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屹东
内容提要 语境论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事件或行动是语境依赖、语境限制和语境敏感的。它的认识论主张实在是积极、持续、变化的事实,语境是事件或行动的整合,人类理解是人际间的互动,实际知识和理论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它的方法论主张对研究对象进行层次分析,通过纲领计划、启示法和洞见提高研究的创造性,使研究范式语境化、系统化,使理论、方法和语境多样化。
关键词 语境论 研究纲领 认识论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028;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4-0050-09
语境论作为一种非本体论的世界假设,有着一套独特的概念体系和思想主张,即事件或行动是语境敏感、语境依赖和语境限制的
①。要理解事件和行动的意义,就必须研究它的“语境”——事件或行动得以展开的各种关联因素。在认识论上,语境论主张知识归属的真理性随语境变化,而且这种归属在语境中形成和评价②。把这种理念用于科学解释,就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认识论和方法论。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语境论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纲领。
一、语境论的认识论纲领
语境论把“语境中的行动”作为根隐喻,在这个概念框架下描述和表征事件的变化和发展,由于它不对世界的构成和本原作任何假定,而只关注事件和行动在其语境中的意义,因而是非本体论的。其认识论要点可归结为四条:
第一,人类行为或事件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实在的、积极的、能动的和发展的环节。这是关于人类活动过程性质的假定。变化和发展不是某种自相矛盾、瞬息万变,或有别于静态、稳定和结构有序的东西。生成不是衍生的,而是固有的。实在不是个人意向性活动的主观建构,也不是个人对偶然、意外刺激的简单反应,而是建构或生成持续过程中的存在。在变化过程中,个体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生物,而是具有意向性的人;意向性是在一个开放、非决定和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发展的。这样的世界既可引起意向性也可限制意向性。总之,语境论强调实在的变化特性,强调人类意志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的这一重要事实。
第二,人类活动或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植根于意义与关系的社会历史语境之中。这是关于人类交流语境性质的假定。要理解人类行为及其意义,就必须研究它的“语境”——人类行为得以展开的社会政治和历史条件。这种“语境”具有时间和定向行为,即指向过去(行为何时何地发生),指向现在(保持行为此在特点的条件),指向未来(可能性和尚未实现的结果)(注:Pepper,S. World hypotheses: A study in evidence.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2:232.)。换句话讲,一个行动的语境不是被当作外在的和静止的模糊结构,而是被看作具有内在的、动态的可数独立变量,可以用矩阵来表示的东西。人的意向行为在社会历史语境这个媒介中运行,同时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改变并重构这个媒介。人类行为与语境之间的辨证张力,正是语境论者所要强调的个人行动的社会历史负荷。这意味着,在理解社会行为或事件时,我们不能只考虑独立的个体及其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完全由心理因素决定,也不能用外在的社会实在的功能和组织因素来解释这种心理因素。每一个社会行动总是和心理因素缠绕在一起,同时改变它嵌套在其中的社会历史语境。
第三,事件是边界开放和不断变化的,人对世界的探求是受语境制约的,获得的知识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这是关于知识边界的假定。由于事件的不断变化特点和嵌套事件的社会语境的基本非确定性或边界开放性,使得人类经验的每一个概念组织不断得到修正,而且对事实的任何解释不是自我确证的,因此,我们不能谈论关于社会行为任何超历史、超语境地有效的绝对原则。我们需要指明形成某种真理和知识陈述的语境边界,这样,知识就是相对的和不完善的。这不仅是因为它根本上受到语境的制约,而且因为这些语境并不是稳定和持久的实在形式,而是不断自我发展和变化的存在。
