法。这也就是说,对于“家綦贫”如廉生的青年人而言,读书尽管能“学而优则仕”,但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机会难得,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人又不能长时间饿着肚子读书。所以即使为读书着想,也要先打好“谋生”的基础,即有一个糊口的营生做着,才可能安心读书,比较顺利地得到读书的好处。故事中的廉生正是如此。试想他在“家綦贫”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暂时“下海”经商,那读书的境况恐怕比《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好不了多少,不仅很可能如范进一样把他的母亲(如果有的话)饿得发昏,更别想娶到如西施般漂亮的美妻!这当然是没有《义务教育法》时代的小说家言,但由此可以看出,蒲松龄虽然情感上极眷怜廉生这样的“书痴”,但理智上并不赞赏这类“书痴”性格中不通世务之“呆”的成分,所以明确提出这个吃饭先于读书的道理。

二是“公子聪明,何之不可”。这是鬼妇鼓励廉生“下海”经商的话,但也无疑代表了蒲松龄对读书人经商的一种看法。即在他看来,读书与做事固然不同,但是都需要“聪明”,也就是有头脑,善于思考。廉生“少笃学”,自然非浮浪顽劣之徒,应该是一个“聪明”人。而人的聪明,无论用到哪里,都会有所成就,包括经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写鬼妇听了廉生自认“书痴”的推辞,并没有动摇请廉生走出书房合伙经商的想法,进而说服他日:“公子聪明,何之不可?”这个话当然代表了蒲松龄的意思,是对当时穷读书人走向社会,找一条谋生之道,特别是“下海”经商的鼓励。

三是“操筹不忘书卷”。故事写廉生虽然走出了书房,“下海”经商,而且生意发财,但他经商不忘读书,即使“往客淮上,进身为鹾贾,踰年,利又数倍。然生嗜读,操筹不忘书卷”。这种情况在当时现实生活中肯定是有的,例如在所谓“儒商”中应当不乏类似的人物,但更多的肯定只是在言商,不再读书,甚至慢慢看不起读书,成为只从钱眼里看世界的“俗商”。这样的商人是蒲松龄极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写廉生经商致富的过程中,一直不改其“嗜读”之性,“持筹不忘书卷”,以此表达他对“嗜读”的肯定,对读书的热爱与执着。

四是“所获既盈,隐思止足”。故事中不仅写了廉生经商过程中“持筹不忘书卷”,还写了他身在商海“所与游,皆文士”,即不因暴富改易面目,始终自视为读书人中一员,与文士为友,坚守其书生本色;更进一步写了他“所获既盈,隐思止足”,即在致富以后,不再亲身“持筹”,而是委托他人代理,自己更多心思用于读书。这固然不一定合于为商之道,但作为一个读书人,能不为金钱所困,以遨游书海为乐,却显然是古代君子高贵人格的体现。其可以给读者精神上的振奋、提升与洗涤也是显而易见的。

《刘夫人》写廉生学而贫,贫而商,亦商亦学,因商而富,因学而绅,归为富绅,成为读书经商相得益彰的“复合型”成功人士。这个故事中廉生的成功经验,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蒲松龄个人某一时间生活理想的体现。我们知道,蒲松龄祖上读书做官,但到他父亲辈就衰落到不得不亦商亦读,亲自教子弟读书。蒲松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长大以后教读为业,也是自食其力。所以,他对于穷人读书不得不一面挣钱糊口,一面“不忘书卷”以读的现实阅历,体会异常深刻,真可以说是甘苦备尝,情属身受。这流注于他写小说的笔下,就有了如《刘夫人》这样的故事。我们(至少是职场的人)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蒲松龄从一个下层读书人饱经沧桑中得到的宝贵读书经验,学到一面做事一面读书的道理,并受到鼓舞。

当然,还要说到的是,古代重农轻商,《刘夫人》故事写廉生亦商亦读,终得好处,同时体现了蒲松龄开明的不以经商为耻的进步观念。这样的故事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此篇,他如卷三《罗刹海市》写道: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因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十四岁,入郡庠,即知名。父衰老,罢贾而归,谓生日:“数卷书,饥不可煮,寒不可衣,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后来得人异域邦国,娶龙女,归为巨富,“村人膝行以迎。马以金资分给旧所与交好者,欢声雷动”。这个故事也是以经商的易致富贵,对比显示了读书的无用。但即使如此,蒲松龄仍然把读书作为人生最好的寄托。卷六《细侯》写美女细侯深爱穷“书痴”满生,不愿听从母命嫁给富商:

狱已将解,贾以金赂吏,使久锢之。归告媪云:“生已瘐死。”细侯不信。媪日:“无论满生已死,纵或不死,与其从穷措大以椎布终也,何如衣锦而厌粱肉乎?”细侯曰:“满生虽贫,其骨清也;守龌龊商,诚非所愿。且道路之言,何足凭信!”

由此可知,蒲松龄虽然不以经商为耻,但相比之下,更看重读书人往往而有的“骨清”的品格。这里可能有蒲松龄为书生偏见的成分,但更多是他作为一位古代真正读书人矢志于学的高尚品格,显示了他置身尘嚣而能始终保持一种淡泊宁静心态的“书痴”本色。

(责任编辑魏静)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读书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我爱读书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STRANGE TALES INDEED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