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娟
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漫长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创造和形成,又在民间的流传中不断发展、传播的文化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代表了它所在的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各国、各民族、各地区进行广泛交流、开阔视野、取长补短的主要内容,是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友好往来的主要方式。从本质上讲,民间舞蹈从表达的内容到表现的形式上都有很好的利用和欣赏价值,有很多值得其他艺术品种借鉴的地方,是我们创作现代民族舞蹈及其他艺术舞蹈的参考依据,也是其他艺术品种创作上取之不尽的源泉。从功利方面来讲,将民间舞蹈纳入有意识的旅游活动,溶入自然景观,对树立地方文化品牌,开发地方旅游业,带动其他商业、饮食业、交通业、手工业都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拥有多民族、有着丰富民间舞蹈的遵义县,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和探讨本地区民间舞蹈的突出优势及其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动遵义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 遵义县民间舞蹈的种类及特点
遵义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全县有苗族、仡佬族、彝族等20个世居少数民族,约1408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2%。苗族、仡佬族是遵义县两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洪关苗族乡和平正仡佬族乡,两个乡共有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8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民组。遵义县的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民族节日和生活习俗,在每年的少数民族节日中,都少不了有民间舞蹈登场助兴。遵义县民间舞蹈流传较广,汉族普遍喜欢龙舞、狮舞、钱杆舞、高跷舞、秧歌舞和花灯舞。少数民族舞蹈色彩缤纷,个性独特,有苗族的芦笙舞、仡佬族的踩堂舞等,它们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来源于生活,记录着历史,包含着真实,充满了激情,有着厚重的民族史的内涵。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民间舞蹈:
《比夷枚》(即踩堂舞)。 是仡佬族早期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此仪式实际通过一系列踩踏蛇虫蚂蚁姿势等跳舞活动来完成。在发展的过程中,《比夷枚》已从最早的祭祀祖先到最后用于各种娱乐活动,它已成为仡佬族一种特殊的生活习俗。现仅保留于平正仡佬族乡。
《咕夯它兜》(即勾脚芦笙舞)。是苗族祭祀老人去世的一种民间舞蹈。它有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之分,舞者视环境条件可多可少,一般成偶数,身着盛装艳服,长衣彩带,围绕灵堂,自吹自跳。时而勾脚拐腿,时而两者相互碰膝,击脚掌,步伐稳健有力,旋律节奏性强,表演随意性大,气韵凝重深沉,以寄托阳世间的亲人对于死者的悼念之情。
《劳玛倒》(即滚山猪)。是苗族男女青年在节日、造房、婚嫁吉庆的日子里,或两人一对,或三五成群,聚集于乡村边的场坝中跳的一种自娱自乐性的民间舞蹈。
遵义花灯。主要流行于汉族之中,是一种载歌载舞、说唱结合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有除唐二、幺妹分别进行独舞、双人舞外,还可进行集体舞;表演类型分为愿灯、灯戏和歌舞。它以祭祀酬愿、驱灾逐疫、祈求丰收、纳吉求福和求子表爱等为活动目的,常以民间的生产劳动、世态人情、民俗爱情及一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传说故事为内容,逐家演唱。
二、遵义县民间舞蹈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提高,他们通过各种现代传媒方式认识世界,开拓了视野,民族乡村有了自己的汉文老师,世居草房也建成了钢混结构的洋房,姑娘小伙穿上西装洋裙,蹦着迪斯科、跳着现代舞、唱着卡拉OK,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方式。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摩擦,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撞击,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而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民间习俗、风情礼仪等文化已经失去了原有风貌,我们民族的歌舞,极有特色的民间舞艺,已后继乏人,水准也退化了不少。面对民间舞蹈处于失传、消亡的情况,我们当代人应该把它抢救出来,继承下去。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毋忘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这一角度来说,提高民间舞蹈的质量,发展民间舞蹈事业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发展遵义县民间舞蹈事业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发展民间舞蹈事业的重要意义
各级领导、各级文化艺术部门及有关群众组织要充分认识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认识民间舞蹈的价值,才能正确地处理弘扬民族文化与引进文化的关系。这样,才能对挖掘、整理、发展民间舞蹈事业给予重视,把这一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扶持他们持续地开展民间舞蹈活动,指导他们对民间舞蹈进行改造,提高民间舞蹈的观赏价值,让民间舞蹈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成为群众喜爱的艺术品种,在现代艺术阵地上占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为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对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提炼和加工工作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积极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少数民族乡镇、村寨深入生活,进行采风和调研,熟悉各民族的风情、习俗,把那些地处深山僻野的优秀少数民族民间人才和民间舞蹈挖掘出来,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上突出民族色彩。加工后的民间舞蹈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发展演变,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民族生活的优秀的文艺作品。
3、将民间舞蹈移植到名胜风景区,融入旅游事业
旅游事业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从当前旅游发展的态势看,以观赏乡土风光、考察民族风土人情、搜寻异域风俗为主的各种特色旅游正在崛起,并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欢迎。我们必须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族别,建设综合性的民族风景点,把遵义县流行、独特的民族歌舞移植到风景区,融合到旅游事业中去,并与岁时节庆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展示其风采,发挥其价值。其次,把少数民族舞蹈引进风景区附近的一些酒店、餐厅。游客可以在餐厅一边就餐,一边欣赏少数民族的歌舞,既饱口福,又饱眼福,沉浸在美的享受中,顿觉一天疲劳尽消。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生活,而且也发展了县域经济。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