第四,科学研究不是纯粹的、无偏见的理想过程,而是负荷语境因素的、“被污染”的社会文化过程。这是关于科学活动的文化嵌入假定。研究者不是超越社会的无私利者,其行为和研究成果都深深地嵌入他们时代的文化之中。研究者不可能超越他们时代的文化边界,而是建构社会知识的积极参与者。事实也不是表征外在客观实在的绝对的、静态的形式,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发展的,这些语境不仅能够影响“什么东西被当作事实”,而且引起研究过程本身。因为“科学产品是语境明确的建构物,它们具有语境化特点和形成过程的利益结构特征,不对其建构过程进行分析就不能恰当地理解它们。”(注:Knorr-Cetina,Karin D. 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An Essay on the Constructivist and Contextual Nature of Science.New York:Pergamon,1981:5.)知识的积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科学仪器所显示客观事实的精确性的提高,而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社会生活和历史建构的意向过程。在这一意向过程中,研究者被赋予进行观察、假设和应用他们的研究结果来实现生活环境的多项责任。这样,语境论反对观察与观察对象严格区分的主张,强调它们之间的语境关联。在语境论者看来,不仅“观察渗透理论”,观察也渗透文化,渗透历史,甚至渗透社会权力和利益。科学研究也不是“价值无涉”的,研究也同样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渗透社会权力和利益。
接下来,我们以科学知识的表征来阐明语境论的认识论。对于科学来说,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其过程和结果都包括在“知识”内,而解释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审查“知识表征”的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讲,语境论的认识论也就是它的知识表征论。
那么,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人为什么具有认知能力?在语境论者看来,这是因为人的生存和生产过程受环境的影响,人相应于其需要和选择,进化出追踪环境诸方面的能力。由于发展追踪能力是一个对环境有代价的适应过程,它很可能被限制在环境的相应方面。这种追踪能力就是“认知”,包括认知者和被认知物之间的某种符合,并通过感受定向、姿势调整、神经循环等,使认知者的某些方面与被认知物的某些方面一致。也就是说,认知过程源于人有选择地与其环境的各个方面相联系的需要,环境高度地与人的需要和反应选项相关。
由于认知能力与其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知识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知识的不充分表征、错误表征和过度表征这些认知缺陷的发生(注:McGuire,W.J. A perspectivist looks at contextualism and the future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Raiph.L.et al (eds.) Contextualism and understanding in behavioral science.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6:273.)。这样,认知不可能完全与环境信息脱离,它与整个环境信息的联系是压倒性的。系统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发展塑造了人对重要方面的敏感性,于是,人倾向于在熟悉的环境产生简化的表征,比如说“水的沸点是100度”就是一个不充分表征,它忽略了“一个大气压”、“海拔高度”和“摄氏温度”这些语境条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对水太熟悉了。
在科学这种形式化的知识系统中,随着我们进入不熟悉领域和高阶抽象,知识表征的这些缺陷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当我们进行知识交流时,这些缺陷由于语言的不适当而有所加强。就像认知对象会被不适当表征一样,知识也会被表达它的语言不适当地表征和误传。
我们如何判断知识表征的适当性呢?在语境论者看来,知识表征首先能够通过内在于知识本身的特点来判断。这些内在特点包括:
(1)一致性。这是判断知识表征的首要标准。一个表征必须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即它内部不能产生相互矛盾的推论,否则,就是一个无效的表征。
(2)矛盾性。这是内在一致性的语境否证。在语境论者看来,否证是肯定的反证,论题和反论题是所表征情形中不可避免矛盾的相应证据。一个知识表征如果存在内在矛盾,那就是一个不适当的表征。
(3)新奇性。一个知识表征应当包含不同于传统知识的新内容。它的新奇性只有能够提供启发性刺激时,知识表征才有意义。一个理论解释只有当它与这个领域的常规观念一致时,才是可接受的。
(4)陈腐性。这是新奇性的语境否证。一个理论如果是陈腐的,那它就是不适当的表征。不过,科学的陈腐性在变化,比如,灾变论的不连续性代替渐变论的连续性作为科学的元理论。
(5)简洁性。知识表征应该是简单明了的。从托勒密的简单性原则,到奥卡姆的剃刀原则,再到马赫的经济思维原则,这些思想家都主张一个理论的适当性应该在“经济、节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用最小的知识表征最大的境遇。
(6)优雅性。这是科学的审美标准。库恩指出,在科学理论的表征中,对美的考虑有时胜过对真理的考虑。研究者通常以对称性、直线性、单一性,或其他和谐形式表现优雅性。在科学中,一种解释的要求取决于它的“漂亮”程度一般被低估了,或者说,解释的一致性超越了优雅性。
(7)导出性。从某些可接受前提,比如欧几里德公理,人们能够正当地导出确定的知识表征。这是一个理论的内在逻辑要求。
以上标准是知识表征的内在特征要求,根据语境论的观点,知识表征不仅与其内在特性相关,也同样离不开知识以外的社会文化语境,这就构成了知识表征的外在标准。这些外在标准包括:
(1)权威性。这是关于理论提出者的地位问题。受尊敬的学者支持的理论或主张通常容易被共同体接受。科学杂志和科研基金机构普遍采用的“双盲评价”程序,就是为了减少审稿和项目评审过程中的这种权威效应。
(2)社会性。公众对一个理论的接受会产生某种权重,某人被重要组织的接受可能特别有效。比如,一篇提出某一理论的论文被一个权威杂志如《科学》或《自然》所接受,或者遵循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被一个重要机构资助,或者该理论在无形学院被热烈讨论过,研究者更愿意接受这个理论。
(3)实用性。知识表征对于人类生存或其他有价值的目的应该是有用的。一个在许多方面不完善的理论,如难以证实,具有内在矛盾等,在实际可用的范围内,可能仍然获得广泛接受。例如,包含无理数、反直觉的非欧几里德几何数学,当被证明对设计交变电路有用时,获得了广泛接受。
(4)启发性。这是指知识形成过程中产生对要解释的环境的有用新洞见。刺激来源于语境,语境促进了启发。也就是说,任何启发都不是孤立的,它是问题语境刺激的结果。
(5)证实性。它基于这样的观点:存在着个体共有的先验确定知识,任何进一步的知识表征,可以通过个体的合法性及其含义,与共有的证据一致的程度来检验。在传统的经验意义上,最终标准是└芯醯莫直接证据,不论感觉证据是否有明显的独立性。
弄清了知识表征的缺陷及其适当性的判断标准后,让我们再来考察语境论的知识观。语境论的知识观是在继承和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的。逻辑经验主义假设:(1)研究者应当具有明确的假设,且这些假设非常适当地嵌入一个更广阔的理论中,先于经验存在;(2)这些先验假设有些是真实的,其他则是假的。语境论赞成(1),反对(2),主张所有假设为真或者为假,即使存在相互矛盾的假设。这种主张可能令人难以接受,然而,正是由于任何假设可能为假,它的反面才可能为真。
如果给定一个根本不同的语境,它的反假设也可能是正确的。换句话说,由于语境不同,同一假设可真可假。比如,在“地心说”的语境中,“太阳围绕地球转”这个命题是真实的,但在“日心说”的语境中,这个命题则是假的。
关于知识产生的后验阶段,逻辑经验主义也有两个基本假设:(1)知识表征诉诸于经验;(2)经验的作用是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有效。语境论赞成(1),反对(2),主张知识表征诉诸于经验,但不是检验它们的有效性,而是通过澄清和扩展这些假设的意义,继续科学发现的过程。
在语境论者看来,经验不是一次检验,而是一个发现程序。20世纪前半叶,科学哲学流行这样的观点——科学过程的先验和后验阶段有相反的功能,先验阶段是产生知识和理论的一个创造阶段,后验阶段是基于主体际间观察而检验假设和理论的一个证明阶段,莱欣巴赫的“发现的语境”和“证明的语境”代表了这种观点。语境论作为一个工作假设具有选择性,认为任何假设从某些观点而不是从其他观点适当地表征认知对象,并揭示先验和后验阶段之间的更多的连续性。在可选择理论构架内,语境论者正是通过观察假设而运用先验阶段,为了继续这个创造过程而运用后验阶段,然后通过一个经验纲领发现假设的全部意义。因此,这两个先验和后验发现过程,通过证明语境的对比集,揭示假设的更充分的意义。
关于“假设检验”问题,在语境论者看来,是一个神话。因为把经验作为一个假设检验过程,无论在描述上还是规范上,都是有问题的。根据这个假设检验,研究者从某些理论得出依赖变量和独立变量之间的一个假设的“共变关系”,并通过设计一个境遇获得一个经验检验。在这个境遇中,观察单元可系统地得到观察,并在依赖变量和独立变量上得到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也因此得到检验。如果这个预测关系被发现,人们对于这个假设的真理性的信心就增加,而且产生假设的理论也增加。如果预测关系没有被发现,这些表达形式便遭到拒绝。在语境论者看来,假设检验是语境化的,单靠经验检验难以令人信服,因为经验不是绝对可靠的,经验也是依赖语境的。
关于解释的真实性问题,语境论者认为,信奉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者实际上做非常不同的事情。在假设明确后,研究者开始在某些理论框架内,进一步思考这个假设的有效性如何可能在某些适当经验语境中得到说明。出于这个目的,研究者进行关于变量和境遇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适当操作定义的某些思想实验。研究者有时做粗略的前研究工作,以试验可选择性操作,并检验测量的敏感性等。当研究者设计一个检验实验时,他或她实现一个正式的经验过程,并分析获得的数据,以决定是否获得独立和依赖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
如果这些已经获得数据的修补工作不能使研究结果更好,研究者可能放弃第一个实验,重新设计一个新的实验,这个新实验具有其中一个变量的更好测量,一个适当的主题数量,一个对附加变量的控制,阻止某些可选择路径,等等。如果这个新实验仍然不能证实这个假设,研究者可能重新考虑最初的假设,或许重新把它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相互作用结果来表达。不是说在这个曲折的探索中研究者的行为不适当,相反,我们把这样组织严密的探索看作适当的过程。事实上,信奉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者,一直把经验作为隐含语境使用。
这个典型的科学过程的描述表明,只是在写研究结果而不是在实际进行研究时,研究者才像逻辑经验主义者。在做研究时,研究者的行为更符合语境论的研究纲领,他们都是实际的语境论者。只是在报告研究结果时,研究者写报告的行为遵循逻辑经验主义的脚本。语境论的分析使来自经验的重要信息包含在准备工作中,比如思想实验、前研究、不成功的最初实验等,正是通过这些准备工作,研究者根据语境发现了他们最初假设的充分意义。在这个语境中,他们的确获得或没有获得假设关系。当研究者以逻辑经验主义的名义写报告时,语境信息才被省略了,这个报告简单地描述了最终的、精心构造的成功实验。在一个合理地有创造性和持久性,而且具有充分资源的研究者,总能够最终创造或发现获得假设关系的某些特殊语境的意义。由于语境论的工作前提是所有假设为真,因此,只描述最终证实假设的实验,对于证明其真理性不会有多少意义。
二、语境论的方法论纲领
如何运用语境论改变和提高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呢?这是语境论的方法论问题,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层次分析。在非语境论传统中,研究者过于关注设计一个重要实验检验一个特殊假设的真值,这限制了他们对方法论的注意。研究者几乎仅仅关注个人实验中产生的战术性问题,比如实验设计、测量、变量的操作和控制、数据分析等,而设计一个全面的研究纲领的战略层次的方法论问题往往被忽略了。语境论者通过确认概念和经验不是检验一个给定的假设,而是探索其意义的目的,重新确立研究者对被忽略的层次的注意,这需要一个研究纲领而不是一次单独的具体研究。语境论者还通过系统地组织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提升“前研究”的详细计划,探索其潜在关联信息。层次分析可通过三个纲领性计划进行。
第一,通过假设层次的纲领性计划,探索最初假设的意义。科学知识通常被表征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因此,最初假设的意义可以通过探索这些变量及其关系的性质更加充分地被掌握。知识表征是表达假设的言语规则和知识本身概括的实际现象之间的中介术语。正如知识表征是部分地、扭曲地对认知对象的信息进行编码,它的言语表达在知识表征中也部分地、扭曲地交流信息。这样,科学研究的策略性探索应该包括探索可选择的名称及其变量的定义。基于这个目标,研究者能够列出每个变量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并将它们组织为一个结构。在一个给定经验中,使用的任何操作定义仅仅是那个变量的一个部分定义。因此,先验分析能够达到多操作定义的一个有效子集,而且能够确定这个变量的可评价的若干子标准。
不过,研究者对最初假设的理解,可能受到内在于它的不同意义的威胁。因为在揭示这些假设意义的过程中,研究者明显会受到语境的限制,但只有依赖这些语境才能够获得对假设意义的理解。在每个具体的实验中,研究者有必要把最初假设的不切实际的设计,还原到一个可操作的定义。这样,研究者就可以通过一个经验研究纲领追求可选择假设的意义。这个经验纲领之所以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有效探索知识表征所揭示的丰富信息。
在弄清了假设的意义后,研究者可以利用某个表征形式,如不同的范畴和命题,以符号表达式,或以图和表的方式,或以列表形式建立统计表,研究它们之间的假设关系。研究者常常改变表征形式,并利用这些形式达到最佳一致。当以图表形式表达时,研究者能够更好地识别这个假设的意义;而当以言语或以列表形式表达时,研究者能够发现这个假设更加刺激。研究者应该利用这个最具个人刺激性的形式,因为每个模式对于一个给定的目标具有特别的适合性;图式表征可能更好地暗示了适当的实验设计,言语表达对于相关理论,或需要被控制的变量,可能更有启发性;列表表征可能更好地预示了测量尺度和需要的统计分析的类型。在表达关系的任何模式内,研究者应该探索不同变量。例如,通过一个相互作用的可选择列表表征,研究者可以获得相互作用结果的一个更深刻的判断。
第二,通过理论层次的纲领性计划,形成能够说明这个假设关系的多元解释。理论层次是更抽象的纲领性计划,包括产生被假设关系的可选择理论说明。我们知道,逻辑经验主义通过把假设作为更一般理论而得出推论的方式,纠正了科学研究过分单纯化的实证论。语境论则通过强调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又将这个关于理论说明的观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任何给定的假设关系可以从许多理由中的任何一个得出。每个理由预示了关于现实的一个抽象的部分观点。例如,行为科学的任何假定,如使用隐喻和其他修辞形式加强交流的劝说效果的预测,能够对许多理论说明有贡献,如隐喻加强来源的声望,把接受者置于一个更愉快的心态,促进理解,提高认知反应能力等。研究者使这样的理论说明越清晰,影响假设关系获得范围的相互作用语境的含义就越丰富。
除产生对最初假设关系的多种说明外,语境论研究者能够通过独创性见解导出相反的假设,然后产生对这个相反关系的理论说明。例如,在提出许多理论来解释关于使用隐喻信息比文字信息更具说服力的见解后,语境论者会考虑相反的假设——比喻性语言减弱劝说效果,然后产生这个颠倒关系的某些理论说明,如隐喻可能增加含糊性,引起怀疑,分散注意力等。这个理论层次的纲领性计划,为研究者留下了对于最初假设关系的多理论说明,每个说明预示了这样的语境,在这些语境中,这些关系被获得或不能被获得;也预示了对相反关系的几种理论说明,每个说明还预示了这样的语境,在这些语境中,最初直觉地产生的关系将不能被获得或被获得。从复杂概括出简单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因为知识应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单纯化的东西。但是,在促进概念化的详细策略中,在一个广阔的已知概念框架内,语境论者不反对简单化本身,而是反对故意简单化的做法。
第三,通过经验层次的纲领性计划,弄清一个研究纲领系统探索假设的相关语境。前两个层次的纲领性计划已经清楚地表明,最初假设及其对立面的确是一个重叠命题的模糊集,对于许多特殊理论说明中的任何一个来说,研究者能够获得每个命题的意义。在这两个层次的丰富概念信息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抽象的纲领性计划深入到更具体的经验层次。在这个层次,每个理论说明蕴涵五方面的内容:(1)预示了许多研究设计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产生独创性灵感的更充分的含义;(2)预示了一个说明独立和依赖变量之间关系的独特中间变量;(3)预示了多相互作用独立变量,它们影响许多最初假定的独立-依赖变量关系的语境;(4)预示了独立变量的不同操作将如何影响它对依赖变量关系的强度;(5)预示了与独立变量有不同关系的依赖变量的不同子标准。根据这个经验层次的纲领性计划,研究者既可以揭示第二阶段形成的多理论说明中的信息,也可以揭示第一阶段揭示的假设的多种意义,以形成几种附加假设。这一研究过程可以几个理论说明作为矩阵的行,不同假设产生的程序,如独特中间变量、相互作用变量、独立变量操作等,作为矩阵的列展示出来。这个矩阵的每个单元可能充满一个隐含假设。
那么,研究者在这个可能矩阵的什么地方开始探索?从哪里介入?这是这些纲领性计划的艺术性、技巧和科学性的优先权问题。研究者一旦在规定的纲领性计划中成为有经验的,关于探索的起点和途径,他们会逐步展开一个有意义的原则来确立优先权,以便在一个已知语境中系统地做出程序性决定。相比之下,非语境论传统可能导致研究者忽视纲领性计划,研究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较大。
其次,通过纲领计划、启示法和洞见提高研究的创造性。第一是运用提高创造性的纲领性程序。关于假设本身的抽象层次的纲领性计划,要求研究者通过使用技巧,比如,改变内涵和外延定义,列出和组织描述符号和同义词及反义词名称等,探索变量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发现一个假设的深刻意义。理论层次更抽象的纲领性探索,产生多理论说明来解释假设关系及其对立面的理由,以及保持对这个关系的语境理解。关于纲领性计划的经验层次,研究者可以通过描述丰富的技巧,探索在前两个层次揭示的假设的多意义说明,例如,从每个说明获得的独特中间变量,相互作用变量,变化及方式差异的预测等。语境论研究者通过实施所有三个层次的纲领性计划,就能够掌握许多技巧来提高研究的创造性。
第二是使用多种创造性启示法。创造性地产生知识表征的方法应该是在一个广阔的认知范围给研究者以技巧,这里我们给出五种启示法:
(1)对自然地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因为透彻的案例研究能够说明规则的反常事件,使研究者成为“身临其境”的观察者。
(2)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语境分析。这一方法超越对自然事件的分析,深入到概念意义层次。例如,通过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直到其含义成为似真的,并猜想其原因,然后反转研究方向,并猜想这个反转可能获得的特殊语境,进行语言分析,如追踪词源或区别相似术语,或猜想与所观察现象相互复合的适应函数。
(3)进行更复杂的间接推理。例如,运用溯因推理(abduction)设计一个假设检验表,并将它用于问题分析,或者使用从非常熟悉的领域到理解一个未知领域的类比方法等。
(4)通过对先前研究的分析产生创造性假设。例如,根据实验的程序差异,消解先前实验的冲突结论,说明重复失败的原因,注意和解释偶然发现的相互作用效果,把非单调关系分解为多重简单函数等。
(5)收集新数据或再分析旧数据。例如,进行多变量审前调查,建立数学模型以决定什么因素影响一个关系的参量,在搜索偶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增加附加独立变量,对“自由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等。当然,研究者可以综合使用这些启示法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三是通过概念形成结构,产生洞见。这是增强创造性的第三条途径,即在观念形成结构的建构和使用中训练研究者。这些观念形成结构包括一个指南和有关问题的检验表,一个由行和列交叉构成的更精细矩阵结构等。例如,在纲领性计划的抽象层次,研究者可以为矩阵中作为列的假定关系提出一系列可选择性理论说明,然后在纲领性计划的经验层次,运用一系列可以在矩阵中作为行的技巧,如不同的中介、相互作用、依赖变量等,从每个理论获得不同含义。这样,为了在每个单元产生附加假设,行和列为研究者提供了双重指导。
这种输入和输出矩阵在进行语境分析时非常有用。矩阵的输入列是能够操作的独立变量,输出行是通向最终依赖变量的中介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交流-说服矩阵(注:McGuire,W.J.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e. In G.Lindzey & E.Aronson (eds.),Hand 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3r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5.)。这个矩阵的输入列是交流变量的范畴和子范畴,包括信源、消息、信道、信宿和目的变量,每个可再分为若干层次。例如,信源变量可分为可靠性、动力、吸引力等,信源可靠性可再分为专门技术和确实性等。这个交流-说服矩阵的行由调解说服冲突的连续输出步骤提供,比如,位向、注意、理解、接受、保持力、行动等。使用矩阵的列提供的输入列表,可以创建一个说服活动,以提供一个最初活动的成分。然后,通过追踪被选择输入列中的单元条目,研究者可以估计这些条目引起每个所要求的输出步骤的范围,这些输出步骤是说服冲突所需要的。在知识表征方面,比如人工智能领域,可能更适合使用树结构而不是矩阵结构,树结构允许有不同分枝,不同分枝可在不同基础上再分。
再次,使研究范式语境化和系统化。所谓研究范式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中制定的战术选择模式。一个典型的研究包括数十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是一个选择点,每个选择点允许有多个可供选择的途径,选择点的增加通过决策树产生天文数字的可能路径,每个路径就是一个潜在的研究类型。在实际研究中,任何时期的某一学科的研究者集中于一个或两个范式,例如,牛顿范式和达尔文范式。集中于几个范式是部分地发生的,因为在前几个步骤被选择的选项,倾向于缩小在后来选择点上可行的选择途径。由于一个给定时代的范式、方法和问题倾向于相互加强,也由于坚持一个范式使研究者解除了必须做出艰难选择,或必须确证选择的路径的烦恼,因此,集中于某个综合范式时刻在发生着。比如,机械论和有机论倾向于相互加强并向语境论集中。
在语境论者看来,科学研究应该从单线型变为系统型,从结构整体变为语境整体。单线型概念化的严格性,导致研究者使用仅有两个或非常少的独立变量标准,过度强调描述统计的推理数据分析,把描述统计最多还原为不同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尽管估计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偶然发生概率被用来检验无意义的假设。然后习惯单线型的研究者详细描述这个研究,并为实际策略和基本理论吸取含义,而很少注意语境限制。
语境论者通过转向研究的系统型,探索理论和经验的启示性力量。系统型允许许多变量之间发生协变。因为在语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独立起作用的,它必须与其语境发生关联。相反,每个变量被允许自然地波动,而且在一个时间序列设计中在几个连续间隔得到测量。描述统计分析处理数据更为适当,它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其他因果分析类型,特别是能够揭示重复序列,能够估计多重预期因果途径,以及发现不曾预料的因果路径的那些类型。描述统计将被用于探测的发现方式中,而不是简单地测量连接几个点的一些直线是否不同于一个无意义的假设的直线,而这正是非语境论的单线型的情形。
系统型的描述统计提供了关于变量、形式和平均关系参数、任何两个变量包括倒数关系和产生任何变量自我调整的反馈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路径的统一度量标准。推理统计可能落后于系统型描述统计中的这些预测量,但可以建模方式弥补不足,以估计不同相关语境的关系参数的强度。系统型报告将通过产生使研究者更好地识别现象的复杂性,超越单线类型,它正是利用这些现象处理、认识所包含的变量及其复杂相互关系。
最后,使理论、方法和语境多样化。科学创造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某一种方法或某一种经验语境。它应该是在任何研究纲领中充分利用理论、方法和经验语境的多样性。
第一,理论多元能够使解释更充分更合理。理论的普遍性由语境论的基本原则——所有命题为真(或所有命题为假)和任何给定命题为真有多种理由——所规定。逻辑经验主义主张在一个更广阔的理论说明中嵌入任何科学假设,而不是让假设作为一个特设断言。语境论主张一次说明是不够的,应该在许多不同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解释任何给定的假设关系。任何科学假设可以源于许多说明中的一个,例如关于光的本质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以及后来的“波粒二像说”,每个说明都有各自的假设和经验证据,都部分正确地描述了光的特性。再例如,关于描述量子行为的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矩阵,在反映量子特性方面被证明具有等效性。这表明对同一现象的说明具有理论上的多元性。语境论者在逻辑经验主义基础上,设计一个研究纲领探索被假设的关系,研究这个关系获得的理由的多样性,每个理由暗含了关于这个关系参数的语境效果。因此,语境论者将通过产生许多而不仅仅一个对于任何给定关系的可能解释,探索他们最初假设的问题,且将通过探索关于中介、相互作用效果等的含义,设计一个研究纲领来发现不同说明的操作。
第二,方法多元能够使解释更深刻更精确。语境论的立场是,经验是作为激发思维的全部意义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检验某人经验的先验操作过程,这意味着研究者应该使用各种方法。因此,语境论的方法论是多元方法论。不过,这与费耶阿本德主张的“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方法论还有所不同。因为语境论者并不反对科学的规范方法,只是主张应该使用各种科学方法,而费耶阿本德反对规范的科学方法,认为规范就是约束。比如,以物理测量为例,语境论研究者会测量研究对象的有效的、易获得的、甚至起反作用的特征数据,同时也增加可修整的测量,以获得新的关联信息,而不是仅就某个对象本身的物理特性进行测量,而不考虑可能的相关因素。虽然那些起反作用的、隐藏的数据测量可能是费时的,因为语境特性往往是隐藏的,但在产生新观点和探询新问题方面可能更有优势。也就是说,语境论研究者必须利用可能被忽视的因素(往往是语境因素),并对不一致和除重要倾向描述外的信息做出预测。
语境论的方法多样性延伸并超越了对设计的测量和分析。单线型的狭隘设计包括一个,或两个预先确定好的独立变量的操作和一个依赖变量的伴随波动的测量,而其他变量尽可能作为常数保持,以提供在人工世界中共变的“可能”信息。语境论者使用一个更自然主义的和更宽广的方法,在一个系统中识别8-10个重要变量,研究这个可能世界,允许它们都自然地协同变化,然后在连续时间间隔上测量整个变量集(注:McGuire,W.J. A perspectivist looks at contextualism and the future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Raiph.L.et al (eds.) Contextualism and understanding in behavioral science.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6:299.)。这些时间系列数据受控于结构方程建模和其他因果分析。这些因果分析不仅揭示期望的因果联系,而且揭示其他非期望的因果联系。这样,语境论者更系统地揭示每个替代关系和替代说明的一个先验理论说明,并由一个使用测量和能够继续发现过程的设计的后验经验所匹配。
第三,语境多元能够使解释更明晰更广阔。语境论研究者在一个先验概念分析和一个后验经验分析期间,在更多样的语境中检查最初假设。关于这个关系的最初假设,在某些特殊语境中得到清晰地阐明。而受逻辑经验主义支配的研究者,可能无意地割裂了研究对象与其语境的关联,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另一方面,语境论者尽可能辩证地利用先验的和后验的语境,使用思想实验和经验对抗来揭示不同方向的界限,识别不同语境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保持关联,在这个边界外不保持关联。通过这个辩证过程,语境论研究者创造了一个更高的综合。
三、结束语
与传统认识论相比,语境论能够使研究者更好地鉴赏事实的丰富性和那个事实的知识表征的次要但仍然真实的多样性,它因此为发展更有力的概念形式和它对不同语境的更敏锐的应用提供了指导。在这里,语境是作为事件或行动的整合形式,而非本体意义上的实体;实在是作为积极、持续、变化的事实,即实在是变化的动态开放过程;变化过程产生新奇,没有新奇的变化是形变(注:Rosnow,R.L,and Georgoudi,M. The Spirit of contextualism. In:Raiph.L.et al (eds.) Contextualism and understanding in behavioral science.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6:3-4.)。通过分析最初假设的复杂意义,语境论为研究者提供了能够系统地测量这些假设的方法,不论是先验的还是后验的,而且在更长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追寻它们。不过,语境论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创造性途径,但不是唯一和绝对的途径。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ふ苎社会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 蓬